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宇霞
摘 要:小學漢語拼音部分編排了情境圖、短語、兒歌,教材采用的多種方法體現出語文學科
的綜合性和整體性,在教學中,務必將學習拼音與教材中多個知識點互相滲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以學生為本,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力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關鍵詞:漢語拼音;興趣;教學手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318-01
漢語拼音是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漢語拼音學得如何,對于以后學習語文知識有著直接的影響,然而漢語拼音學起來枯燥乏味,教學難度也是眾所周知的,拼音只是一些符號和規則,沒有實際意義。傳統的拼音教學死記硬讀,學生毫無興趣可言。常常是教師領讀得口干舌燥,效果卻并不明顯,讓一些七歲左右的學生用幾十天的時間來死記這些抽象的符號、呆板的規則還要正確書寫,你可以想象那是一件多么枯燥無味的事。還有孩子們的學前基礎參差不齊,客觀上給一年級的拼音教學造成了一定影響。結合新教材的特點以及十余年的語文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對漢語拼音教學一些體會。
一、遵循孩子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提高學習興趣
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均在六七歲,從兒童心理發展特點來看,初入學的孩子在知覺、記憶方面還帶有很大的直覺性、形象性,抽象思維較弱。兒童的注意力,容易被新穎的刺激所吸引。處于這一時期的兒童理解能力差,記憶全靠死記硬背,他們擅長于記憶形象、具體的東西。另外,一年級新生的記憶效果與他們的情緒有著極大的關系,即在高興時記憶效果要好些,反之就差些。依據一年級新生這樣的認知特點,我在拼音教學中重點開發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以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營造活躍歡樂的課堂氣氛的。
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每次學拼音時間10分鐘左右,不宜太長,學生尚未厭倦,教學效果還要好些。書寫拼音是漢語拼音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課堂中進一步鞏固字母和音節,必須進行實際的動手操作練習。初學寫拼音的學生,為鼓勵他們寫得正確,寫得規范,寫得漂亮,我在每節課中設立“今天我最棒”評比欄,學生學習的積
極性提高。每次拼音學習學生都是在無窮余味中結束,因此學生學習的興趣始終如一。加之拼音學習與認識漢字有機結合,要讓孩子們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愈加提高其學習興趣。
二、靈活巧妙地運用教學手法,讓孩子輕松學習漢語拼音
一年級新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借助外部刺激來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采取游戲、兒歌、活動等兒童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l、圖片。人教版實驗教材中的每一課都安排了色彩明麗、內容豐富、具有啟發性及思想深刻的圖畫,整合起來的情境圖有利于學習拼音,有利于培養觀察能力,有利于發展兒童的語言,有利于增強學習的興趣。把插圖作為切入點,因為兒童對于圖片的興趣更大,我們可以直觀上獲得比較多的信息,在教學中可引導學生觀察圖,孩子們都會從圖中找出與該字母相似的或相近的地方來,例如:在教聲母k時,先讓學生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生:圖上有小蝌蚪和水草)你們喜歡小蝌蚪嗎?(生:喜歡)這些可愛的小蝌蚪在那干什么?(生:小蝌蚪在水草邊玩)接著板書k讓學生看,這個字母像什么?(生:它像兩只小蝌蚪靠在水草邊玩)這樣結合看圖,啟發學生想象,不僅增加了兒童情趣,而且能幫助學生記憶字母的音和形。
另外,老師可以自己設置漂亮的圖片,例如花、草、水果等把學過的音節寫在圖片后面,讓學生念出對的發音,便可以獲得漂亮的圖片,運用這種方法,既可以激發學生興趣,還有利于對學過的音節的進行復習和把握。
2、兒歌。兒歌由于其瑯瑯上口、通俗易懂的特點而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一特點,例如,在學習單韻母“a,o,e”時,教師教讀兒歌:“圓圓臉蛋扎小辮,張大嘴巴aaa,太陽出來紅通通,公雞一叫ooo,清清池塘一只鵝,水中倒影eee”在反復吟誦中,學生既熟悉了“a,o,e”的發音,又記住了它們的形。大量的兒歌引入課堂,使兒歌成為提高漢語拼音教學效果的一條有效途徑。
3、故事。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最容易接受一些生動具體又有趣的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講一些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關的故事趣談,創造一個愉快而緊張的氛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如我在教整體認讀音節yi wu yu時,先講一個故事:有三個小寶寶iuü,他們一起出去玩,走著走著,它們卻迷路了,這時怎么辦呢,它們可著急了,瞧,大Y.大W兩位大哥哥看見了,大Y帶小i走,大W帶小u回家,小ü沒人領,傷心地哭了,大Y
趕快來帶小ü走,小ü眼淚擦干凈,笑瞇瞇地和大Y一起回家了。聽完了這個故事,我再讓孩子們當大Y、大W帶三個小寶寶,同時提醒他們小ü是笑瞇瞇的,眼淚擦干凈了。這樣把知識化為有趣的故事使學生對整體認讀音節yi wu yu接受快,理解深,記憶牢,還能使學生對跟大y后面去掉兩點引起注意。
4、游戲。教育家洛克說過:“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游戲似的?!庇螒蚩梢园阉魅粺o味的漢語拼音教學變成一件學生非常喜愛的事情,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快快樂樂地學,輕輕松松地記,深受學生歡迎。例如復習四中,有一道題是把動物與表示它們名字的音節用筆連起來,我創設了一個“把動物帶回家”的活動。讓部分學生戴上頭飾。另一部分學生手拿寫有音節的卡片,根據卡片上的音節,去尋
找這一種動物.找到了就把它送回“大森林”。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投入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但復習了有關的音節,而且滲透了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教育。此外,我還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設計了找朋友、摘蘋果、畫小紅花等游戲,讓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調動起自己的眼、耳、口、腦去完成游戲中的各種要求,不僅使他們學得主動,而且使他們在游戲活動中享受了學習的樂趣。
各位同仁,我們要轉變拼音課堂“一張嘴”的錯誤觀念。樹立正確的大語文觀,把學拼音和識字、閱讀、學說普通話緊密聯系起來,充分利用課本插圖、多媒體課件,簡筆畫,講故事學兒歌或語言、動作、表演等手段,訓練學生的聽、說、讀、想像與創新能力,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巧妙運用教學方法,讓學生輕輕松松地學習漢語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