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超
隨著小學英語課程開設面的進一步擴大,其的起始年級不斷提前,新的《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出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推廣工作全面啟動,課程改革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大多數學生都從小學階段開始學習英語。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坝纱丝梢?,小學英語學習對他們日后的學習有很大的決定作用。興趣培養得好,孩子們可能從小就愛上英語,日后的學習就非常順利。反之,后果則會很嚴重。這就要求每一個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時都要時刻明確自己的責任,運用正確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育部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小學階段英語課的教學任務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初步建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同時要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培養他們一定的語感,使他們形成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日后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1.語音教學策略
語音是語言的外殼,是語言的第一形式,小學生善于模仿,他們常常能通過聽標準的示范、模仿并練習新的語音而學會發音。因此,語音教學應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其做法是:聽清、模仿、讀準。聽是學習語音的首要條件,模仿是小學生學習語音的重要途徑,初次接觸的語音盡可能發音準確,因為語言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音不離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語音是特定的字母、詞匯、句子的發音,語音教學不能離開語言環境,整體學習在前,音標學習在后。大量調查表明,小學生同時學習音標和字母兩套符號系統,一方面學業負擔過重,另一方面兩套符號系統甚至是三套符號系統太復雜,因為有些小學生的漢語拼音還未完全過關,容易混淆,再加上音標的內容趣味性不強,容易引起學習興趣的喪失,學習成績下降。因此,小學低年級英語不宜教授音標符號系統,小學高年級英語的語音學習應以歸納學習為主,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掌握發音規律。運用大量聽說實踐,形成良好的語感。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增加適合他們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的聽說實踐活動;并往教學中經常引導學生總結歸納語音規則,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自覺掌握語音規律。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策略可描述為:聽音、仿說、辨形——建立音、形、義的聯系模仿、套用、再認—強化詞匯的基本意義和形式比較、觀察、聯想——引導學生發現掌握詞匯規律情景中運用——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2.教給學生正確的發音規則
小學英語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發音,首先自己的發音必須準確。筆者曾多次發現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有發音不準確的現象,這就說明我們目前嚴格要求自己、自我修正的路還很長。小學英語教師在走上講臺前就應該已經熟練掌握國際音標的讀法,對人身體中的發音器官已經非常了解,能在教學過程中準確對孩子們描述每個音發音的部位與正確的讀法,以供孩子們學習和模仿。同時,要從音節的劃分、重讀音節和非重讀音節的區別、元音字母a,e,i,o,u在開音節和閉音節中的讀音,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組合、輔音字母及輔音字母組合等方面掌握讀音的規則,了解英語中的節奏,形成一定的英語語調,準確把握英語中聲調的高低起伏與抑揚頓挫,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正確的發音規則,為他們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開發創新潛能
發散思維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形式,發散思維常常能夠使某種新的設想脫穎而出,這時發散就變成了創造。因此,沒有發散就沒有創新。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發散思維的訓練,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由此及彼,觸類旁通,向深處鉆研,向廣處聯系,探索未知領域。例如,筆者在教學反義詞時,用一個大球并帶讀a big ball,然后在黑板上寫big;同樣我又拿出一個小球說“Look!Its small.”,學生自然而然地脫口而出“s small ball”。學生在形象對比中進行發散思維,很快學生就掌握了big和small這對反義詞的音和義。
4.借助母語
在學生的英語水平還不能負擔得起透徹理解內容的任務時,在某些場合借助母語是完全必要的。為了防止情感過濾影響學生的語言輸入,教師可適當進行口頭翻譯,這樣就可以降低學生的情感過濾,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對于大部分初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哪怕是最簡單的課堂用語也很難聽懂。因此,在不斷重復一些課堂用語的同時,很有必要用母語來做一些解釋,以使學生明白老師的要求。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受到同一種語言刺激的次數不斷增加,自然就能掌握一些常用的課堂用語,也就不需要再做母語解釋。在英語課堂上適當使用一些漢語,可以使課堂教學流程更順暢,緊湊有序,可理解性語言輸入大,教學效率高。如果英漢結合,偶爾穿插一些笑話、幽默,課堂就會生動有趣,同時融洽良好的師生關系,也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用英語是較難在師生之間達到的。因此,課堂語言的使用要適當使用母語,英漢交叉,但一定要切合實際,循序漸進,讓學生接受,講求實效。
5.營造師生平等和諧的情感氛圍,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
平等的師生關系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營造師生平等和諧的情感氛圍,在創新教育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是我們常說的“尊師愛生”,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尊師與愛生是密切聯系互相促進的。教師受到學生的尊敬會產生教育工作者的光榮感,會更熱愛學生和教育事業,更自勵,處處以身作則,成為學生學習的更完善的榜樣。學生受到有威信的教師的關懷會更加尊敬教師,努力地學習教師的知識,仿效教師的品德。據此,筆者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十分注意建立平等、民主、良好的師生關系?!庇H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走下講臺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助學者和監督者。在傳授知識時,教師注意傾聽學生的心聲,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使自己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創建平等和諧的英語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索、自主發展、愉快合作的良好教學空間。這種“無拘無束”的教學氛圍不僅能夠激發學生高昂的學習情緒和創造潛能,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對教師良好的情感態度,使學生把對教師的愛遷移到教師所授的課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