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 要:“精講”就是在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教師用精練的語言,較少的時間,將教材主要內容的概念、結構和用法向學生講清楚?!岸嗑殹本褪窃诮處煹闹笇?,利用課堂允許的時間,精心設計一些針對性較強的習題,通過大量的操練,引導學生在解答這些習題的過程中,把語法規則,重點句型熟練地運用到語言實踐中去,從而掌握所學的知識。本文闡述“精講多練”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的心得。
關鍵詞:精講多練;精教;備課;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302-02
傳統教學也稱為“填鴨式教學”,是通過教師細致講解,學生被動聽的一種學習方法,主要表現為教師滿堂灌。有的老師覺得,講的次數越多,記憶就越牢固,其實不然,多練習只會使他們產生乏味感。如若熟練地運用“精講多練”,就往往能避開這些傳統教學所產生的問題。
一、“精講多練”理論闡析
“精講”就是在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教師用精練的語言,較少的時間,將教材主要內容的概念、結構和用法向學生講清楚?!岸嗑殹本褪窃诮處煹闹笇拢谜n堂允許的時間,精心設計一些針對性較強的習題,通過大量的操練,引導學生在解答這些習題的過程中,把語法規則,重點句型熟練地運用到語言實踐中去,從而掌握所學的知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否能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對學習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教師通過吸引學生的話題引入課文,通過簡練的語言提出問題,通過恰當的語言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就能使學生較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實現教學的目的。精講不僅不是少講,而是細致地講,但又不是灌。教師只有講出問題的所在才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引導學生的活動;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講解得有情節,使學生聽得入神,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
夸美紐斯說:“尋求并找出一種教學方法使教師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我們“少教”的主旨就是為了學生的“多學”乃至“不教”。 “多練多學”是學的規范,“精講少教”是教的規范,以便走出課堂教學 “教師多教、學生少學”的困境,把“精講多練”作為衡量高效課堂的標準。
二、“精講多練”在實踐中的運用
1、精心備課
為了提高“精講”的質量,需要細致的備課,需要查閱并研讀多種參考資料。在此基礎上還需要考慮學生已有的基礎,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精選授課內容,確定難點和重點。
如:講解Module 4 Unit 3時,老師將課文中的一句話改編成高考中的語法填空題型:
His acting is so (convince) that it makes you (convince) that it is one of the best meals he has ever tasted.
這句話出現了兩個空格,答案是“convince”的兩種不同形式,由于對比強烈,學生能明確地感知,答題時就會加以注意。這個知識點又是一個難點,即使在學生有意識的注意下,仍然有可能答錯,所以在課堂及時的講評中,學生就會帶著自己的疑惑,認真聽老師的講解。
老師講解清楚,條理清晰,有講有練,學生學起來將較輕松,從而喜歡學;相反,講課照本宣科,沒有重點難點或是滿堂灌,那一節課上完,學生會覺得都是講了很多,但什么也記不住。所以教師上課之前,不僅要備教材、備教學目標,還是要備學生、備課堂;將學生看成是教學的參與者和課堂教學的主要因素,將課堂的教學過程當成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歷程;要認真預設課堂教學目標,過程,活動,還要留有空間,鼓勵學生創造性地應用知識,激活生成性資源。
2、精準講解
精講應該講的全面、細致,把知識點的各個方面講透、講熟。對于一個新知識,由于知識的儲備量和思維成長的差異,并不是所有學生能立刻準確地掌握。這時,只有通過細致的全面的講解,才不會引起知識上的混亂。
如:rather than課文的注解是“不是,而不是”。
學生遇到的題目是:
He is lazy _______ _______ stupid. (與其說他笨不如說他懶惰。)
學生無法立刻聯系到rather than這個詞組,需要老師引導。
首先,給他們舉個恰當的例子:
This coat is comfortable rather than beautiful.
在這個例子中,instead of 就靈活的翻譯成了“與其…不如”。這樣學生就可以跳出課文給的注解,理解它的深層意思。
此外,還需要老師給學生細致講解rather than的用法,做具體分析,這樣學生就能真正掌握。
我們應該認識到,并不是表面上“講”的成分減少,“練”的成分增多就是精講多練。練習環節如果處理不當,讓學生機械地練習,難以調動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如果教師的指點和示范過多也會違反精講多練精神,而成了講得多練得少的課。反之,講解如果處理得當,在講解時能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引導他們自覺地參與活動,則可以做到精講多練。
3、隨堂練習
講解之后的“練”是根據不同的知識類型,不同的學生基礎,因不同的教學階段,在精講指導下為了求得切實教學效果的一種方法。在教學中,有些學生上課都聽得懂,但作業無從下手;還有些學生覺得這題是自己會的,卻不能拿到分數。根本原因就是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只停留在表面,當考試的形式稍有變化,就難以靈活運用了。
如:Pop music makes him _______ (feel) easy.
Dont keep your mother________. (wait)
學生總會對make和keep的用法表示很混亂,嘴里背著:make sb do,但是總會在第一題中用上feels。嘴里背著keep sb doing 也總會在第二題中用to wait。通過以上兩道練習,可以再次讓學生強化知識點,讓學生更加精準的記住知識點。
準確的多練如同“精講”一樣,也要保證質量。教師需要翻閱大量的練習,各個時期的卷子,找出最有代表性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的領會知識點,明白考點,找出重點,并形成深刻的印象。并且注意學生的整體性,由易到難的方法,多層次的進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自己學到了知識,會做了題目,更有信心地學英語。
4、課后練習
課后作業的內容要兼顧教材以內的和教材以外的內容,難度有深淺,學生可以通過上網或查閱相關知識來完成作業。這樣既鞏固了教學內容,也可以很好地豐富課外知識,促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學生在課后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有時會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卻常常因為無人可問,最后不了了之。若在課堂上精選練習,學生在同學的相互討論中,在老師有意識的指導下,完成對知識的鞏固,在獨立做作業之前,形成了一定的實踐基礎,我相信回去的作業學生做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這樣,課后的作業不僅能起到了鞏固的作用,還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精講與多練是教與學的結合。教師主要是通過自己的講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學生主要是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之下通過自己的練,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精講與多練,能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得愉快,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課堂在教師和學生的積極參與和配合中順利的完成,不僅減輕了學生課后的負擔,讓學生在課后輕裝上陣,那么教學質量一定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