【摘要】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學校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生長,不僅開設了心理文化課程,還建立了心理輔導咨詢的專門機構,由專業的心理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問題的排解,幫助學生走出“心理陰影”健康成長。將數據挖掘運用到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中是近些年來高校心理輔導部門新增設的一種心理疏導方式。基于此,本文就以數據挖掘在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中觀念的有效運用為研究課題,系統的進行闡述和研究。
【關鍵詞】數據挖掘 高校教學 學生心理危機預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045-01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學生身上的壓力也隨之增大。相比于之前學生的學習,如今高校的學生所承受的課業壓力和就業壓力更加的繁重。日積月累下就會導致學生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諸多高校都已經開設了心理輔導課程,并將數據挖掘技術應用到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中,用于學生心理壓力的疏導,促進高校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一、數據挖掘在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中的應用過程
(一)數據挖掘的概念含義
數據挖掘是從大量、不完全、模糊的、隨機的實際應用數據中,提取出人們從表面無法看到的隱含信息。它是一種新型商業信息的處理技術,最明顯的應用特點便是對商業數據庫中大量數據的抽取、轉化以及數據的處理,最終獲取隱含的關鍵信息[1]。
(二)數據挖掘在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的應用流程
將數據挖掘應用到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中,來幫助學生更好的梳理心理壓力是當下諸多高校普遍應用的一種心理輔導方式。因而,為了確保數據挖掘的準確性,需要依照以下流程進行數據挖掘操作。
1.數據挖掘對象的確認
數據挖掘對象的確立是數據挖掘的第一步,也是認清數據挖掘根本目的的關鍵環節,數據挖掘的最后包含一些不可預知性,但是數據挖掘的探索目標是可以預見的,這也是減少數據挖掘過程中的盲目性[2]。
2.數據準備
數據準備是為其今后數據挖掘結果探知的一個知識儲備,也是得出準確數據成果的重要前提。數據準備需要經歷三個階段,首先是數據選擇,及搜索所有與目標對象有關的各項數據信息,并且從中篩選出數據挖掘相關目標相關的應用數據。其次績效數據的預處理,也就是數據的集成、轉壓縮等過程,為今后數據的進一步分析做好條件準備。最后是數據轉換,簡言之就是將數據轉換成一個針對數據挖掘算法建立的分析模型,同時這也是數據挖掘的核心關鍵。
3.數據挖掘
數據挖掘是對數據轉換的數據進行深入的挖掘,相比于其他步驟而言,數據挖掘基本上是全自動化,除了挖掘算法的挑選和完善之外。
4.數據挖掘結果分析
對數據挖掘的信息進行分析,探究數據挖掘對象的最終目的結果,并依照數據挖掘目的進行分析方法的選擇。
二、數據挖掘在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的有效應用
(一)高中生的心理需求分析
將數據挖掘應用到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當中,首先應該先明確高校學生的心理。眾所周知,高校教育和信息之間關系十分密切,教育的本質就是信息的傳遞、接收以及加工,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亦是如此。自高校開展教育工作以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高校教學課程中不容忽視的重點。假若不能對高校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及時的把握,那么心理輔導教師也就無法獲取第一手資料,進而也就增加了高校心理輔導的難度。因此,將數據挖掘應用到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中,首要掌握的就是高校學生的心理需求,并對其進行內外數據信息的搜集、整理[3]。
(二)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的數據準備
數據準備是數據挖掘在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中的應用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對于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而言,其數據準備工作的開展相對而言比較簡單,例如在高校學生入學期間,必然會先錄入信息即學生個人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家庭住址等一系列的個人信息。這可大大減少數據挖掘的工作前期信息搜集的時間,便于更加快速的開展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工作。此外,數據準備工作除了信息的搜集之外,還包括信息的預處理,也就是對搜集信息的簡單篩選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工作,便于數據挖掘過程中對數據信息的分析、評估、判斷和處理。從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的客觀角度而言,數據挖掘中的數據準備工作也是心理輔導教師開展下一步心理危機預防工作的一個前期鋪墊。
(三)數據挖掘的應用及實現
數據準備后期便是數據挖掘在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的應用實現,也是數據挖掘應用到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的結果。針對這一部分,現今都是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進行系統化的配置,同時為了學生個人隱私的安全考慮,心理咨詢師可以通過設置密碼,并對該網絡系統還需要設置多重安全訪問以及用戶的訪問權限[4]。
通過該系統的應用,教師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心理需求信息,并且在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課程中開展一系列的學生心理疏導課程,幫助學生緩解其內心的心理壓力,為其樹立一個健康陽光的心理狀態,便于其今后在高校生活中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更加倡導“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為了響應這一教學理念,很多高校的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也逐步改善自身的教學方式,逐步開展以學生需求為導向的課程教學,以此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的共同成長。與此同時,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也得到了教師的重視,學校也特此開設了學生心理輔導課程,并將數據挖掘運用到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當中,而且通過對數據挖掘的有效運用,教師可以更加深入化的了解學生的內心,幫助其解決內心的心理問題,進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昌永.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機制“八四”體系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2):12,14.
[2]李昌永.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機制現狀分析[J].時代教育,2014,(5):10-10.
[3]夏衍.關于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及干預問題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1,(31):191-191.
[4]謝念湘,趙金波,佟玉英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J].學術交流,2011,(10):206-209.
作者簡介:
朱金玉(1978-),女,遼寧大連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