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棟梁(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河南鄭州450000)
?
信息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劉棟梁(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河南鄭州450000)
摘要:在體育教學改革的浪潮中,信息技術應用于體育教學已經成為最重要的話題。本文主要結合高校體育的信息化建設發展現狀,就體育信息技術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校體育教學教學平臺
在參與體育活動時所經歷的成功和失敗、痛苦和快樂都是最直接和純粹的,可以最直觀地體驗豐富的情感和鍛煉人的承受能力,常言說“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大學生的人生伊始,還沒有經歷過許多坎坷和磨難,通過體育鍛煉也是磨礪學生心志的一種手段,促使學生學會調節自我情緒,增強其抗壓能力,變得成熟穩重。學校體育教育的任務指標大多都落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上面,學生要完成這一教學任務,足夠強度和頻率的訓練必不可少。通過反復練習,學生才能真正走出課本,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對體育技術與技能達到實質性的掌握。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依托的多媒體教室是高校體育信息教學必不或缺的重要硬件設施。該功能教室附有投影機、錄像機等具備視聽演示功能的系統,將網絡重心的教學軟件與各個具備視像功能的信息接收終端進行數據連接,從而將網絡課件信息以音頻、視頻、圖片、錄像等各種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與此同時,在鍛煉的過程中,身體素質和體質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其實不僅僅是體育教學,其他學科的教學中也長期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禁錮,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將學生當成知識信息的受體,教師成了整個教學過程中的焦點人物,以教為主,學圍繞教轉。而事實上,教學的主體其實是學生,傳統的黑板教學顯然忽略這一點。長期以來,教師都是灌輸知識的主動施教者,學生則非常的被動。學生與教師之間永遠存在一個授與被授的不平等的立場高度。因此,在授課過程中,信息的傳遞并非能有效的交互。教師在講臺上自顧自的授課,學生在課堂下完全靠個人理解努力跟隨教師的節奏,但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風格以及自我反應和理解能力的差異,再加上不同教師也會因為年齡、知識、閱歷以及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傳統的課堂授課是很難保證所有學生能充分理解和掌握課堂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技能。
由于傳統課堂教學信息傳遞交互的嚴重不對稱性,因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有限,教師一味的照本宣科,教條死板授課,學生無法及時反饋自己的疑問和意見,教師也不能充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課堂氣氛壓抑,學生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些同學在課堂上睡覺、聊天等。久而久之,學生逐漸養成一種不愛問、不想問,也不知道怎么問的麻煩習慣。計算機信息技術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滲透融合,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形象的操作步驟,以及通過計算機多媒體實現人機互動,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這樣不僅可以變抽象復雜的體育知識為具體形象,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而且,形象的多媒體畫面也更能夠加深學生對體育技能動作的印象。學生的困難疑慮在得到教師的尊重和解答的同時,對學生的身心愉悅無疑也是有極大幫助的。
體育信息技術主要體現在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將文字、圖片、音頻、視頻、錄像等多種形式的信息有技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使得教學內容脫離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如此一來,學生無論身處何地,無論什么時間,只需要通過計算機互聯網都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網上教學視頻觀摩,網上教學課件信息查詢和閱讀,網上教學習題的練習等。與此同時,也正是由于計算機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信息多元化這一強大優勢,因此在與傳統體育課堂教學相結合時候,更是極大的調動的學生對體育教學內容的興趣和學習動力。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通過靈活運用聲音、圖像及影像等載體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開拓學生的思維,使抽象難懂的體育教學內容形象具體化。學生在接受教學信息時,也容易被生動形象的畫面、音頻、視頻等所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夠充分的使自身融入到多媒體技術所營造的教學環境中,教師的授課效果明顯好轉。
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教學任務就在于使學生通過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后,自己可以靈活的運用并積極的加以創新。那么這就對要求學生必須首先要對知識技能有足夠的理解。在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往往是以自身作為示范,將動作大領展示和講解給學生,學生通過觀看老師的動作來進行模仿。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反復示范,加大了教師的運動量,而且也占用了較大一部分課堂教學時間。不僅如此,在體育教學中常常會遇到一些難度系數較大或比較迅速的動作,僅依靠學生的肉眼觀察,無法看清其中的動作細節。更何況,由于體育教師年齡、體質、性別等一些客觀因素,一些必要動作無法完整的示范給學生看。因此,學生很難較快的理解和掌握體育技能的要領。
體育信息技術能夠將抽象枯燥的書本知識信息轉化為生動形象具體的動畫或視頻,教師在播放過程中可隨時操作開始、暫停或反復循環。這樣一來就將枯燥的文字信息以視覺沖擊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遇到難度較大或較快的動作,也可以進行暫行來定格,或是對播放速度調整放慢,來更清晰的觀看每一個動作的細節之處,同時還可以對視像內容進行循環播放。
信息技術中網絡的互動性能極大的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交流,這對于拉近教師與學生心理距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有助于和諧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計算機信息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課堂的滲入,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固有的以教師為主題、學生圍繞教師、照本宣科的教條主義教學模式,其憑借強大的信息交互功能,有效的解決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面的問題,學生能及時向教師反映自己對教學課件的疑惑以及對教師授課的建議和意見,并且能較快的得到解決,通過師生交流,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及自身潛能的挖掘。因此,學生對課件的理解掌握效果事半功倍。除此以外,海量的網絡教學資源,也給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課件教材內容,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閱讀,如此一來也極好的提高了學生的上進心和學習的動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體育理論及技能的理解掌握。
當學生對某一特定技能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有較強的動機去試圖嘗試學習,也唯有此才能把該項技能掌握的更加牢固,運用的更加靈活。但由于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往往是一個教師面對多個學生示范和講解,因此無法顧及到每個學生具體個人,學生的學習立場變得相當被動。當個別人對某一動作不能理解和掌握時,教師也因為要顧全大局而很少將課堂時間用于對某個學生的單獨輔導。而學生一旦某個動作有疑問卻得不到及時解答時,其對學習和鍛煉的主動性便大受影響,甚至會破罐子破摔。多媒體技術與網絡環境的構建是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中應用最廣泛的技術領域,尤其適用于國內各大高校。信息時代的到來使高校逐漸淡化傳統的紙質信息管理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依托而建立高校網絡校園環境,從而進行日常的信息管理與資源共享等。目前,加快引進計算機信息技術,推進信息化教學已成為國內高校體育管理者的普遍共識,其對高校體育教學效率的提高以及教學人員、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的培養都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對我國未來體育事業的發展也是意義重大。可以說,體育教育的信息化,不僅是信息時代對體育教育發展提出的新課程,更是現代信息技術與體育教育的全新結合。
參考文獻:
[1]李玉華.體育信息技術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魅力中國.2015,30.
[1]朱俠.試析體育信息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青春歲月,2013,16.
[2]馬高飛.淺談體育信息技術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