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剛強
摘 要:職高生普遍存在求知欲較低,學習動機缺乏,內在動力不足,不太相信學習還能變好,不太相信老師會用欣賞眼光看待他們等不求上進的混日子現象,原因在于缺乏學習動機。通過賞識的方法,正確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投入學習中去,成人又成才。
關鍵詞:賞識;激勵;微笑;活動
職高學生進入職高后,學習負擔相對減輕,但他們的心理負擔并未因此放松下來。原因是,選擇職高往往不是自己的本意,實屬不得已而為之,因而他們幾乎沒有“從頭再來”的振作,無法進入追求成功的狀態。他們中的多數人只是換了一個新地方重復過去不被賞識的舊日子。求知欲望低,學習動機缺乏,內在動力不足。
一、賞識對職高生的重要性
教育者怎樣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的命運。賞識教育應該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讓孩子在“我能行”的態度中覺醒,以助其走向成功。我們要好好賞識自己周圍的學生,應通過有效教育活動,使我們的學生,變“不相信自己”為“相信自己”,讓他們幡然醒悟,恢復自尊,進而充滿自信地去迎接人生道路的一個個挑戰。
二、賞識學生的多種激勵方法
1.用“微笑”營造賞識學生的環境
教師的微笑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和快樂感。同時,也使學生找到了學習生活的快樂感。教師的微笑使學生體會到師愛的溫馨,感受到做人的尊嚴,享受到成功和信任的快樂,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以飽滿的情緒和最佳的狀態投入到學習生活之中。
2.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落實賞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同時,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職高生,在初中階段被否定的方面也太多了,被賞識的方面顯得太少了,失落方面也就太多。進入職高后,就需要大面積的彌補,這就決定了我們教師在課堂上應使用賞識性的語言。
職高學生求學的主要目的不是升學,而是就業,因此,職高教師既要培養其競爭上崗的能力,又要鍛煉轉換崗位的潛能,做合格職高人,成社會棟梁才。老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機會,在活動中獲得自信,增強自我效能感,或者在多方面展示自己的才能。總之,教師要深入鉆研教育學、心理學理論,靈活運用動機理論和激勵理論,充分把握職高學生的真實需要,正確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