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兆偉(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廣西崇左532200)
?
創新素質培養在高校體育教改中的作用探討
□黃兆偉(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廣西崇左532200)
摘要:高校教育一直是教育中的重點內容,高校教育改革關系到教育成果以及教育方法的變化。高校是全面發展學生素質能力的教育教育階段,高校中的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重點內容。其中高校體育教改的效果突出,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主要在教育教學中加入對學生的素質培養,而不是單一形式的身體鍛煉。促進高性能體育教學改革,需要對學生進行創新素質培養。基于此,本文將對創新素質培養在高校體育教改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創新素質培養高校體育教改作用探討
創新素質培養是指在高校的教育教學中,以鍛煉學生身心為體育教學核心,對學生進行素質培養,向學生灌輸真正的體育精神。培養學生積極、健康、陽光的運動心態。新時期,教育發展對高校體育教學提出較高的要求,對高校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創新素質培養是高校體育教改中的關鍵內容,同時也是教育教學點的終極目標。其在高校體育教改中的作用不能忽視。
1.1、學生創新素質培養內容
創新素質培養在高校教育領域中是指,在學生具有一定的素質基礎上,針對學生的身心的身心組織結構特征或者屬性,進行從底層次到高層次的發展。將高校學生的素質構成可以分為生理素質、心理素質以及社會素質。從教育方面對學生瀆職進行分析,可以分為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文明行為素質等。而高校學生的創新素質是指,在自身知識基礎上,創造出具有特殊屬性的且有價值的基本品質。
高校學生的創新素質主要含有三個要素,分別為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創新個性。其中創新意識是指,學生在個人追求上不滿足于現狀,渴望通過自身變革來提升能力。創新能力是創新素質培養中的核心內容,創新能力的能夠幫互助學生形成一種智能結構,能夠能夠形成理性思維與非理性思維的有機統一。
1.2、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優勢
由于高校體育教學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與其他課程相比,具有三方面的優勢:第一,教育形式上。高校體育教學形式多樣,所包含的課程種類很多。第二,教學空間,高校體育教學空間不定,可以是室內,也可以是室外。第三,教學精神寓教于樂。高校體育教學能夠通過課堂活動來幫助學生鍛煉身心。基于以上三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素質,優勢明顯。
教育體制不斷改革,對高校體育教學提出較高的要求,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只是按照教學大綱進行課安排,而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只能進行運動學習,而不能具有創新素質的提升。換言之,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對于學生創新素質能力培養方面有所缺失。而教育改革是提升教育教學成果的最佳方式,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沒有創新素質培養的支撐將不能順利完成搞笑體育教學改革,因此說,創新素質培養在高校體育教改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實現高校體育教改,首先需要將創新素質培養應用實際教學環節中。
2.1、樹立全面發展學生能力素質理念
高校教育主要是向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先進人才,高校教育一直致力于科學研究,而高校體育教學在高校教育中的位置微乎其微,通常是高校課程中的選修課。也就是說,高校教育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要想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需要高校提升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教育發展逐漸向著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方向,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恰好實現了教育均衡發展學生的理念。在高校體育選修課程中,體育教學效果不顯著,學生對于實際的課程安排興趣不高。實現創新素質教育在高校體育教改中的作用機制,需要高校幫助體育教學樹立均衡化思想。將學生全面發展思想在高校教育中普及。
2.2、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
創新高校體育課堂教學,從課程設計上入手。高校體育課堂教學并非是跟著教師做一些體育運動就能夠實現,而是需要教師創設新奇的課程設計,通過科學的方法,以趣味性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中來,進而引導學生認識體育,實現自身創新素質能力提升。與課堂設計有直接關系的是體育教師的素質能力提升,如果教師思想比較陳舊,認為在實際體育教學中只是簡單的鍛煉就可以實現教學目標,那么,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將不能實現創新,學生的創新素質不能得到提升。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增加創新素質培養,一方面是踐行教育改革,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環節。幫助學生創新能力素質提升,首先需要提升體育教師的素質,主要從三方面入手,第一,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第二,提升教師思想品德素質;第三,提升教師工作創新素質。從教師專業素質上進行分析,教師需要通過鍛煉與知識學習,增強體魄,并不斷擴充自身知識結構。
例如,籃球一直是學生體育活動中的重點項目,在高校學生籃球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參與學生活動中,與學生一起進行比賽,將會產生不一樣的教學效果。而教學中增加學生說服力的重要方式,就是教師在學生心中樹立榜樣。當體育教師能夠打得一手好球,將在學生之間贏得眾多好評,能夠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的專業性。從體育教學的專業上,體育教師應該規范其在實際教學中的示范動作,如在進行體操教學中,學生完全模仿體育教師動作來學習,如果教師動作有誤,將會誤導學生,而教師對于每個動作的認真將會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從教師思想品德素質上進行分析,體育教師具有積極的人生觀,其在實際教學中育教師在課堂上的可信度提升,學生才能夠遵從體育教師的教學引導,進行的一言一行都能夠引導學生積極上向上,教師能夠在學生中間樹立榜樣,進行各項體育活動。
2.3、體育競技思維的轉變
說起體育就會想到比賽、名次等詞匯,體育已經成為競技的一種形式。而高校體育教學的宗旨與競技體育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應該關注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提升。在高校體育教改中,支撐其逐漸完善的關鍵內容就是對于學生創新素質培養內容,無論體育教學改革以何種方式改革,都不會與社會教育發展總體目標相背離。教育改革就是素質教學實現的基礎,而隨著社會科技不斷發展與革新,創新素質能力培養成為教育中的主旋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將創新素質培養應用其中,不僅順應了教育總體發展的趨勢,同時還轉變了傳統體育競技思維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影響。
2.4、創新體育教學活動,增加教學設備
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首先需要從教學活動上入手,對現有學分制的教學活動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高校體育課程安排學時比較少,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安排學生進行跑步熱身,然后在進行不同選擇的項目教學,在課程安排形式單一,學生只是按照教師的引導進行鍛煉,且不同項目之間的教學項目銜接不精密,不能發揮出高校體育教學的優勢。在教學活動設計上,教師需要根據天氣、學生狀態等進行適當的教學調整,在課程學習中加入師生互動環節,進而使得課堂固有教學模式得以改變。例如,在女生較多的專業開設瑜伽、輪滑、棒球、排球、乒乓球等體育課程,以多種形式供學生來進行自由選課,并在學校中引進相應的教學設備,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此外,為了增加教學上的靈活性,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引進游戲式教學模式,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場景來開展不同類型的體育競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例如,在操場上的集體拔河、籃球比賽、排球比賽等。學生的創新素質能力提升并非在一次體育活動中實現的,而是日積月累的創新模式影響下逐漸養成。因此,創新素質培養在高校體育教改中的應用漫長,且需要教學課程與學生之間的相互磨合才能夠實現。
結論:綜上所述,隨著教育體制不斷改革,傳統的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模式不能與時代發展相適應。新時期教育發展逐漸趨向于培養學生創新素質,在此基礎上,高校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在實際改革環節中,學生創新素質培養是體育課程教改中的核心,是支撐教改的動力。為此,在本文中首先對學生創新素質培養內容以及體育教改的優勢進行分析,并提出創新素質培養在高校體育教改中實現的策略。
參考文獻:
[1]龍亞軍.高校課外體育活動與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2]鄭媖.高校學生能力素質模型構建及其應用研究[D].武漢大學,2013.
[3]胡兆蕊.論高校體育教育與大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