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美云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在素質教育普及的形勢之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通過歸納和總結自己多年工作經驗,對小學語文課堂的兩大主體進行深入探究,分析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師生關系 小學 課堂教學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049-02
課堂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廣,師生關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顯得更為重要。作為課堂上的兩大主體之一的老師,要在處理師生關系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解決問題,調和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為素質教育的發展和落實打好基礎。
一、教師和學生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兩大主體
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教學的兩大主體,只有通過這兩大主體共同推進,才能有效開展各項教學工作并取得好的成效。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和學生分別處于傳授知識和接受知識的兩個相對的位置。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處于主動地位,而學生則處于被動地位。一些小學教師經常在思想和知識體系都不成熟的小學生面前“說一不二”,這與素質教育中師生關系的平等性原則相背離。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應該充分發揮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成熟知識體系的成年人的主觀能動性,注意學生各方面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和挖掘。面對好奇心強、自控能力差且容易被周圍一切新鮮事物所吸引的小學生,教師要轉變思想,自覺改善傳統的師生關系,耐心、積極地引導學生,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和討論,讓學生的思路保持在課堂教學的主線上,達到教學的最基本目的。而不是強制性地粗暴打斷,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失去好奇心。
二、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師生關系對于課堂教學的作用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調動學生的思考和學習積極性。在平時的生活中,教師也應該充分尊重學生,避免師生關系中出現不平等的現象,積極促進和學生之間和諧、融洽的關系,在與學生的相處中及時發現問題,并積極解決問題。由于小學生的思想和知識體系都還不成熟,一些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容易“自說自話”地向學生講述這節課的重點內容,而沒有過多地考慮這些所謂的重點內容是否能在課堂上被學生所接受。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及時察覺到學生在接受知識過程中的困難,然后借助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深入淺出地向學生講解,完成基本的教學內容。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不能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一味地向學生講述教材中的知識點,并要求學生立即掌握,而是應該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一些問題,如:在這篇課文中我對哪些內容比較感興趣?哪一部分內容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然后再用教師的知識和經驗回答這些問題,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和應該掌握的重點內容用簡單、不顯生硬的語言聯系起來,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保持和學生之間的平等溝通,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既能讓學生對課堂充滿興趣,又完成了基本的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會變得更加輕松。
三、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課堂中應該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對知識充滿好奇心,對課堂教學內容充滿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才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同樣,高質量的課堂教學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師生關系也會向著更加和諧的方向發展,課堂氣氛也就會越來越活躍、充滿能量。所以,要想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就要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有效溝通,雙方都需要持有積極的心態,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比如,教師在備課時應該注意,給課后留幾分鐘師生交流時間。在課堂上完成本節課教學任務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本節課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這樣不僅可以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學習后的心理狀況有所了解,還可以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小學語文除了要學習基礎知識之外,課文大多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這一點更容易激發學生自由討論的熱情。教師應該心態平和地傾聽學生自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解釋他們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各種疑惑,然后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
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教學的兩大主體。在新課改的推進和素質教育的呼聲下,小學語文的傳統課堂教學方式亟待改善。要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就需要師生雙方的積極配合,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共同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在師生之間的積極配合之下,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一定會有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年喜.淺論師生關系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重要性[J]基礎教育,2013(06)
[2]蔡翠娣.師生關系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課改研究,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