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影超
摘 要:漢語言文學是我國高等院校專業方向設置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它肩負著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可以說對漢語言文學專業課進行必要的改革是發展所需。對漢語教學專業課教學改革提出了幾點思考。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問題
漢語言文學專業重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但是當前我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現狀并不容樂觀,尤其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外國文學不斷侵入的時代,漢語言文學教育任務十分艱巨。因此對漢語言文學這個歷史悠久、積淀深厚的傳統專業教學進行改革顯然已勢在必行。我們要認清在新時代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不斷地改革完善教學策略,把漢語言文學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平臺。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材內容較為陳舊
目前來看,很多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的教材內容依然過于傳統,傳統的教材內容都相當刻板,枯燥無味,而且還要求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死記硬背,對于富有朝氣的大學生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進行實踐性學習。因此,這樣的教材內容勢必會引起學生的抵觸,又如何能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呢?
2.考試形式單一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新的教學方式雖然得到了大力推行。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來說,仍有很多高校的考試形式仍過于陳舊,大都沿襲傳統的對學生學習以及教師教學的直接考核,其考查重點在于學生對要點知識的掌握,更多的是考查學生死記硬背的能力,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可以說是沒有絲毫意義的。這種考查方式與當今教育是背道而馳的。
二、漢語言專業教學的改革
1.改革教學方式
從改革教學方式開始,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為出發點,豐富學生自主學習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漢語言文學的內涵和精神,讓學生可以更深層次地去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教學還要與時代接軌,積極地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讓漢語言文學的魅力得以更好地展現,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此外,還應豐富考試形式,促使學生主動去探究,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
2.改革教材
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實用型人才,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材的改革自然也應順應時代的發展,以必要的理論知識為核心,在教材中更多地融入一些實踐性強的內容,提高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研究能力以及實踐能力。
總之,改革是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質量的關鍵。作為教師應不斷研究,尋找好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