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麗君
【摘要】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的目標也發(fā)生了改變,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衡量現(xiàn)代化小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提升學生素質的有效手段,在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重點研究橫向分層閱讀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所發(fā)揮重要作用以及如何的運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希望能改善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狀況。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橫向分層法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098-01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更需要一些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而綜合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方面需要自身的不斷完善,另一方面需要教師的不斷培養(yǎng),在這兩方面的作用下才能培養(yǎng)一個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所以培養(yǎng)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應該從小學的教育抓起,從小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閱讀教學作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不斷的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的進行自我完善,再加上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培養(yǎng),這更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一、熟悉了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
教師要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的質量,首先應該對學生有深刻的了解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小學學生各方面發(fā)展都不夠成熟,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學生的發(fā)展受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導致學生智力水平、理解能力有所不同,在閱讀學習方面的表現(xiàn)也就互不相同,閱讀能力也就不同,差異性比較大,例如:有的學生閱讀比較快、思維比較活躍,閱讀量比較大,在閱讀上投入的感情比較多,閱讀興趣濃厚,而有的學生閱讀的速度比較慢,思維緩慢,反映比較遲鈍,閱讀的速度和閱讀的質量跟不上節(jié)奏,沒有投入感情,沒有閱讀的興趣,這就是學生在閱讀上差異性的表現(xiàn),這就使得學生在閱讀中產生的差距比較大,分層比較明顯,優(yōu)秀的學生感覺閱讀量不足,無法滿足自己,而差的學生感覺閱讀量比較大,有點不能消化,這就是目前小學閱讀教學的難點,為了解決當前小學閱讀教學中的難點我們就應該積極的推行橫向分層閱讀法,雖然學生在閱讀方面的差異性比較大,但我們能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橫向分層閱讀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實施
橫向閱讀法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所謂的橫向閱讀法是針對學生在閱讀方面的差異性,理解能力的不同,對學生的的閱讀進行分層,進行不同層次的閱讀,以此來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這是學生進行自我完善,提高學生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針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分層教育,根據學生的能力不同進行不同的教育,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圍內進行深入的閱讀,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幫助,在對學生進行橫向分層閱讀教學時應該從三方面做起:
(1)做好分層前的準備。首先教師要對班級的每一位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有深刻的了解,在分層時教師要以學生的閱讀成績、閱讀速度、閱讀興趣、閱讀思維為主,因為閱讀成績能直接反映學生的閱讀狀況,以此來分層學生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圍內進行深入的閱讀,不斷的自我完善,不僅閱讀興趣提升了,而且閱讀質量也提升了。
(2)重視閱讀教材的選取以及閱讀教材的實踐。再做好分層前的準備之后,教師要進行閱讀教材的選取以及閱讀教材的實踐,在閱讀教材的選取方面要側重一些感情比較豐富、有文采,不僅要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要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閱讀能力的不同,提出不同深度的問題,例如:對閱讀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可以讓學生選出對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話;對于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讓學生概括文章的主旨以及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對于閱讀能力比較好的學生,可以讓學生換一種寫作手法來表達作者的思想。針對學生閱讀能力的不同,進行分層教育,可以保障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機會,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3)及時的對學生進行調整。教師剛開始的分層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有些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強,在短時間閱讀學習之后,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而原來的分層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就必須對學生進行新的分層,給學生一個新的定位。教師要定期的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檢測,做好及時的調整,不耽誤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在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過程中也是學生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過程。
總的來說,橫向分層閱讀法是現(xiàn)代化教育發(fā)展的需求,根據學生閱讀能力的不同,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在學生可接受的范圍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滿足學生的需求,同時也是學生自我完善,提升自身素質,進一步發(fā)展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朱曉靜.建國以來小學語文畢業(yè)試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
[2]侯敏.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3]閻秋.理想與突圍:小學語文陶冶性教學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