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鋼琴教育屬于藝術教育,人文教育是人性品位的教育,二者間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在相互區別中盡顯其獨特的價值,在相互聯系中可以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作為鋼琴藝術的傳授者——鋼琴教師不能僅僅局限于鋼琴藝術的修研和傳授中,還應加強自己的人文修養,并同時對學生施以人文素養的熏陶,將鋼琴教育和人文教育聯系起來,以人文教育促進鋼琴教育則會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鋼琴教育;人文教育;藝術教育;人性教育;相互促進
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伴相生的,在我國的物質文明進入到于上個世紀相比已經彰顯長足發展,我國大眾已經分享到物質文明的紅利,生活水平日漸提升的當下,物質文明加速了精神文明的發展速度,精神文明也反作用于物質文明更高水平的實現。在精神文明蓬勃高漲的態勢下,藝術的繁榮和發展有了更廣袤的園地和更豐潤的土壤,各種藝術形式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鋼琴作為一種西方的藝術形式,在我國經過百年的發展后也顯示出勃勃生機,鋼琴教育已經逐漸由貴族藝術向平民化發展。然而,經濟的發展也帶來了很多負面的影響,鋼琴教育也受其影響出現了急功近利的問題,在教育上存在過分重視技術,忽視人文教育,淺薄鋼琴藝術的造詣,速成于鋼琴藝術的問題。
其實,鋼琴教育屬于藝術教育,人文教育是人性品位的教育,二者間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在相互區別中盡顯其獨特的價值,在相互聯系中可以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作為鋼琴藝術的傳授者-鋼琴教師不能僅僅局限于鋼琴藝術的修研和傳授中,還應加強自己的人文修養,并同時對學生施以人文素養的熏陶,將鋼琴教育和人文教育聯系起來,以人文教育促進鋼琴教育則會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充分認識鋼琴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關系
(一)人文內涵是鋼琴藝術的生命力
鋼琴藝術作為藝術的一種,其本質是通過音樂符號來展現情感和社會生活。鋼琴所表現的流水、蟲鳴、波濤等等現象是社會生活中或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現象,只是通過聲音來表達和展現,如同畫家用線條和色彩來描繪社會生活和自然景觀一樣。除此之外,鋼琴通過音樂的變化和組合能夠表現人的情感,歡快、悲傷、憂愁、喜悅的情感通過音樂進行表達和展現。而這些內容,構成的人文內涵賦予了鋼琴藝術的生命,使鋼琴所表現的音樂更加具有藝術價值。
(二)鋼琴藝術的魅力通過人文情感來體現
鋼琴演奏者通過鋼琴演奏來表現音樂作品的內在的人文情感,觀眾通過對于音樂的欣賞來體會音樂中蘊含的人文情感。音樂是演奏者和觀眾溝通的媒介,而情人文情感才是演奏者和觀眾溝通的重要內容要素。在鋼琴教育中,只有通過提升演奏者的人文情感的鑒賞力,才能使演奏者更好的理解音樂作品本身所蘊含的情感,才能更好的通過鋼琴來展現內心的情感,和觀眾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動,通過人文情感的表達實現與觀眾共鳴。
(三)鋼琴藝術民族化過程是鋼琴人文民族化的過程
鋼琴藝術的民族化關乎到鋼琴在中國的未來的發展。民族化是藝術形式發展的必經階段。鋼琴的民族化就是在創作上要融合中國元素,最終創作出優秀的中國民族化的音樂作品,而鋼琴民族化的實現只有通過融入中國本民族的文化和鋼琴創作的融合。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途徑,是在鋼琴教育過程中,提高鋼琴演奏者和創作者的人文素養和審美傾向才能為真正實現鋼琴民族化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不可否認,現代我國的鋼琴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聯系不足。首先,在教學上,學習者的學習目的具有極強的功利性,很多學習者學習鋼琴并不是為了學習“藝術而藝術”,而是為了“生活而藝術”,很多學習者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過級、比賽、獲獎…,通過鋼琴的技能獲得金錢和各種利益,在這種學習目的驅使下,造成了只追求技術的學習,過分的追求技術的華麗和嫻熟,忽略了鋼琴的人文內涵。其次,鋼琴的認識上,只注重鋼琴的音樂本身,忽視了鋼琴音樂的人文本質。無論是鋼琴的演奏還是創作缺失了人文內涵也就失去了音樂的靈魂,沒有人文內涵的音樂,也就失去了其藝術價值。
二、在鋼琴藝術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兩點策略
一要把鋼琴藝術的演奏技能教育同做人的人文教育結合起來。“人文精神”是一個歷史發展中的動態概念,從古代到當代,人文精神的歷史內涵不斷豐富擴大,依次包含了以人為本、個人的自由與尊嚴、人的精神文化品格和價值觀、道德感等層面。與之相應,人文教育的內容就包含了主體性教育、民主和個性教育、人格教育以及傳統文化教育和價值觀、人生觀及道德觀教育。人文精神從本質上包括道德精神、哲學精神和宇宙精神。人文教育的實質就是這三個層面的精神教育。將鋼琴藝術教育育人文教育結合起來,所要遵循的思想是不能就鋼琴教育施以鋼琴教育,要通過人文教育讓學生的人性具有高品位,一人性的高品位來感受鋼琴音樂的真諦,來駕馭鋼琴藝術所要表露的情感。我國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在教育傅聰時,要求傅聰第一要成為一個人,第二成為藝術家,第三成為音樂家,第四才是鋼琴家。傅雷把人文知識的學習和人道主義精神的培養看作是成就藝術家的最關鍵要素,把做人的教育看得比鋼琴本身的教育要重要的多。傅雷的這些鋼琴教育思想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二要把鋼琴的技術知識教育同藝術教育結合起來。藝術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藝術教育主要是審美教育,即培養藝術審美能力、表達能力,提高藝術修養,啟發藝術靈感,提升藝術境界的教育。鋼琴教育不單純是技能教育,更應該是審美教育。技能教育只能把人培養成為“匠人”,而不是藝術家。
三要加強人文知識的學習和修養。鋼琴教育不僅僅是技術或知識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識的教育。無論是鋼琴作品的創作者還是演奏者,人文知識的背景是十分重要的。讓學生了解建筑藝術、繪畫藝術、詩詞歌賦、文學等基本知識,以激發學生的音樂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楊林嵐,黃亞萍.鋼琴教育的人文內涵——從素質教育看鋼琴學習的重要性[J].大眾文藝,2011,22:253.
[2]李毅.試探人文素養、樂感與演奏技巧對鋼琴演奏的影響[J].藝術科技,2013,01:67.
[3]楊春霞.論鋼琴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措施及其影響[J].學理論,2013,05:200-201.
作者簡介:
宋成貴(1969-)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大學本科,文學碩士,北華大學師范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