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可++郭鶴++石佩斐++袁倩倩
【摘要】圍繞液壓傳動課程的特點,從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出發,探索教育方法的改革,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
【關鍵詞】液壓傳動 學習興趣 實訓 教學效果
【基金項目】河南省科技廳科技攻關項目(142102210509)。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course and for improving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method is explored which is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 and cultivate talents to adapt to the social demand.
【Key words】Hydraulic Transmission;Interest in learning; Training;Teaching effect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237-01
液壓傳動技術較其他類型的傳動及控制方式有獨特的優點,是機械專業一門重要的課程,在現代化生產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該課程在具有極強的理論性的同時還需要很到位的實踐活動。針對液壓傳動技術的特點以及適應新的社會發展高度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地分析該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該門課程探索與改革的可行性方案,致力于培養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動手操作能力的人才。
1.“液壓傳動技術”課程的特點
該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圍繞流體力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各種液壓元件的結構特點、工作原理,以及基本液壓回路等展開,與機械、流體、電氣控制等多個先修學科的知識交叉性較強,所要學習的液壓元件包括液壓動力元件、執行元件、控制元件、輔助元件等多種液壓元件,產品結構多樣,功能各異,涉及到的基本回路有壓力控制回路、方向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等,實踐性較強。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極高教學質量,需要從教學方面的改革入手,努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使學生真正學有所得,學以致用。
2.豐富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活動
2.1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液壓傳動概述部分是學生接觸這門課的入門部分,通過舉例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打開學生探索該課程的熱情,因此教學設計以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入手,例如,在講授液壓傳動工作原理及組成時,以液壓千斤頂和磨床工作臺為例進行講授,學生對此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先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觀察液壓千金頂和磨床的運動過程,之后引導他們認識相關液壓元件,了解系統的組成以及工作控制原理,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對該課程所講內容有所了解。
在液壓傳動基礎部分,流體力學部分的講授更需要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將學生已有的基本知識作為平臺,例如講授伯努利方程過程中,針對生活中見到的一些現象,比如將乒乓球放于漏斗中,從下方吹氣,乒乓球能否被吹走等,讓學生操作之后,然后思考其原因,之后給大家講解,這種方法既活躍了氛圍又能幫助學生加深記憶理解。
在學習動力元件和控制元件部分,充分利用多媒體授課的優勢,通過播放動畫,使學生形象的認識液壓元件的結構組成,進而講解工作原理,之后,讓學生及時去實驗室拆裝液壓泵,液壓閥等元件,讓學生對這些元件的認識更加透徹。另外,對于壓力控制閥,雖然工作原理都是閥芯依靠端面上的液壓作用力和彈簧的彈力相平衡來實現啟閉的,但結構的差異使他們的功能和適用場合需要區分,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部分知識,我們主要從基本構造、圖形符號、功能特點及應用、進出油口狀態及其壓力值、泄漏形式等對它們進行比較分析。通過師生互動,使學生輕松牢固地掌握壓力控制閥部分的知識。
2.2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優化課堂活動,改革考核模式
由于本課程學時安排較少(理論課時42個實驗課時8個),知識相對較為抽象,課堂講授要求精簡,而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達到高效率的教學效果,需要避免滿堂灌的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比如教師通過設置問題以疑引思,通過逐步深入,層層誘導學生使其思維拓展,吸引其注意力,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在質疑、釋疑的過程中獲得新知識,并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者可以讓學生上講臺展現自我風采,利用其好勝心和表現欲,通過設置競爭環節,為達到理想的效果,他們在課下會預先有較多的準備,通過主動學習,能夠及時發現問題,通過查閱資料與討論,加深對教材的理解,通過課堂互動,構建和諧的學習氛圍,進一步鞏固提高自己的認識。
在考核方面,應打破純粹的開卷或閉卷考試的模式,學習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有一定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檢驗和督促學生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可以嘗試諸如課程設計,臨場發揮等較為靈活的方法。
2.3注重實踐,使學生能夠達到簡單的學以致用的目的
針對應用型高校,豐富的實踐性教學的開展必然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積極開展第二課堂,考慮學生學以致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創新設計大賽,將液壓傳動技術與其他學科融合運用。在實驗方面,讓學生充分利用液壓試驗臺,自己設計能實現不同功能的液壓回路,如多缸順序動作回路,同步動作回路,不局限于教材內容,液壓缸能否準備按順序動作,是否嚴格同步等,在實驗過程及教師的指導下理解對控制閥的調定壓力要求,以及在比較中選取最優方案。
開展工業實訓是培養技術型人才的一個重要手段,工業實訓是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拓展,課堂理論學習的再深造,可以突出技能培養,對于學生提高動腦,動手和實踐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液壓傳動技術教學改革中應給與足夠的重視。
工業實訓根據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進行分組,指導教師邊講解學生邊動手操作。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將其提到液壓傳動技術教學常規教學任務的高度,要做好教學組織安排以及實訓內容的選擇與規劃,加強校企合作,聘請具備較高水準的專業工作人員與學生溝通交流,向學生傳授一線的實踐經驗和工作感受。此項工作的展開任重道遠,需要增加教改投入,并且不斷的落實改進,另外,還應該安排學生及時寫實訓學習心得體會,以加深認識。
3.結語
液壓傳動教學的改革旨在根據當代學生的特點,改革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使培養的人才能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新內容,在過硬的專業素質基礎上培養具有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的人,我們應該把其當作一項重要內容緊抓不放,通過不斷地探索與實踐,逐步找到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周亞軍. 液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及成效分析——以黃河科技學院為例[J]. 價值工程,河北:2013,3
作者簡介:
李路可(1987—),河南平頂山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液壓,機械設計等機械類基礎教學以及液動控制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