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博偉
摘 要:音樂被譽為沒有語言界限、沒有國別界限的藝術,音樂是藝術范疇,對學生的藝術品味提升和藝術鑒賞能力提高都具有很大的作用,教師通過各種形式的聆聽,實現鑒賞的效果。
關鍵詞:鑒賞能力;教學模式;教學效果;音樂藝術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及第二輪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中音樂作為高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格外的關注。音樂屬于藝術范疇,對學生的藝術品味提升和藝術鑒賞能力提高都具有很大的作用,高中音樂教材中也有作品欣賞的板塊,所以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是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怎樣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呢?
一、正確認識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意義
音樂被譽為沒有語言界限、沒有國別界限的藝術,音樂的語言是相通的。學生會欣賞音樂作品,可以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從而更好地理解創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要素。音樂和文學在情感的宣泄方面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要發泄自己的情感,或喜或悲,通過不同音符、音節的組合,加上配器,將創作者心中的情感表現出來。這就需要聽眾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那樣才能更好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創作初衷。也能升華自己的藝術情操,提升自己的藝術鑒賞能力,提升自己的氣質。
二、優化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決定教學效果,這被廣大教師所認可。針對目前高中音樂教學模式單一的具體現象,我們應該積極探索適應自身教學實際的教學模式。首先可以通過引進多種新的教學模式來輔助高中音樂課堂的教學,具體來說有以下幾種教學模式。一是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因為它采用了多種模式融合的科技手段,不僅能滿足教學者廣泛的教學構思和愿望,同時也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感官效果,極大地豐富了教學的素材和資源,提升了教學的效果。二是可以采用小組學習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互相探討的形式、切磋的探究精神,通過合作交流來獲得高中音樂教學效果的提高。三是建構民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開始學習。學生心態放松,對音樂的欣賞和鑒賞能力自然會提高。四是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接觸音樂作品的機會,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都是可以提高學生鑒賞能力的模范。
音樂鑒賞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去摸索和總結,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而且在這種探索中,逐漸提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通過各種形式的聆聽,實現鑒賞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宋光.音樂教育理學概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13.
[2]曹理.音樂學科教育學[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