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劍波南昌陸軍學院,江西南昌 330000
?
新媒體時代建立健全涉軍網絡輿情引導策略
聶劍波
南昌陸軍學院,江西南昌 330000
摘 要信息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上任何一個不經意的舉動都可能產生連鎖反應。認真研究分析新媒體時代涉軍網絡輿情的特點規律,探索相應引導策略,可以為我軍打贏輿論宣傳攻堅戰提供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新媒體;涉軍網絡輿情;引導策略
當下,我們處在一個人人都是自媒體,“路邊社”“麥克風”林立的新媒體時代,每天產生的社會輿情大數據無法估量,涉軍網絡輿情的影響深度和廣度也呈幾何式爆炸增長。以近兩年的大學生軍訓、軍隊貪腐等為例,短短數天時間,就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線上線下討論爭論十分熱烈。雖然有官方部門站出來撥亂反正,但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軍文明之師、武威之師的良好形象。認真研究分析新媒體時代網絡輿情特點規律,探索相應引導策略,可以為我軍打贏輿論宣傳攻堅戰提供參考和依據。
涉軍網絡輿情林林總總,不排除敵對勢力利用新媒體傳播范圍廣、效率快的特點,大肆對我軍進行輿情攻擊和文化滲透的情況。而與之不相適應的是,我們的涉軍網絡輿情引導工作仍不完善,常處于被動挨打的境地。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新挑戰,我軍必須主動出擊,及時掌握網絡話語權,以達到及時解決敵我矛盾、展示部隊官兵良好形象、推進部隊科學發展的目的。
新媒體時代下,要充分認識到軍隊信息逐步網絡化、透明化是大勢所趨,科學、強勁、有序的輿情引導是軍隊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保障。只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主動引導互聯網輿情,才能做到不閉目塞聽,打好涉軍網絡輿情的攻堅戰。
針對敵對勢力而開展的涉軍網絡輿情引導,不僅是簡單的攻防戰斗,同時也是一場意識形態領域的角逐。面對網絡輿情的瘋狂攻勢,被動挨打解決不了問題,主動出擊才是上上策。
1)制定涉軍網絡輿情管理和工作規范。在原先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涉軍網絡輿情管理和工作規范綱要,明確各級組織的基本職責,提高工作效率。規范工作細則后,仍要建立統籌兼顧、反饋迅捷、高效暢通的輿情處理機制,促使監督工作人員效率更高、力度更大地完成對全網軍事信息的全方位監控。
2)健全網絡輿情傳播預警研判機制。在向外界公開涉軍信息時,首先要構建網絡輿情傳播預警研判機制。針對涉軍信息的不確定性,可以提前對其進行預警研判,經分析權衡后,再選擇公開。要以軍事安全部門為牽引,打造由情報部門、偵查部門、網監部門組成的輿情信息網絡,便于及時靈敏地掌握全網信息動態,并建立起相應的預警研判系統,控制住輿情走向。
3)加強涉軍網絡輿情軍地協同處理機制。要擴大輿情處理范圍,建立健全軍地協同處理機制,做到信息分享,隨時聯動。加強與地方宣傳機構的密切聯系,一有消息,盡快形成解決方案。尤其是面對軍地人員同時參與某件突發事件時,更要相互溝通,及時發布權威信息,避免出現不實報道和冤假案的產生。
不論是軍內、網上還是社會所有輿情,都應構建涉軍網絡輿情研究網,建立輿情分析系統和處理機制,分工負責統一指揮,這樣才能很好地調動起所有網絡資源,打造渠道暢通的立體化輿情格局,對網絡輿情起到引導和預見作用。
1)運用信息系統處理分析研究涉軍網絡輿情。針對涉軍網絡輿情逐漸呈現出多樣化和復雜性的特點,需從根本上對輿情監管加以評估,科學地解析出信息分流系統的運行機制,從而對輿情監管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可以利用信息檢索和數據挖掘等技術,實現對輿情的處理分析。
2)運用信息系統增強涉軍網絡輿情引導預見力。在龐大繁雜的涉軍網絡輿情引導工作中,面對海量的網絡信息,僅靠人力是完成不了的,需要通過搜索引擎進行輿情分析,大幅度提高網絡輿情監測分析的自動化程度,以解決信息龐雜性和不完整性帶來的困難。借助科學的信息系統,監控人員可利用網絡信息采集與提取技術,確定重要內容的信息量,及時跟蹤信息,精確分析公眾輿論,準確把握當前的動態網絡,提高網絡輿情引導的預見力。
人是管理涉軍網絡輿情的關鍵因素。網絡輿論的根源,實則是依托網絡技術支撐,想要真正解決處理網絡輿情問題,必須發揮人的作用,依靠網絡偵測屏蔽等物理手段實現對涉軍信息的搜集判斷,掌控輿論情況。
1)三管齊下,分門別類培養網絡輿情引導人才。培養網絡輿情引導人才需三管齊下:一要把握輿情信息管理人才的培養。輿情信息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決不是簡單的“1+1=2”,而是需要既熟悉傳媒、又精通網絡,還善于運用項目管理的優質管理型人才擔綱挑大梁,進而做到統籌兼顧,達到良好效果。二要抓好輿情信息搜集與研判人才的培養。網絡輿情的產生、傳播、發展,需要有專業知識的人才進行搜集分析,實現輿情信息的預警功能。
2)整合資源,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的網絡輿情引導隊伍。未來的涉軍網絡輿情引導任務肯定會更加艱巨,這時應整合資源,加緊培養一支專兼結合的高水平網絡輿情引導隊伍,減輕其他專業人員的壓力。注意建立領導責任機制,由部隊主管網絡輿情的領導負責這樣一個高技術、高效率的網絡核心團隊的運作。此外,還可吸納一部分優秀大學生士兵參與到網絡輿情引導兼職工作中,他們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網絡技術水平可以縮短隊伍的建設周期,為涉軍網絡輿情健康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毅.試論輿情信息匯集和分析機制的建立和完善[J].理論與實踐,2005(6):91-93.
[2]李興選.新媒體視角下涉軍網絡輿情探析[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3(8):55-57.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03-0091-01
作者簡介:聶劍波,所在院校為南昌陸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