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桂蘭
摘 要:《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和勇于研究、創新的科學精神,已成為我國基礎教育必須擔負的重大責任?!币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既是教育大綱的要求,又是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適當根據教材中蘊藏著的豐富創新資源,挖掘教材中的創新因素來設計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思維;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313-01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是根據學科性質、語言特點、憑借教材和其他教學媒體,在小學生學習獲得語言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創新欲望,開掘學生創新潛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的教學實踐活動。那么小學語文又將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本人認為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進行。
一、教師應該轉變觀念,營造創新氛圍
教師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關鍵,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自己首先應該有創新意識。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建立一種新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創新思維得以全面發展的基礎。教師要樹立“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意識,要敢想敢做,要有能為人先的膽識和勇氣,敢于標新立異,隨機應變的進行創造性教育。學生只有在教師的強烈創新意識的鼓勵下,才可能產生強烈創新的動機,釋放創新激情,發揮創造性思維。如在教《狐假虎威》時,傳統的做法是讓學生得出“狐貍很狡猾,仰仗別人的勢力嚇唬人,進行欺騙,我們不要像狐貍那樣,要做一個誠實的人”的喻意就行了,而現在新的理論應同中求異,激發同學談出新的看法。老師說:“你們看過狐貍的卡通片嗎,想想那里對狐貍怎么看的?”學生立刻活躍起來,紛紛說:“那里說狐貍很聰明?!薄斑@篇寓言把狐貍說成很狡猾我覺得不公平,其實狐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想出這么個巧妙的辦法,既沒傷害別人又保護了自己,不是很聰明嗎?它這個機靈勁還真值得我們學習呢?”同樣的一篇課文、同樣的一個事物,能夠談出不同的看法,得出不同的結論,無疑培養了思維的獨創力。
二、激發興趣,提起探索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對學習有濃厚興趣,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優化課堂教學的關鍵。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的直觀性、趣味性和實用性,運用生動的語言和現代教育技術,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愿望。教學方法要盡可能做到生動活潑。如執教《自選商場》一文時,教師一開始就設懸念“我們今天要去一個地方尋寶,你想知道是什么地方嗎?”以此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引出“自選商場”的主題。在認識自選商場的基礎上,告知學生要完成這次尋寶任務須通過智慧的頭腦、善于發現的眼睛和勤勞的雙手這三件寶,突破層層關卡,才能闖關成功。教師用課件和語言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懸念與生動有趣的情境中。這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激起其強烈的求知欲望。識字過程充滿了情趣和挑戰,學生的識字方法也不一樣,具有鮮明的個性創造特點。尋寶成功,學生們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在濃厚的興趣中,他們學會了識字習文,順利達到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樂學、愛學,充分發揮他們的智力潛能,引發他們的創造欲望,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
三、引導大膽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語文教材大部份是文學作品,語言藝術塑造的藝術形象,必須通過讀者的想象來進行二次創造來實現藝術審美,所以語文課最適于發展學生的想象力,以此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只有敢想才能創造,在創造中充分發揮想象;想象與創造相輔相成,齊頭并進。很多課文在行文中跳躍大,用省略號留下空白給人充分的想象空間,此時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去填補。教師應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發揮合理想象;許多課文的故事結尾語意未盡,給人們留下了廣泛的想象空間,這正是培養學生創新想象,引導學生多種角度合理想象的好時機。如:教學《掩耳盜鈴》這篇寓言故事,故事結尾“沒想到剛碰到鈴鐺,他就被人發覺了”,就可引導學生充分想象他被抓住后的情景:(1)經過教育→認真改正;(2)死不悔改→吃了大虧。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在想象中領悟寓言之意。想象與創造就像一對孿生姐妹,只有無拘無束地放飛想象,才能有所創造、有所創新。
四、幫助學生養成習慣,培養創新思維
良好的習慣使人受益終生。習慣是逐漸養成的并且不易改變的行為。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在這一時期幫助學生養成創新思維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這有益于學生主動地以創新思維來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想要養成創新思維的習慣,必然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強化學生的創新行為,使學生在潛意識中接受并形成固定的行為規范。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要不斷地激勵學生開展想象力,運用求異思維和逆向思維,采用創新的方式方法來解決問題,增強創新能力,培養出創新型人才。在識字、閱讀、作文等各個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多種創新型的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營造創新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形成創新的習慣,具備創新的能力,這都有益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也有利于為國家培養創新人才。
總而言之,創新思維的培養,需要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改變觀念,發揮學科優勢,盡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實踐,注重創新精神的教育,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跨世紀人才奠定基礎。只要教師在小語文教學中,有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意識,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學生的創新思維一定會激活,創新能力一定會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青苗 小學語文思維教育的思考 《教育教學論壇》 2012年 022期
[2]單紅娟 小學語文思維訓練的原則 《新課程(小學版)》 2009年 0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