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衛平
從2008年開始,省教育廳決定普通高校對口單招考試各專業增加技能考試,總分1000分,其中技能為300分,各職業學校也因此對單招技能考試非常重視。這就要求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專業技能課的教學實效。有效的實訓教學是培養學生練好技能的重要前提,但當前中職學校電子電工專業的實訓教學仍然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并找出解決辦法。筆者在時間不長的中職技能教學中,對中職學校電子專業實訓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認真的思考。
一、根據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訓課程掌握的程度不同,在實際技能教學中把整個教學目標分階段實施
通過分階段的學習,學生既明確了各階段的目標,又分解了實習難度,既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又能有的放矢,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技能課堂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不能在訓練環節上嚴格管理和要求,不能根據學生的情況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學生就會無從下手,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學的念頭。
二、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模式,強化理論知識,提高技能水平
傳統的電工技能訓練一般是安排在理論教學之后進行,技能教學和理論知識相互脫節,學生難以理解所學的理論基礎,知識得不到及時鞏固,教學效果不顯著,甚至上技能課時根本就想不起來自己還學過這部分內容。為此,筆者采用理論和技能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如,在講授“低壓電器”時,可以將課堂教學搬到實驗室。雖然斷路器、交流接觸器、熱繼電器等都是電工行業中最普通的常用器件,但對于沒有見過這些器件的學生來說,課堂上的理論教學只是紙上談兵,學生很難想象真正的器件是什么樣子,更不用說如何使用了。因此,如果在講授交流接觸器的結構和作用時,教師先拆卸各部件并按其所起的作用進行講解,讓學生認真觀察,然后將接觸器發給學生,要求學生按教師所示范的順序拆卸,對拆卸下來的每個部件進行整理,了解故障處理方法,然后按逆序方向組裝回原形,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就能使學生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較快地認識各元件并掌握其結構和工作原理,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將驗證性實驗改為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通過驗證實驗,雖然能鞏固一定的理論知識,掌握一些操作技能,但學生不必過多地動腦筋,更談不上創新意識的培養。為了提高技能課的質量和培養創新型人才,教師可以對實驗內容做一些修改。除了要求學生做過去的一些驗證性實驗之外,還增加了一些設計性內容讓學生進行訓練。具體的要求是,學生在進實驗室做實驗之前,要根據老師的要求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把設計好的方案給實習老師檢查,確認沒有問題以后去進行實驗。然后,通過比較各位同學的實驗結果自己選出最優的設計方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需要檢查學生的電路設計是否合理,操作結果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這樣,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教師只起到引導的作用,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也加強了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四、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時,學生會情緒高昂、興趣倍增;在多次努力卻仍然失敗時,他們會產生畏難情緒,影響其學習的積極性。在電工技能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與梯度,以適應學生的智力發展。創設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如果能夠合理布置任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一定的成功,他們在獲得成功喜悅的同時自信心也會倍增。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