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翠玲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效課堂成為了每一個教師追求的主要目標,同時也是每一個家長的殷切期盼。所以在進行初中教學的時候,要不斷的轉變教學的方式,并且還要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從而才能進一步的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167-01
一、前言
數學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學生們學習數學課程的效率,那么首先就得培養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對孩子們學習數學興趣的培養,不能夠自己在課程上講的眉飛色舞,而下面的學生們卻茫然不知所措,這樣久而久之會使得孩子們覺得數學學習很難,從而對數學課程的學習產生畏懼。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一定要簡單、高效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能夠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
二、構建趣味課堂教學情境
在學習教學中,情境模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理念和方式,所以教師應該針對學生好動、愛玩的特點,在課堂上組織一些對提高教學質量有利的游戲,即使是內向的學生,也會對學生產生興趣。同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數字智能游戲,并且要對其進行精心的組織,這樣就能夠激活學生心中的快樂因子,從而也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對數學的熱愛程度,繼而形成活潑健康的性格,這對于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也是非常有利的。
作為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一定會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這樣才能調動孩子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指導。并且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課程的效率,授課老師還應該根據課本教材中的難點和疑點,建立小組進行討論,這樣就能夠促使學生在求知探索的時候,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首先教師一定他要做好基本指導工作,這樣學生就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探討中來,這樣就能夠使得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不斷活躍自己的思維,從而更好地進行數學課程的學習。
三、組織引導學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對于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一定要全校師生的共同參與,并且在數學課堂上要采用趣味性和探索性教學相互動的方式,這樣才能激發每一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使得他們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情況是處于中游水平的,還有一少部分學生是不愿意學習的后進生,因此,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設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實施分層次教學,從而盡最大的努力提高每一位同學的數學成績。
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他們都是渴望成功的,并且希望得到同學的尊重、教師的喜歡、家長的認可,這樣他們不僅可以從中感受了喜悅,還能夠增強自身的自信心。同時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認知以及層次組織競賽活動,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獲取成功,從而就能夠大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次可以采用他人競賽和自我競賽兩者相結合的方式,讓優秀的學生進行“跳一跳,摘到果子”游戲,中等學生要不斷的努力,力求超過優秀生,學習困難的學生要提高自身的水平,這樣就使得每一個學生都有了學生的動力。此外,在課堂上,做好師生之間的互動,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能夠更好的傳授知識,從而才能夠促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積極的體驗情感。
四、密切聯系生活提高學生能力
數學是源于生活的,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有關數學問題的例子,只有充分的將其挖掘和利用,就能夠很好的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同時如果學生有比較豐富的生活經驗,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很好的學習數學知識,還能夠使他們明白數學的最終目的是讓數學回歸和服務生活。同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人類生活和生產是最基本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將其作為重要的內容進行重復的講解,這樣就能夠更近一步的擴展教學的資源,從而就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探索新的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初中數學知識《概率》的時候,教師可以列舉與實際生活有關的例子,讓學生對概率有更深刻的理解;然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概率演示,這樣就可以真實的實現學以致用的效果,從而才能大大的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也能夠促使他們能夠更加努力地進行數學課程的學習。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并且還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安排課堂教學內容,這樣既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很好的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水平,從而就達到了素質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曹戰成.初中數學教學的幾點思考.文理導航.2011,(3):34-35.
[2]高自樂. 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06:71.
[3]郭曉紅. 探索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J]. 教育教學論壇,2015,19:272-2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