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林
?
“概論”課程實踐教學的構建探析
李林
摘要:“概論”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強化實踐教學的構建,是“概論”課程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概論”課程強化實踐教學的必要性,當前“概論”課程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之上,論述了“概論”課程實踐教學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概論;實踐教學;問題;構建策略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課程,強調教學的優化與調整,以適應新時期教學發展的新要求。雖然“概論”課程強調理論性,但也需著重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因此,“概論”實踐教學的構建,一方面是基于課程發展的內在要求,深化教學發展的有效之舉;另一方面,課程改革的著力點在于創新,在于優化與調整,實踐教學的構建,符合新時期“概論”課程發展的內在需求。因此,本文立足于當前“概論”課程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闡述了新時期“概論”課程實踐教學的構建策略。
1.強化實踐教學構建是“概論”課程的內在需求,是推進課程改革發展的重要途徑
“概論”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在扎實理論教學的同時,強化實踐教學構建,是課程特點的內在要求。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的理論本質,落實到實際教學之中,就是要強調實踐教學的組織開展,在實踐中提升理論認識,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條件之下,促進有效教學的實現。與此同時,改革是當前“概論”課程的發展要點,改進教學方法與模式,實現教學的優化與調整,應強調依托實踐教學的構建,進一步夯實“概論”課程的發展要求,推進教學的改革發展。因此,無論是基于“概論”課程的內在要求,還是立足于改革發展的長遠考慮,強化實踐教學的構建,都是“概論”課程改革與發展的必然需求,有著顯著的現實意義。
2.強化實踐教學構建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舉措,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大學生處于個性發展的特殊期,過于強調理論教學的開展,不僅不利于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且還極易削弱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強化實踐教學的構建,就是實現開放式、多元化的課程教學體系,以學生為主體,走出課堂,走進社會,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充分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并了解中國國情,這樣形態下的“概論”教學,才是高質量的有效教學。此外,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是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宗旨,“概論”實踐教學的構建,就是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導向,讓學生在豐富理論知識的同時,在實踐中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從中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
1.實踐教學形式單一,缺乏豐富的教學內容
實踐教學具有開放性、多元化特點,強調教學形式多樣化,以豐富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但從實際來看,“概論”實踐教學形式比較固化,基于單一的教學形式,實現教與學的活動,而忽視了實踐教學中實踐的各要素構建。如,通過觀看專題電影、講座,寫觀后感、讀后感,這種單一、枯燥的實踐教學,不僅無法激發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還讓實踐教學拘囿在狹窄的空間,無法實現有效的組織開展。實踐教學內容“花哨”,與實際內容相脫節,無法在實踐教學中緊扣課程教學內容,迎合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因此,實踐教學出現形式單一、內容空洞無創意的尷尬。
2.實踐教學缺乏重視,教學隨意性大
“概論”實踐教學是課程教學的重要部分,但由于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對“概論”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在課時設置、大綱制定等方面,都缺乏完善的教學與評價體系,以至于產生實踐教學缺乏規范性,教學隨意性強的問題,影響了實踐教學的質量,也弱化了實踐教學的作用。教師從教學組織,到教學開展與評價,都缺乏相應的評價體系與管理規范,較大的隨意性讓師生在實踐教與學當中,出現懶散、打馬虎眼的情形。在態度上、情感上以及行為上,都與實踐教學的要求相差甚遠。因此,“概論”實踐教學呈現出“散、亂”的問題,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是當前推進“概論”實踐教學構建的重要基礎。
3.理論與實踐過于割裂,缺乏實踐教學的有效協調
推進“概論”實踐教學的構建,是當前課程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將理論與實踐過于割裂,是難以實現有效教學的根本原因。從實際來看,“概論”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割裂,理論教學是實踐教學基礎的關系未能體現,出現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與實踐項目活動缺乏銜接。并且,課內外的實踐活動缺乏協調性,課內討論、演講;課外下鄉、進社區,整個實踐教學的組織開展,一盤“亂”,無法實現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統籌協調,走過場的實踐教學現狀,無法滿足“概論”實踐教學的需求,也無法推進教學的改革發展。
1.夯實基礎: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
實現教學的發展,基礎在于教師隊伍的建設。“概論”課程實踐教學的構建,關鍵在于教師隊伍的建設,所以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成為主要任務。首先,實踐教學的教學屬性,強調教師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組織能力,以符合實踐教學的“實踐性”要求;其次,教師專業知識要過硬,敢于創新,勇于探索,在教學發展中,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優化與調整實踐教學;第三,強化教師的教育培訓工作,在提高專業知識的同時,逐步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在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等方面,不斷得到提高;第四,抓好人才引進工作,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引進,有助于充實現有的教師隊伍。
2.牢固教學: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
牢固教學,就是在教學形式、教學內容上,進一步優化與調整,夯實實踐教學的基礎。當前,單一的實踐教學內容與形式,無法滿足實踐教學的需求。為此,在新的歷史時期,“概論”實踐教學應豐富教學形式,依托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豐富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因此,首先,踐行“生本”理念,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實踐教學的組織開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為落腳點,進而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其次,大學生處于個性發展的特殊期,實踐教學內容,應緊扣社會熱點,讓學生走進社區、走進鄉村,真實地了解中國國情,并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活動中活躍學生的思想思維;第三,實踐教學形式應深入研討,在緊扣教學內容的同時,要迎合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通過走訪、進村、下社區的實踐活動,豐富實踐教學形式,但形式的有效性要嚴格把握,如何走、如何深入,是實踐教學有效性構建的基礎。
3.謀劃發展:統籌協調,實現課內外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
“概論”實踐教學的有效構建是教學改革發展的過程,需要統籌謀劃,為實踐教學的推進與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首先,要做好統籌協調,實現課內外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讓實踐教學體系更加完備,讓實踐教學的有效性更加突顯。因此,學校要制定統一的計劃,在明確教學責任的同時,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合作配合,讓實踐教學真正地實踐起來,而不是課內課外分散的狀態;其次,明確校內外實踐教學的管理制度及責任,將校外實踐教學盤活,實現校內實踐教學的創新性、多元化發展。因此,在實踐教學的發展進程中,課程教學的謀劃發展尤為重要,應在統籌協調的基礎上,實現整體性發展。
綜上所述,“概論”實踐教學的構建與發展,是新時期“概論”課程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深化教學改革發展的有力之舉。當前,實踐教學的構建,關鍵在于夯實基礎,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牢固教學,豐富教學內容;謀劃發展,實現課內外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在全面發展的大背景之下,實現“概論”實踐教學的有效構建與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閻占定.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相關問題的探討[J].湖北社會科學,2008(11).
[2]孫英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運行機制探究[J].教育探索,2010(07).
[3]高軍.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效性的對策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 (10).
[4]邵海萍.關于“毛概”課實踐教學策略分析和路徑的思考[J].陜西教育,2015(10).
[5]張明霞.《概論》課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改革模式和成果分析[J].現代商貿,2015(23).
(作者單位:安順學院)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08.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