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啟均 李君軼
隨著我國旅游行業的發展,國家在制定旅游業法律法規等方面也在不斷完善,而新旅游法的頒布以及實施,使得旅游者自身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保證,并且也對旅游經營人員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不僅要確保誠信經營,還要充分考慮社會以及經濟效益。文章對新旅游法頒布實施以后對旅行社產生的有利影響進行分析,進而更好的推動旅行社的發展。
在我國新旅游法沒有實施以前,旅游業中的各項活動只是按照一些行政法規來作為準則,并沒有一部健全且具有強制性的法律來對旅游業的整體進行有效約束,這樣以來就是的旅游業中法制環境嚴重的缺失,使得旅游業良好的發展受到阻礙,妨礙了旅游業轉型和升級。而新旅游法的頒布及實施,不僅保障了旅行者和經營者自身的權益,還對旅游業進行了有效的監督和規范,進一步推動了我國旅游業朝著健康、良好的方向上發展。
一、為執行旅行法之前我國旅行社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低價以及零付費的旅行團
在低價團以及零付費團的模式下,相應的組團社并不會支付給地接社任何費用,他們只是為其輸送客源。而長期在這種狀態模式背景下,旅游者自身的基本旅行費用,地接社本身的折舊費、實際利潤、所要繳納的稅金以及導游費用,都是通過導游所交游客人頭費以及服務供應商所簽單據來進行獲取的。而游客自身需要支付旅行社所設置的消費項目上,這也就導致導游只能通過強制購物來賺取費用,否則他們不僅拿不到工資,還可能會自掏腰包來給旅行社。
(二)導游人員沒有底薪保證,進而影響實際服務質量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旅行社為了節省人員開支,會在旅游旺季招聘部分兼職導游來進行帶團,而這些兼職導游也都是掛靠在相應的旅行社或者是旅游服務公司中,而旅行社則不需要支付這部分導游的底薪。這也就使得兼職導游在維護公司形象以及責任等方面沒有專職導游好,致使服務質量不升反降的情況發生。加之兼職導游不僅沒有底薪來作為保證,可能還需要繳納人頭費,而通過購物以及自費項目來拿回扣就成為了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在某種程度上說導游和導購之間相等,這樣必然會導致服務質量下降。
(三)雙方簽訂的旅游服務合同不完善
雖然我國相關主管部門明確指出要使用規范化的合同,然而還有大部分旅行社會逃避合同的簽訂,即使簽訂了合同也會使其中的條款較為模糊,對自身所要承擔的責任進行回避,嚴重的可能會在旅行過程中隨意對形成進行更改。特別是在自費項目以及購物等條款方面隨意性更大,對部分必備條款約定更是存在欠缺和不足,致使游客自身的權益不能得到保證。例如,旅客自身的權益、處理及解決合同的方式等。
(四)旅行社無證經營
我國在《旅行社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承包或者是掛靠等方式來經營旅行社都是違法行為,然而因為旅行社申請門檻過高,導致掛靠、承包等行為普遍存在。使用這種模式來對了旅行社進行經營就會使其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和弊端,如,服務質量欠佳、減弱旅行社的競爭力、惡性逃避國家稅收等。
二、新旅行法在頒布實施以后對旅行社本身的有利影響
(一)有效對旅行社的經營資質進行了確立
在《旅行法》中對旅行社的設立條件以及相應業務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和規范,旅行社自身的經營范圍也要在其經營許可證以及營業執照中能夠進行體現。并且旅行法中還重點強調旅行社不可出租或者是以任何形式轉包經營許可證,這樣一來就會對旅行社自身的資質進行有效地確立。
(二)構建良好且公平的行業競爭環境
在《旅游法》中明確指出,任何旅行社不能過低的價格組織旅行活動,對旅游人員進行誘騙,采用安排購物環節或者另附自費項目來為收取相應的回扣。而旅行社在組織以及接待游客過程中,不能指定和安排需要另行付費的購物以及項目,而經過旅行社與旅行人員的協商或者是旅行人員自身要求,不對其他人員形成造成影響的不包含在內,因此這條法規的指定對長時間旅行社的經營模式造成了嚴重的沖擊,而游客也較為的習慣選擇低價格的旅游團進行消費,這樣必將會對旅游市場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然而從長遠角度來看,這樣不僅能夠對旅游市場進行規范,使游客正確的認識低價團的陷阱,還能為旅行社營造出良好且公平的行業競爭環境。
(三)能夠對導游的權益進行保證
在《旅游法》中第三十八條規定中明確指出,旅行社在聘請導游人員時,一定要簽訂相應的勞動合同,真正的從法律角度對旅行社與導游人員之間的關系進行確立,使得導游人員自身的合法權利得到了有效的保證。除此以外,旅游法中還規定了旅行社必須要制度導游人員的勞動報酬,同時還要為其繳納五險一金,對于臨時聘請的導游也要全額支付其勞動費用。而就我國現階段旅游市場的實際情況還指出,任何一家旅行社不能要求導游人員收取或者是墊付相關費用。這樣一來,就可以使旅行社不必支付其勞動服務所得以外的費用,還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旅行社實際的經營支出,提升了旅行社自身的經濟收益
(四)對旅行人員自身過錯以及自由活動的損傷責任進行明確
《旅游法》中的第七十條中明確規定,由于游客自身原因,致使雙方所簽訂的合同不能進行正常進行,以及游客自身行為而導致他人受到傷害或者是出現財產損失的情況下,旅行社不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其中還明確說明,在游客進行自行活動期間,旅行社沒有對其進行事前告知或者是在發生事件以后沒有對其進行救治,因此導致游客人生安全以及財產受到損失的情況下,就需要有旅行社承擔相應的賠償。這一規定不僅對旅行社所必須承擔的責任進行劃分,還對旅行社自身權利進行了有效維護。
(五)制定可旅游糾紛訴前的有效調節機制
《旅游法》中規定,涉事雙方當事人可以申請由調解組織對事件進行調節的有關規定,此種調節方式可以和《民事訴訟法》之間進行有效結合,調解結果也是經過法院來進行確認的,也就是說該結果具有法律約束力。而調解組織的設立相對獨立,且能夠飛游客提供快速解決糾紛的途徑,有效且快速的解決旅行社和游客之間的糾紛,有效確保了旅行社的各項事務順利進行。
(六)明確了旅行社過錯責任
在第三十五條中規定,凡是旅行社強制游客進行購物時,它就違反了相關規定,因此需要對強制購物產生的后果進行相應責任承擔。第六十七條中指出由于旅行社已經做好注意義務,但是還是不能有效阻止意外發生時,這部分事件就會作為不可抗力事件來進行處理。第七十四條中規定,旅行社接受相應的委托代訂義務時,只有確定是旅行社過錯時才要對其責任進行承擔。而這些規定明確旅行社所承擔的責任必須是在旅行社自身有過錯的前提下所旅行的。在旅游法中對合同法也作了一些具有強制性規定,這樣就使旅行社避免了一旦戶縣違約事件就必須對責任進行承擔的不足,因此旅游法中明確了旅行社過錯機制,進而給旅行社營造出了良好且寬泛的經營環境、進而更好的推動旅行社今后能夠健康、正常、長遠的發展。
此外,由于旅行社在新旅游法的頒布實施下,改變了原來長時間經營的模式,這樣就可能會增加旅行社的經營成本,使旅游報價逐漸回歸正常,同時也會提升旅游價格,而這些情況都促進了旅行社的轉型,進而在法律范圍內更好的適應市場的發展。同時旅行社還要重視散客的重要性,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進而推動旅游格局正常健康。
三、結論:
總而言之,自從新旅游法頒布實施以來,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旅游業的發展和完善,因此在此背景下旅行社要擺正好心態,面對全新的挑戰,推動傳統經營模式的轉型,使得新的經營模式出現,進而更好的促進旅行社未來健康的發展,提升經濟收益以及社會收益。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旅游縱覽·行業版201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