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鄒平縣青陽初級中學 山東鄒平256217)
?
體育課改我們做些什么
□楊軍(鄒平縣青陽初級中學山東鄒平256217)
摘要:新課程改革是我國基礎教育戰線上一場深刻的變革,隨著這股滾滾而來改革浪潮,做為體育工作者的我們又以什么樣的態度來面對這場改革呢?
關鍵詞:更新觀念興趣培養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與健康課程應該去何去何從?中國的體育工作者,會照本宣科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并把動作要領、要求及注意事項一股腦強加在學生身上,讓其不斷的重復訓練,最終掌握動作技術,而外國的教育是通過讓學生自主自愿地參加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老師協助學生通過教學圖片、觀察別人等領會其動作要領,自身進行練習,掌握教學內容。其教學結果是我們的學生雖然在動作技術的掌握和注意事項方面要好于外國學生,然而學生在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動作的創新方面就相形見絀了。我們面臨嚴峻的問題,要改變其現狀,使學生真正在健康成長基礎上,學會體育保健知識,達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的決定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及鍛煉能力,塑造人格的要求。新時代呼喚改革、創新。工作在第一線的我們也要做些什么,以下是我在課改方面的一點體會和和感受:
(1)面對新的課程標準,如果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思路,肯定是行不通的,更新觀念是“課程”的根本。學習課程改變指導思想、教育觀念、改革目標以及相關的政策措施,以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增強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幫助參訓教師領會課程標準精神,確立新的體育教學觀。
(2)認真學習和貫徹《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精神。《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基礎教育要“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而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性質也決定了本課是學習教育中落實“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主要途徑。但是,這并不是說只要在學校中設了體育與健康課程,保證必要的課時,就體現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就能夠達到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發展。事實并非如此,我們的老師認真上了體育課但他們只注重學生掌握動作技術要領,而并沒有真正體現“健康第一”的要求。要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我們必須讓學生的課程內容和結構方面沒有運動項目劃分,而是以技能、認識、情感、行為等作為學生學習的依據,并且選取一些與體育有密切關系的教學內容,如:生理心理學、衛生保健、社會、安全、營養等諸多學科的相關知識技能,最終構建新的課程體系,讓學生在體育課中能增強自身素質的同時學習一些體育知識,把健康落到實處。
(1)我在2010年申報了“實施新課標對促進學生《自由、合作、創新》”的課題,要求我組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努力改變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宰地位,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組織和促進作用,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確立“以學論教”的課堂新格局。學科課改指導小組圍繞課題研究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不定期召開研討會,講課、聽課、評課,促進實驗的順利進行。
(2)課改實驗以來,我們利用集備會,組織知道組教師討論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將新課標精神溶入與教學之中。首相,調整和改進現行的略顯簡單的教研、培訓模式,變單一的上課模式為“學、研、行”相結合的教研、培訓模式(學,即采取多種形式的學習;研,即指導學員參與實驗研究;行,即指導學員將所學知識再實踐)采用分組授課,互動交流的形式,使教師在聽中學,在做中聽,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聘請骨干教師授課,并指導聽課教師做課,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探索教學評價,制定教學計劃,改革教案形式等,與學員共同探討教研中出現的難點,尋找解決方案。其次,充分發揮課改學科指導組成員和骨干教師的作用,鼓勵教師收集信息,發現典型案例,總結體育教學改革經驗,進行交流、推廣。再次,開展教學研討課,組織全鎮體育教師進行現場觀摩。我們強調示范課只是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而不是讓其他教師沿襲這樣的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應有所創新和突破。這樣做的目的是:明確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動腦;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如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體育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新知的一種方法、一種手段,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式,就是讓學生以積極主動和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而不是以強制性的、命令的方式迫使學生去服從。如果學生沒有興趣,任何活動都會讓他們覺得乏味。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自主、積極地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學生能否通過體育與健康的學習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興趣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對待學生興趣的培養方面:
3.1、設計新穎的教學方法
從改變課堂結構入手,以形式多樣的游戲,情節豐富的故事激發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潛移默化的接受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活動內容安排要緊緊抓住學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場地、器材,無意注意的規律,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從而使他們產生參與練習的需要和興趣。讓具有地方特色的項目進入課堂。讓學生自備活動小件(沙包、毽子、乒乓球、羽毛球、皮筋任選其一)。
3.2、張揚個性,激勵學生表現自我
由于學生年齡、性別、性格、氣質以及對事物認識的不同,其表現欲的反映也就不同:男孩子經常表現為明顯外露、突出、毫無顧忌;女孩子則顯得平穩、有分寸,溫文爾雅。學生的表現欲往往直接關系到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參與意識,作為教師,如果不能對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的表現欲應予以正確對待和引導,甚至有意無意的加以扼殺,就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肯定學生的優點和成績,用欣賞的、肯定的目光對待學生,使之更有信心。
3.3、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教育的生機與活力,就在于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馬克思主義也提出了“讓每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的觀點。教師只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著、領路人,而學生本人才是成長的主人、發展的主體。這就需要教師啟發和誘導學生,使之產生自主參與意識,體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自愿的參加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讓他們通過自身的實踐,去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意義,培養體育運動的興趣。教師適時的示范、講解從事終身體育運動所需要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會使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我鍛煉能力的方法,從而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
3.4、創設情境,“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師從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出發,通過各種有效的手段,不斷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結構的平衡,激發他們對新知認知的需要,以促進學生認知結構水平的不斷提高,完成教學任務。教學過程中經常有意識的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色彩和形象生動的場面:以生活展示情境,以實物演示情境,以圖畫、錄像、多媒體再現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表演體會情境,以語言描述情境。以此迎合學生心里愛好的教學方法,激勵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在歡樂的氣氛中完成練習,在樂趣中掌握運動技能和鍛煉身體,逐漸養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志向和習慣,達到培養興趣、能力和開拓創造力的目的。
3.5、運用競賽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競賽的方法特別能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應注意競賽的方式要使各類學生都有獲勝的機會,不然會使有些學生常因失敗而喪失信心。比如說進行男生、女生的對抗賽,“強強”對抗賽,“弱中”追逐和“中強”追逐等競賽性質的訓練方法,都能有效的激起學生的興趣。
3.6、鼓勵大膽創新,勇于實踐
創新是人類頭腦中最敏感的,也是最容易受壓制的機能。基礎教育階段,人的創造性思維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漸漸熄滅。體育課堂是創新教育的重要陣地,教學過程中應盡力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勇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斷超越自我,超越某個群體,要善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養成。
總之,體育具有別的學科所不具有的樂趣,否則,我們就無法解釋人類如癡如狂地從事體育運動的現象了。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生長,明日就將停止教學。因此體育教師更應該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及時更新觀念,挖掘學生的潛力,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興趣與愛好,為學生終身體育觀的形成奉獻出自己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