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部分能否取得高分,也是決定語文成績高低的因素。單單靠教師講解作文寫作方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自己大量練習才能真正提高寫作能力。學生的作文要做到與眾不同,教師就要進行精心的作文指導。本文將就初中語文教學的個性化作文教學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個性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103-01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要開展個性化作文教學,就需要教師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將自己對作文獨特的體會融入到作文的結構、內容和主題中,這樣能夠讓作文更加富有個性,表現出真摯的情感,主題思想明確,在作文中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才華和寫作能力。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作文質量。
1.初中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個性化作文教學能夠豐富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雖然在新課改觀念影響下,初中語文教學在個性化作文教學方法已經有所進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囿于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目前的作文教學呈現出僵化的狀況,雖然我國大力推行新課改和素質教育,但是目前很多教師仍然以應試教育的思想開展作文教學,教學重點放在教授寫作技巧和寫作知識等方面,忽視了學生的情感融入,造成作文內容、結構千篇一律的問題。初中生已經有了認知能力,作文中應該包含個性化的情感和思想,但是由于教師按照大綱開展教學,教學內容比較固定,重視傳授理論知識,忽視了學生的情感思想以及對作文的理解能力,長此以往勢必會造成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不高,作文質量很難提高;(2)作文教學難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初中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比較重視教授寫作方法以及文體技巧等內容,給學生材料讓學生自己寫作,然后在課堂教學中糾正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將質量較高的作文作文范文。雖然這種教學方法能夠保證學生獲取寫作知識和技能,但是學生學習比較被動,教師限制了寫作的形式和文體,學生的創造性、能動性不能發揮,自己的情感也無法通過作文表達,因此很多學生的作文不論是結構還是內容都存在雷同問題;(3)學生缺乏寫作知識和技巧積累,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更加重視教授理論知識,忽視了學生的閱讀量以及閱讀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寫作時僅有少量的材料可以使用,無法培養自己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足夠的閱讀量是保證作文質量的基礎,也是個性化作文教學的關鍵,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讀物,為自己的寫作積累材料,這樣寫作時就有更多的問題和內容可供選擇,如果閱讀量不足,作文內容就會很單一并且不顧深刻,作文個性化程度較低。
2.加強初中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對策
2.1重視塑造學生人格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經歷,不同的學生擁有不同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可以說作文是學生的心靈表達。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讓學生能夠接收到更多信息,對學生的影響也日漸增強,我國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也受到沖擊,給作文教學帶來了一定影響。因此做好作文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就是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才能保證作文內容健康、思想積極向上。
2.2與生活融合
作文內容取材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目前學生的作文內容越來越傾向于回歸生活,教師也要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去了解生活的點點滴滴,發現生活中的善惡美丑,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發生的環境保護、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學生失學、貧困等社會現象,還可以引導學生欣賞自然環境的美好,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影響學生作文個性化的重要因素。
2.3重視課外閱讀
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學生能夠增長知識,擴寬視野,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夠鞏固已經學會的語文知識,課外閱讀也是提高寫作質量的關鍵。每個學期開始,教師都要鼓勵學生閱讀書籍和雜志,例如《青年文摘》、《讀者》等,以及《駱駝祥子》、《童年》等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在閱讀中學生能夠積累寫作素材和語言材料。每個星期教師都可以安排一節課專門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課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內容寫讀后感。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挑選優美的文章片段朗讀給學生,激發學生的閱讀主動性,豐富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
綜上,缺少個性化的作文注定是質量不高的作文,教師是個性化作文教學的關鍵因素,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用作文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寫出真正個性化的作文。
參考文獻:
[1]唐秀蘭.初中作文個性化教學探索[J].語文天地:初中版.2014,(02):32.
[2]劉曉艷.守望作文個性之樹——對初中作文個性化教學的思考[J].考試周刊.2009,(21):66.
[3]趙艷陽.個性教學,提高實效——淺談作文的個性化教學[J].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2015,(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