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秋爽
[摘 要] 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是提高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加強企業自身的管理與運營水平的關鍵,其目的在于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但是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重視程度不夠,尚未領略到內部控制對企業的重要性。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一定要做到與時俱進,在進行監督與服務時,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加快內部控制的進程,以此促進中小型企業的穩定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B
內部控制是指會計主體在經濟活動中建立的一種相互制約和崗位分離制度。是為實現經營管理目標、組織內部經營活動而建立的各職能部門之間對業務活動進行組織、制約、考核和調節的方法、程序和措施。
近些年,中小企業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不斷發展壯大,截至目前,據相關統計,全國在工商注冊的中小企業已超過4200萬家,比重占到全國企業總數的99%,在貢獻50%以上GDP的同時,中小企業還提供近80%的就業和半數以上的稅收,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1]。然而,當前我國中小企業也面臨著生命周期普遍較短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內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失效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我國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環境控制失敗
多數中小企業的管理者認為搞內部控制耗時耗力不說,還難以在短期內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因此忽視了內部控制對企業經營管理和長期發展的重要性與指導意義,導致內控制度缺失,執行流于形式。
許多內部控制人員沒有經過嚴格的篩選和培訓,大部分由財務等部門抽查而來,導致很多內控人員不具備專業的能力[2],沒有通過對應崗位的資格考試,這些人員在設計技術以及理念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欠缺。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對內控制度的執行有很大的影響,而此時人員不足以勝任所在崗位工作,內控制度不能有效實施,將會產生大量內耗,造成企業內控制度形同虛設,不能發揮好實際作用。
(二)風險評估體系不夠健全
當今的中小企業經營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風險,誰能夠及時發現經營過程中的風險因素,并且能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誰就能有效防范風險,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保障。然而,當前中小企業在風險評估方面仍存在較大缺陷,在風險評估方面還處于較為落后的階段,企業風險意識不足,缺乏有效的風險評估方法和健全的風險評估體系[3],不利于企業提升風險應對能力,難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各企業每年都設定了一定的經營目標。如產量、收入、利潤等目標,但還沒建立一整套風險評估的手段和方法,對公司的各類經濟業務可能面臨的風險,還沒有進行識別、評估和防范的制度體系。
不管是什么風險,企業都應該建立可辨認、分析和管理風險的機制,并確認高風險領域,以加強管理,但我國中小企業缺乏的就是這種機制,往往出現盲目擴張的現象。
(三)控制活動缺乏
控制活動是指企業管理部門為了保證既定目標得以順利實現而制定并執行的各項控制政策和程序。目前許多中小企業缺乏適當的企業內部控制活動,造成了大量的造假行為,致使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從而破壞了社會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轉。
職責劃分不明確,雖然很早就提出崗位分離制度,但仍有企業為節省開銷或圖方便,尚未實施,如出納領取銀行對賬單、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交易授權程序簡單化,一切大問題集中于領導做決定,領導授權;領導“一只筆”審批,缺乏完善內控制度和流程保障;記錄使用不規范,如會計回家做賬,未按規定查閱憑證,擅自改動等;獨立稽核缺失,中小企業迫于成本壓力,沒有專門設置專門機構或人員實施這一控制程序,從而降低了防范內部控制實效的能力。
(四)信息與溝通不順暢
在我國中小企業中存在這樣的現象:不論從縱向還是橫向,企業的信息溝通都十分不順暢,許多企業的信息被管理當局控制,而員工對此一無所知。還有的企業內部各部門各自為政,部門與部門之間缺乏流暢的信息溝通,造成員工對企業的信息了解微乎其微,往往只局限于各自所處的部門。一個良好的信息與溝通系統應能確保組織中每個人都能清楚的知道其所承擔的特定職務和應該承擔的責任,以及自己在企業中所扮演的角色,而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的員工對此并不是十分清楚,就像個機器人,一切以企業管理者們的要求為準,一切行動聽管理當局指揮,不問其行為是否合理合法。
(五)缺乏內部監督
企業內部控制是一個通過納入管理過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動實現的過程。要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切實執行,能夠隨時適應新情況且執行的效果良好,內部控制就需要被監督,所以單位負責人必須帶頭執行內部監督制度。目前,有些中小企業雖然有內部控制,但監督者往往忙于自己部門的工作無暇監督,或者怕得罪人令今后開展工作不順利,造成內部監督只流于形式,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既沒有檢查監督,又沒有相應的獎懲措施,內部控制制度成為墻上擺設和一紙空文。失去內部控制執行的效果。
二、解決內部控制問題提出的對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企業管理層應加強自身素質,明確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在自身自覺遵守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同時,將內部控制的理念傳遞給公司的各個部門和員工,提升員工專業及職業素養,要求每個人都承擔以自身工作崗位和工作內容為限的控制責任,為企業營造出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中小企業要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就必須建立起健全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避免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二為一,強調董事會在企業重大決策、風險控制等方面的作用,重視監事會的監督作用,以促進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同時,中小企業還應該不斷優化組織結構,科學設置機構部門,科學劃分部門職能,以權、責、利三方面對等結合為原則,確定各職能部門和崗位的責任與權限,以保障內部控制充分發揮其作用。endprint
(二)加強風險評估
當前,在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現代企業內部控制中,風險評估是重點也是主線,中小企業應加強對風險評估的建設與實施,以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的效果。一方面,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強化風險意識,重視風險評估;另一方面,中小企業應結合自身特點進行風險管理,可以建立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和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而對于規模小、組織結構簡單的中小企業,可以安排專人負責重大風險的監控與報告,或相應的職能部門中建立風險應對機制,以此提高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做到明確權限、統一權責,提高運營效率,最大程度的規避風險、化解風險。
(三)嚴格執行控制活動
控制活動是確保管理階層的指令得以執行的政策及程序??刂苹顒釉谄髽I內的各個階層和職能之間都會出現??刂苹顒影氊煼蛛x、實物控制、授權、和業績評價等相關的活動。具體來如下: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責,自動地相互檢查工作,從而達到相互牽制的目的;加強憑證與記錄控制,實施崗位分離,對所有憑證進行預先連續編號。編制妥當的憑證應及時送交會計部門,確保收入、結算款項等及時準確入賬。實物控制,為確保財產的安全完整,接觸和處置財產人員需要經過授權,采取財產記錄、實物保管、定期盤點、賬實核對、財產保險等措施。授權控制,要求企業根據職責分工,崗位分離制度。審核批準控制,要求企業各部門、各崗位按照規定的授權和程序,對相關經濟業務和事項的真實性、合規性、合理性以及有關資料的完整性進行復核與審查,通過簽署意見并簽字或者蓋章,作出批準、不予批準或者其他處理的決定。做到既能保證經營決策有效運作、管理制度有效貫徹,又能保證權力制衡得到落實;進行有效的績效考評,績效考評作為對工作目標完成情況的事后控制,不僅可以總結一定時期的工作成果,同時也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績效考評和獎懲措施,將工作目標與個人工作業績緊密地聯系起來,促進企業整體發展。
(四)強化信息與交流系統的建設
信息與交流,就是向企業利益相關者及時提供信息,通過信息交流,使企業內部的員工能夠及時清楚地了解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知道其應承擔的責任,并及時取得和交換所需信息,以至于他們在執行、管理和控制企業經營過程更加及時有效率。當前,中小企業應加強信息系統建設,以提高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建設信息系統是一項涉及軟件、硬件和后期維護更新的長期工程,中小企業一方面應制定科學合理的建設計劃,合理配備資金,保證企業將有限的資金在信息化建設中進行了合理地使用;另一方面應積極培養信息化人才,通過招聘和在職培訓等方式解決企業信息化對人員的需求。此外,企業應當在信息的收集、甄別、篩選、反饋、整合、利用、傳遞與處理等方面做到多樣化,確保企業管理層能夠在第一時間接收到準確、完整的重要信息。
中小企業要建立一個廣泛而有效的信息與交流系統,應該遵循以下原則:切實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需要充分和全面的財務、經營方面的數據,以及關于外部市場中與決策相關的事件和條件的信息。這些信息應當真實、及時、可靠,并能準確、規范地提供給使用者。即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需要建立可靠的信息與交流系統,反應公司的全部重要的活動。
(五)加強中小企業內部監督作用
內部控制設計的充分性需要定期檢查,而控制是否按照設定的程序運行也需要進行監督。企業應考慮建立和完善內部審計職能,配備素質較高的專業審計人員,明確其工作職能,授予足夠的審計權限,并將審計范圍由財務審計轉向管理審計,將審計的時間由事后審計擴展到事前與事中的審計。使內部審計的獨立評估成為企業內控監督機制中的重要力量。加強對內部控制缺陷或漏洞的相應懲罰。企業還應著重建立有效的舞弊匯報、監察機制,使各種舞弊事件或舞弊跡象能夠迅速、有效地匯報給管理層甚至董事會,能立即采取行動,以完成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督作用。
三、總結
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強制性的,它的措施是防御性的。加強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建立健全的公司內部控制體系,可以強化企業內部控制以及防范經營的風險,規范會計行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對嚴肅企業的財經紀律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一定要做到與時俱進,在進行監督與服務時,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加快內部控制的進程,促進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穩定持續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產規模的擴大,經濟活動日趨復雜化,逐步發展內部控制系統。
[參 考 文 獻]
[1]趙曌.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研究——基于遼寧省中小企業的調查[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
[2]趙艷華.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淺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4(2)
[3]劉俊東.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5(4)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