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憶勇
(牡丹江市園林管理處,黑龍江牡丹江157000)
?
園林種植藝術的基本策略
趙憶勇
(牡丹江市園林管理處,黑龍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園林種植藝術是按照園林植物的生態習性和園林藝術布局的要求.合理配置,創造各種優美景觀,要遵循園林藝術美的內在規律。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園林種植必須滿足園林的性質和功能,與園林總體布局相協調。滿足園林植物的生態要求,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的植物。繼承和發揚我國園林藝術文化,反映地方特色和風格。
關鍵詞:園林;種植藝術;基本原則
園林種植藝術是園林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按照園林植物的生態習性和園林藝術布局的要求,合理配置,創造各種優美景觀,表現有生命的物質材料和自然美的素質。園林種植藝術要遵循園林藝術美的內在規律,還要遵循以下原則。
園林種植必須滿足園林的性質,滿足其使用功能的要求。如街道綠地要遮蔭、美觀、方便交通,企業綠地要有利于生產安全、防護、觀賞、休息,建筑周圍主要應著眼美化。公園綠地要根據各功能區的活動內容不同,對種植做出不同要求,要按照園林布局的立意要求進行種植。
園林的規劃形式決定了園林植物的配置藝術,不同的配置藝術會產生不同的園林風格,規則式園林要采用對稱整齊栽植的方法,把常綠喬灌木和花卉修剪成各種幾何形狀,或構成地毯式模紋花壇,與園林的總體布局相一致,以形成園林的特殊風格。在自然式園林中,運用植物的自然姿態進行自然式造景,使我國古典園林的植物配置自然,且充滿繪畫意趣,這種造景方式在園林風格的形成中起著特殊的作用。
園林種植要著重考慮因地制宜,適地適樹,使園林樹種的生態習性和栽植地點的條件能夠得到統一,保證園林植物的成活和健康生長。因此,在選擇樹種時應以當地的鄉土樹種為主,也可以利用園林綠地中的小氣候條件,在某些局部種植少量的經引種馴化成功的樹種。
在考慮滿足園林植物的生態要求時,還應注意人為活動的影響,如對污染、架空電線和地下管線的影響。在這些情況下,樹木的抗性、生長速度、樹冠的高低大小和根系的分布習性就成為選擇樹種的重要條件。在選擇、搭配植物種類時,要注意種間關系的影響,形成能夠自我維護的群落結構。
我國園林以自然山水為風尚,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一套園林種植藝術的傳統手法和一定的栽培程式。
第一,效法自然,小中見大,創造咫尺山林。中華民族愛好大自然,反映在園林中有“三五成林”、“樹無行次”的植物配置手法,或保留自然滋生的野生植物,或成片林植,形成“雜樹參天”、“繁花覆地”。園路旁植樹,常有“林中穿路”、“花中取道”的山路、花境形式。對于觀賞植物,多欣賞其自然的姿態。第二,把植物材料的生態特性和形態特征作性格化的比擬與聯想,創造意境。我國園林植物配置往往以比、興的方式,借植物的形象和生態特征進行配置,而逐漸形成一定的程式。第三,從人們的生活情趣和園林植物的觀賞特性進行配置。古典園林常把園林植物的觀賞特性和人們的生活情趣結合在一起。第四,按園林環境特點,結合植物生態習性和風韻美配置植物。人們根據建筑和山水環境特點,結合植物生態習性和風韻美進行園林植物配置。第五,按人們不同的觀賞要求和結合傳統的節日節氣進行植物配置。
在庭園中為了與建筑物協調,多對稱栽植,以孤賞、近賞為主。而在大的園林中,則大片栽植某一種植物形成“林”或“園”。結合傳統節日節氣,作一些植物景觀的特殊游賞,如中秋賞桂、重陽節賞菊、春節賞梅等。
我國園林的種植方法則獨辟蹊徑,強調的是借花木表達思想感情。同時,以中國畫畫論為理論基礎,追求自然山水構圖,尋求自然風景。由于東西文化藝術的溝通,必然帶來相互影響,這種影響極為深刻,致使西方古典園林風格向風致園發展。而以植物造景為主的西方園林特點也逐漸向我國園林滲透。西方園林植物造景的長處融進了我國園林,使我國園林風格發揮得更加完美,更能適應現代園林綜合功能的要求。
遵循藝術構圖中多樣統一的原則,通過植物配置,體現園林不同局部的各自特色,但相互間又要統一協調,因而需要選擇好全園的基調樹種和各景區、景點的主調樹種和配調樹種。基調樹種應該有1個或2個分布于整個園林中,在數量上占全園的優勢,全園不同的景區應該有不同的主調樹種,造成不同景區的不同風景特色,達到多樣統一的效果。
在園林植物的搭配方面,應充分考慮到遠、近期的結合。一般壽命長的樹種往往生長緩慢,而且苗木的規格都較小,不可能立即產生遠景所需要的效果。必須同時考慮遠期和近期的效果,因此,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基調和骨干樹種要留有足夠的間距,以便遠期達到設計的藝術效果。第二,近期內在栽植骨干樹種的同時,搭配適量的速生填充樹種,可很快形成景觀。
在進行園林植物種植時,要力求符合功能上的綜合性、生態上的科學性、布置上的藝術性、經濟上的合理性和風格上的地方性。
園林植物配植有規則式、自然式和混合式3種基本形式。考慮采用哪一種形式,必須按用地的環境和它在總體布置中的作用和地位來決定。種植布置必須與總體布置相適應,例如,一般在公園入口、主要道路、大型建筑附近多采用規則式種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以及不對稱的小型建筑物附近采用自然式種植,以便使園林植物種植與周圍環境之間達到統一。
參考文獻:
[1]褚泓陽,屈永建.園林藝術[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
[2]廖飛勇.植物景觀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
[3]謝云.園林綠化設計、栽植與養護[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4]郝建華,郝晨曦.園林樹木栽培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5]楊文琪,周修任.西安興慶宮公園的植物配置藝術[J].河北農業科學,2008,(03):64.
[6]楊玉萍.城市近自然園林的營建與公眾認知[D].湖北:華中農業大學,2011.
[7]王春沐.論植物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8.
[8]趙秀華.論城鎮園林植物配置的原則[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9):32.
The Basic Strategy of Garden Planting Art
ZHAO Yi-yong
(Mudanjiang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Mudanjiang 157000, China)
Abstract:Garden planting art creates a variety of beautiful landscapes according to requirements of the ecological garden planting habits of garden plants and garden art layout. Garden art should follow the inherent laws of the artistic beauty. Garden planting must meet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gardens, and in harmony with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garden. To meet the ecological requirements of garden plants, it should choose plants adapted to local conditions. We should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culture of garden art, and reflect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Key words:Garden; Planting art; Basic principle
作者簡介:趙憶勇(1978-),男,黑龍江寧安人,工程師,主要從事城市園林技術工作。
收稿日期:2015- 12- 24
中圖分類號:TU986.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646(2016)03-0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