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梅(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漯河462002)
?
藥理學模塊化雙語教學體系的構建
王雁梅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漯河462002)
摘要:在高職聯合辦學護理專業藥理學雙語教學過程中借鑒模塊化教學模式,構建雙語師資建設、雙語教材建設、雙語課程實施、雙語教學評價四大模塊,為培養國際化護理人才奠定扎實基礎。
關鍵詞:藥理學;模塊化教學;雙語教學
注:本文系2014年河南省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WJLX2014058)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國際間經濟文化往來日益頻繁,衛生人才流動全球化,這給我國醫療護理人員創造了更多邁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就業的機會。2001年教育部對高校雙語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很多本科院校及不少高職院校都先后開設了雙語教學課程。為順應形勢發展需要,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藥理教研室自2006年開始進行藥理學雙語教學探索,取得了一些進展。近年來,課程組在總結雙語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借鑒模塊化教學模式,在我校2013、2014級聯合辦學護理專科生中采用模塊化雙語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報告如下。
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即模塊式技能培訓,是于20世紀70年代初由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開發出來的以現場教學為主、以技能培訓為核心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是以崗位任務為依據確定模塊,以從事某種職業的實際崗位工作完成程序為主線,又稱為任務模塊[1]。我國對模塊化教學的研究和實踐早于項目化教學,大約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開始進行探索。近年來,該教學模式以其靈活性、針對性、現實性、經濟性特點,受到教育理論工作者及各類職業技術學校的關注。
部分高職聯合辦學護理畢業生未來將會從事涉外護理工作。藥理學是護理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主干核心課程,是醫學基礎課程與護理臨床課程之間的橋梁,該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直接為涉外護理工作的藥物治療服務[2]。同時,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護理文件數字化系統的應用,雙語護理病歷出現,護理人員英語應用能力將影響其潛力的發揮。根據新教學理念,護理教程中必須增設全球多元化護理內容,幫助護理人員更全面地了解和吸收全球多元文化,從而更好地為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病人提供優質服務,避免因文化差異而引發的沖突[3]。因此,開展藥理學雙語教學,既適應了護生實際工作崗位需要,又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
如何構建藥理學雙語教學體系?我們認為,雙語教學體系的建立不是零散、不成體系的,師資隊伍也不只由一兩名英語能力較好的教師組成。借鑒模塊化教學特點,應培養涉外護理人才必須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按需施教,學用一致,精簡不必要的知識,優化教學內容。藥理學雙語教學體系建設必須圍繞專業培養目標,形成專業化程度高、分工明確的模塊,各模塊之間又相互支撐,合理搭配。
2.1雙語師資建設模塊
目前教師隊伍中有出國留學人員、博士、碩士等外語層次較高的人群,讓其充分發揮龍頭作用,以點帶面,組成雙語教學骨干隊伍;同時為青年教師配備師傅,實施“傳、幫、帶”方案使其結對,形成優勢互補,堅持相互聽課和觀摩課制度,注重梯隊建設。
2.2雙語教材建設模塊
改編外文原版專業教材,將西方最新理論進展引入教材,確保教材內容新穎;同時按照國內教材編排方式進行歸納整理,并在每個章節中增加典型案例。根據學生不同層次引入國外原版教材,有助于快速向學生傳輸最新的理論進展、系統的國外文獻及最新的學科前沿動態。為了配合雙語教學,要加強教輔資料建設,收集大量與課程相關的外文案例和報告,自編課程的指導手冊、實驗手冊、案例匯編及習題集等作為教材補充。
2.3雙語課程實施模塊
(1)教學設計。對傳統教學內容進行整合、重組和拓展性開發,形成相對完整獨立的學習單元。針對某一學習目標中的一項或幾項子目標,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將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通過完成具體任務融合到教學過程中,同時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興趣愛好,確定適宜的任務情境。教學活動以學生活動為中心、以學習目標為背景來進行。
(2)學習小組。小組人數為4~6人,推選組長。教師對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一般采用互補方式,即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差的學生作搭配,既有利于差生的轉變,又有利于優生的靈活變通,達到教學相長;不同知識結構的學生相互搭配,可以取長補短、相互借鑒;不同認知方式的學生相互搭配,在各自發揮其優勢的情況下相互學習,相互強化認知風格。
(3)情境化教學活動。學習情境與護理臨床工作相結合,將概念性知識情境化,避免學用分離。提供盡量接近真實任務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了解知識背景、產生興趣、進行反思,生成對知識的領悟,從而獲得體驗。根據不同教學內容提供不同形式的任務情境,如英語場景錄像、英語案例、英語練習、角色扮演等[4]。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要展示其作品,進行討論、總結、評比,進一步強化教材內容。各組學生代表要依次對完成的任務發表見解,其他小組提問并發表自己的看法,由教師或小組負責人進行總結,最后由教師評價,評價包括學生知識掌握程度、運用知識解決新問題能力及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等,以激發學生進行下一輪學習的興趣。
(4)教學反思。反思性學習是發展學生主體性的有力措施,學生可以反思學習內容,也可以反思學習過程。為適應不同學習風格、不同智力水平學生需求,采用不同方法促使學生進行反思;可布置英語練習題、英語案例分析、英語專題討論、英語小論文等[5]。
2.4雙語教學評價模塊
教學質量考核評價包括教師、學生兩個方面。教師評價包括教學基礎文件建設和教學效果評價,其中教學基礎文件建設包括雙語課件、復習材料、外文讀物、習題冊等雙語教學材料的制作;教學效果評價包括專家、學生以及教師自身對教學效果的整體評價。學生評價方式多樣化,將教學過程中學生課堂內外的發言與互動、全英文論文書寫、案例分析、實習報告等列入評價內容,期末試卷采用中英文雙語命題。
目前,護理人才被國家列為四大緊缺人才之一,加快護理人才培養成為國家人才培養的優先發展戰略[6]。借鑒模塊化教學模式,我們構建了雙語師資建設、雙語教材建設、雙語課程實施、雙語教學評價四大模塊;課程實施模塊又分為教學設計、學習小組、情境化教學活動、教學反思4個環節,每個環節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實施有章可循、有條不紊。通過開展藥理學雙語教學,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并能夠用專業思維和英語思維雙角度理解專業、學習專業,為培養專業基礎扎實、語言能力出眾的國際化護理人才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南曉莉,安輝,王瑞東,等.遞進式模塊化的高校金融雙語教學體系建設[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12,14(6):659-663.
[2]王雁梅,任京力,毛訊.基于能力發展核心的高職課程建設與改革[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9):45-46.
[3]王林芳.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方式方法的探索與研究[J].陜西教育,2009,3(11):84-85.
[4]任京力,王雁梅,王瑞芳,等.基于能力發展為核心的高職《護用藥理學》課程說課[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2,11(12):1257-1259.
[5]劉世榮.基于體驗教學理論的會計雙語教學模式構建[J].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7(2):13-16.
[6]肖新麗,謝玉琳.高職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中華護理教育,2012,9(3):136-138.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9-0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