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玨(浙江貿易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杭州310012)
?
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與高校體育教學的關聯性分析
□王瑞玨(浙江貿易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隨著我國教學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除了傳統的學習成績以外,學生的健康情況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與高校體育教學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體制健康情況,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體質健康測試體育教學關聯性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其所學習的知識日漸豐富。大學期間,學生所學習的知識結構基本完整,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等,但是根據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情況不容樂觀。各大高校只有加強體育教學的改革,從根本上樹立學生體育意識并且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體育活動教學,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情況,才有利于學生未來學習、工作發展。
就目前而言,我國各大高校都開設了體育課,并且針對本校的教學目標、教學理念、教學計劃以及學生的體育水平等情況進行詳細考慮,適當的調整了體育教學方式方法。高校體育教學當中往往伴隨著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這屬于一種體育成績考核方法,一學期的期中和期末兩個階段進行體質測試,用來考核評價學生的體育水平。大學生活結束后,大多數學生都會在第一時間奔赴工作崗位,社會工作繁忙、工作壓力大,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出了較大的考驗。無論學生從事什么工作、什么行業,都需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以飽滿的熱情投身于工作當中。高校是為社會輸送人才的主要機構,除了講授系統、全面的專業知識以外,還要肩負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任。普遍高校運用體質健康測試的手段,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從而樹立學生的體育意識,使學生無論是在校期間還是畢業了投身于社會,都能夠堅持進行體育鍛煉,擁有強健的體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項目,其中包括教學手段的改革、教學意識的改革,在此基礎上還有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以及最重要的一項考核模式的改革四方面。不同階段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學生的體質健康指標是不同的,這種考核方式具有一定的動態性,同時通過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能夠從根本上反映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事業的成功與否。
高校體育教學與其他科目的教學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通常課本知識的教學更偏向于理論性,其具有完善、豐富的知識理論框架,學生通過每學期的考試成績能夠反映其學習成果以及教師的教學水平。但是與之相反的體育教學更偏重于實踐性,體育教學的相關知識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屬于理論內容,更多的部分需要學生針對教師講授的內容自己進行實踐操作,在體育活動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鑒于體育較強的實踐性,高校要想進行教學成果的考核不能夠單單從學生的每學期體育考試成績而評定,要將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作為更重要的考核標準,不同學生的測試結果是不同的,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其能夠對教學改革成果予以有效的反饋,并且教師通過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情況判斷學生的體育水平,同時還包括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等各方面。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各大高校要重視體育教學改革,中心環節即為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學校通過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重視。將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作為一項體育水平考核標準,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在實行的過程中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但是為了取得好的成績、為了保證自己的體質健康測試能夠達標,學生只有參與體育活動、并且重視體育行為,在不知不覺的體育活動參與的過程中學生會形成一種體育習慣,使學生無論是在體育課上還是平時的課余時間都能夠進行恰當的體育活動,這種體育習慣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在這一過程中,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以及教師教學方法改革等工作就需要更加重視,教學改革是培養學生體育愛好、進行體育行為的主要手段,科學合理的教學改革方式能夠調動學生體育活動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但是不科學的教學改革容易適得其反,使學生更加討厭體育活動,其體育行為更差,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
各大高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屬于教學的引導者,學生屬于教學的主體。在教學改革中進行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無論是對教師的教學水平還是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都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其中,學生通過參與體質健康測試能夠明確自身的身體素質情況,通過體質健康測試信息的警示,學生能夠重視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參加體質健康測試,通過學生的測試結果能夠反映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更具合理性,教師能夠充分認識自己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且根據學生的測試結果及時調整教學方向以及教學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無論是對教師而言還是對學生而言,其測試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在高校體育改革當中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并且調動學生體育活動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
體育教學改革對任何一所高校來說都是比較大的改革項目,很少有學校會進行系統、全面的改革,一般只是在自身體育教學方向的基礎上適當調整教學目標、規劃教學計劃以及改善教學方法等,只是進行局部的改革。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能夠第一時間反映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并且反饋的信息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可靠性,但是與之相反的教學改革卻不能夠如此準確、快速的了解到教學成果,教學改革成果的體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各大高校不斷進行改革實踐,并且不斷科學合理的調整才能夠看到。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與高校體育健康改革之間對比發現,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更具有可塑性,高校體育改革成果需要不同時期、不斷的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而體現。
2.1、培養體育意識
高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體育意識是促進學生進行體育行為和積極參與體質健康測試的關鍵。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為學生滲透終身體育的思想,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重視性,使學生意識到體育教學同其所學習的其余文化課一樣重要,都對自己的未來有巨大影響。
教師在進行體育項目教學的過程中要
融合社會,要貼近學生,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明確體育的社會意義,并且能夠意識到終身體育與未來的工作學習之間的關聯性。通過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從而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2、改進教學方法
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屬于填鴨式的教學,使教學氛圍過于呆板,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盡可能多的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例如設立小組比賽教學,建立體育協會或者是開展體育第二課堂等方式,使學生在進行體育項目學習的過程中更具有選擇性。教師減少理論知識的講解,增加體育活動實踐,針對學生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予以及時指導,最終進行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2.3、改革教材體系
除了上述兩方面以外,改變教材體系也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關鍵。學校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主要參考依據,并且融合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將體育教材中體育活動意義不大、不利于學生未來發展的體育教學項目予以取締,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以及具有體育活動意義教學項目參與其中,在調動學生參與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
無論是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還是高校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兩者都是將強迫性的體育活動參與轉變為學生樂于學習、主動參與的體育行為。并且這兩者存在一定的關聯性,都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并且學生體育意識的增強以及學生體育行為的改變都會對其關聯產生一定影響。加強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進行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能夠從根本促進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范廣軍.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及促進策略——基于中外大學生體質健康差異的比較[J].中州學刊,2014,(3).
[2]牛凱.基于學生體質健康的高校體育教學現狀分析及其體系構建[J].陜西教育(高教),2014,(7).
[3]李志成.依學生體質健康變化規律改進體育教學的研究——以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4,(3).
[4]艾東明,欒振昌,馬馳等.黑龍江籍學生體質健康和運動能力現狀分析——以牡丹江師范學院2013級新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分析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