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重要的課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就必須提高自己的教學綜合素質。同時,我們的語文教師要改革自己的教學方法,靈活施教,以多種形式施教。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素質資源;改革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122-01
《語文新課程標準》是指導小學語文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方向、路標。語文新課標特別強調:在語文的教學中要特別重視語文的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是我們學習美國教育所移植的一種學習方式,由于國情和社會制度不同,學習起來難免會產生諸多問題。這些問題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反復論證,逐步解決。結合我們的實際:我就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問題作一些探索,并作一點淺見。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教師
既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開展綜合性的學習,那么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師就必須具有綜合性的素質。綜合素質無論指在小學語文方面的“聽、說、讀、寫”都要有一套完整的理論與實踐知識。并且在教學方法上有一套辦法與經驗。既自己懂行,而且能夠指導學生學習。教師應起到積極組織和指導的作用,只有這樣,學生綜合性的學習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而目前學校里的教師,多是單科制,教語文的就懂得語文專科知識,對于其它的數、理、化、圖、音、樂等知識了解得不多,致于其它學科的專項技能掌握更少。現在,一些發達城市,例如:深圳,對教師的學歷要求甚高,小學教師要求本科化,中學教師要求研究生。因此,高學歷帶來一些好處的同時,也給綜合性學習帶來不理想。眾所周知,本科以上的教育基本是專才教育,它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均是熟悉其某一專業的人才,而不是知曉各專業的通才。而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學科為依托,以某種程度的學科的學習作為基本條件,強調學科之間的聯系。因此,知識必然是綜合的。如:辦“手抄小報”。該項學習活動涉及的知識面很廣,要指導學生完成此項任務,教師就必須從聽、說、編、寫、畫、評等這幾項綜合知識人手,教師就必須具備這幾項的知識才能,這不僅僅要求教師應有的語文素質,還要求教師應具備一定的美術素養。因此,筆者認為,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主管部門或教育行政部門應認真考慮、妥善安排時間,有組織地、有計劃地讓教師除了加強本專業的不斷進修外,同時還應該努力學習其它專業的知識,掌握好教學的技巧技能,這樣在小學語丈的綜合性的學習之中,教學質量才會提高。
二、語文教學要努力開放社會的文化資源
語文的知識來源于現實,又服務于現實的社會。語文知識是人生體驗的總結。語文知識往往和社會生活,緊密的聯系著。綜合性學習如果只是圍繞著課本轉,那么就會使充滿智慧的學習方法缺乏靈性。開展綜合性的學習,我們應該努力開放社會文化資源。比如實現課內外教學聯系,密切社會圖書、報刊與學生的聯系。在小語的綜合性學習中,教師可以教方法,引導組織學生深入社會采訪、調查,將語文知識運用實踐,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
三、在綜合性學習中,改革現行的考試方法
在綜合性的學習中,我們應該改革現行的考試方法。
特別應該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發揮好學生學習語義的主體積極性,經常鼓勵開展教學評價。而在現實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經常對學生進行評價,學校或上級主管行政也不斷對學生進行評估,進行考核,而最主要的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書面測驗。書面的測驗,有時具有科學性,而有時也有片面性。因此,在綜合性的學習中,我們應該改革現行的考試方法。
因此,筆者認為對現行的考核辦法要進行改革,應盡量做到揚長避短,應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上考慮,既要從理論上、知識上考核,也要從所掌握的智能、技能上考慮。
總之,小語教學是一種理論與實踐很強的教學。事在人為,事在勇于探索與實踐。當然,我們要依據小學生的認知、心理,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去探索與實踐。在教學之中,這里我作為教育者還需要作一點點補充與說明: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教學要依據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知識,開展抓好興趣效應,鼓勵相應的教學與運用。在語文教學中,注意興趣激發,對我們的青少年學生而言,再好的教學都不如誘發興趣的教學。正如魏書生老師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某種意義上說,學習興趣就是一種學習的動力。學生有了興趣,動力才會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這里,就小學語文綜合學習的問題我作一點補充:1、我們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自己的綜合素質的提高。“要給別人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2、語文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比如“聽、說、讀、寫”的訓練,主要是靠實踐,讓學生多實踐,“聽、說、讀、寫”能力才會有效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