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文亞
【摘要】幸福感是小學教育追求的最終目標,在小學生德育工作中,班主任發揮著十分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小學班主任要在幸福教育的背景下切實貫穿幸福教育的理念,打破小學德育工作的傳統觀念,提高小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綜合素養,提升小學生的幸福感,從而提高小學生德育工作的時效性。
【關鍵詞】幸福教育班主任小學生德育工作
小學生的德育工作在整個學校的教育階段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學校作為幸福教學的主要陣地,能夠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引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為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綜合素養和品質。小學班主任在小學生德育工作中占據著主要的位置,肩負著小學生德育工作的強大使命。因此班主任要發揮自身的最大價值,在小學生的德育工作中貫穿幸福教育理念,提高小學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 小學生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正處于教育快速發展的階段,社會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青少年思想行為以及價值取向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面對當前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以及幸福教育理念的倡導下,小學生的德育工作仍舊存在較大的問題。
教育功利化。當今社會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競爭力和行業化在社會中占據著主導的地位,這些都對中國的教育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推動著教育功利化的形成。社會風潮中越來越傾向于通過升學率來實現教育的價值,將教育最大限度的功利化,卻忽視了教育的本質——培養具有幸福感的人才。在升學教育中,越來越關注于學生的智力,忽視學生的德育。學校輕視德育工作現實情況嚴重的忽視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的幸福感,因此也直接影響了德育工作的時效性。
德育主體特點被忽視。小學德育的主體是小學生,小學生還處于人生發展的初期階段,具有鮮明的性格特點和氣質類型,但是在長時間的教育當中,學校和教師忽視小學生特點的豐富性、多樣性,在德育工作中不注重發揮小學生的主體性和自覺性,只是一味地進行簡單生硬地灌輸,從而使小學生失去生機和活力,缺失幸福感。小學生性格特點多樣,在德育工作過程中要發揮小學生的自主性,使小學生在幸福的環境中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德育目標空而大。小學生在德育工作中缺少幸福感的重要原因就是德育的目標不切實際,對小學生德育無從下手,找不到確切的目標。長期以來小學生的德育工作只是一味地限制在虛無當中,讓小學生壓力感倍增,缺少真實的幸福感,導致德育工作者失去小學生德育工作的信心。
德育渠道單一化。在德育工作過程中,學校沒有形成家長、社會三方面的合力,缺少三者之間的溝通和協調,這樣極大的影響德育工作的效果。家庭教育和社會現實中存在影響德育工作的一些消極因素,如果不能實現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之間的協調和合作,學校構建的德育工作系統很難長期維持。
二、 幸福教育背景下展開小學生德育工作的途徑
在德育工作過程中,班主任作為核心人物,其工作極具挑戰,班主任要在德育工作中時刻保持熱情和活力,既在德育工作中帶給小學生幸福感,也要增強自身的幸福感。
(一) 把握學生心理,注重情感疏導
小學生的心理變化與思想行為方式有著很大的關系,小學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要注重小學生情感的變化以及心理特點,針對性地對小學生的心理變化進行疏導。在實際的德育工作中除了要在課堂教學中貫穿德育,還要在課外進行積極的交流和溝通。在課堂中貫穿德育,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更多的表現自己,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在課堂外可以多與小學生溝通和交流,采用談心或者聊天的方式了解小學生心理的需求和變化特點,針對小學生情感的變化特點給予及時的疏通,幫助小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問題和障礙,提高學生的幸福感。這種溝通方式與現代教育中的生本理念相符合,能夠有效的提高小學生德育工作的效果。
(二) 發揮學生作用,培養優秀班干部
班干部作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在班級管理中起著積極的作用,也為學生發揮榜樣的力量和帶頭作用。在班級中班干部可以幫助班主任組織活動,規范紀律等班級管理,因此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充分發揮優秀班干部的帶頭作用,培養優秀班干部,讓班干部和班主任一起引導小學生的思想行為和規范道德。小學班主任可以在選拔班干部時任用有能力,思想品德端正的學生,這樣既可以幫助班主任進行班級的德育工作,又能夠為班級人員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帶頭作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意識。德育過程中要發揮小學生的自主性,主動參與到德育工作當中,培養小學生的各項能力。
(三) 豐富教育手段,重視人文教育
課堂作為小學生接受文化知識的重要平臺,教學不能與德育工作相分離,要在課堂教學中貫穿德育,通過課堂中的教育培養小學生的思想品德,增強小學生人文情感和幸福感。課堂教學需要豐富教育手段,如采用多媒體方式,給小學生展示具有榜樣示范作用的道德楷模,讓小學生了解這些楷模的事跡,提升小學生的思想境界,培養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課堂教學中也要注重人文教育,培養小學生的人文情感,讓小學生與課堂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實現自身道德的發展,從而提升小學生的整體素養。
(四) 榜樣示范,增強道德人格魅力
班主任肩負著小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并在德育工作的全過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班主任高尚的道德品質、端正的思想作風和行為方式對小學生的思想道德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這也是小學班主任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由于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各方面的差異,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不同的情況,因此班主任要肩負起自身的責任,擁有一雙慧眼,發現學生身上的缺點和優勢,因勢利導,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五) 推行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和行為方式不僅需要學校的規范和引導,更離不開家庭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加強與小學生家庭之間的聯系和溝通,協調家長參與到小學生的德育工作中,展開家庭與學校之間的合作模式,學校對小學生思想品德加以規范和引導,家庭要及時與小學生進行溝通,及時發現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當中遇到的問題,注意小學生思想行為和品德。班主任要定期召開家長會,與家長合作溝通,針對個別出現問題的小學生要及時與家長交流,共同規范和引導學生的行為和思想方式。同時學校還要給予學生關心和愛護,定期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讓小學生在校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感到幸福,家校合作為小學生良好的行為方式和思想道德提供積極向上和溫暖的環境。
小學生班主任作為小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實施者,既要引導小學生在校學習到文化知識,更要規范和引導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和行為方式,為小學生營造溫馨、快樂的成長和學習環境。在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要注重小學生的情感和內心的需要,協調家庭力量雙管齊下,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良好的品行,提升小學生的幸福感,從而為小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