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章富
摘 要: 所有高效課堂的模式都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而人類所有的學習活動都是以問題開始的,問題是學習的起點,有了問題才會有解決問題的動力,才能激發(fā)人的學習欲望,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道路上不斷取得進步。
關鍵詞: 高效課堂 高中物理教學 問題設置技巧
所有高效課堂模式都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有了問題才會有解決問題的動力,才能激發(fā)人的學習欲望,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道路上不斷取得進步。物理教學中提出每一個問題都是圍繞著學生更好學習進行的,怎樣設置問題是老師應該在每一次備課中深思的問題:問題能否達到鞏固舊知識的目的?問題是否能達到啟發(fā)新知識的目的?問題能否達到擴展知識的目的?能否達到引導學生質疑的目的?又能否起到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小結的作用?基于這樣的考慮,我談談自己對高中物理教學中有關提問的思考。
1.營造良好的提問氛圍
學生對老師所提問題的反應,取決于是否有寬容的課堂氛圍。教師要轉變角色,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允許學生在課堂上插嘴和答錯。有的學生基礎弱、膽子小、心理素質差,特別擔心課堂上被老師提問到,更害怕自己答錯了會引起同學的嘲笑和老師的責備。因此,良好的問答氛圍非常重要,只要學生的回答有一定的道理或閃光點,就要及時給予肯定與表揚,積極鼓勵,破除學生回答時的心理障礙,調動其他學生積極思考和搶答。久而久之,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就會不斷提高,回答問題的質量也會不斷提高,良好的“問”與“答”的環(huán)境逐步形成。
2.把握課堂節(jié)奏適時提問
(1)新課的教學:可以在上課開始圍繞鞏固舊知識進行,目的是讓學生實現知識在腦海中的重現,檢測學習效果,查找有無普遍性的理解和識記誤差。除了常規(guī)的老師問學生答外,還可以練習題的形式呈現,教師有針對性地精編精選一道或幾道典型的習題,在限定的較短時間內要求學生解答,根據答題的情況判斷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這種提問往往和啟發(fā)新知型提問相結合,讓學生帶著問題探究。對剛學過的物理概念,定律、定理,物理公式要適時提問引導學生質疑,幫助學生澄清對某些概念的模糊,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使學生認識到物理語音的精確性。筆者在教授概念的時候,總是有意識地多問幾個為什么,引起學生注意,引導學生質疑方向。對于所學內容與前面所學有聯系或相近的地方,適時提問,以擴展知識,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把零散的知識點中在一起,構建知識網絡,通過對比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識記。
(2)復習課、練習課的教學:問題的設置將圍繞舊知識,以擴展知識、歸納小結為目的。一個問題,可以檢驗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掌握的情況,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一個練習,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所學進行反思,擴展原有知識,構建知識網絡。復習課可以不斷連續(xù)提問,讓學生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順物理知識脈絡,引導學生對自己所學進行歸納小結。
3.常用的兩種問題呈現方式
(1)教師提出問題用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師給出的問題應能激發(fā)學生的討論欲望并且問題本身是學生尚不清楚的;問題的答案應該有很大包容性,盡可能有多種解決途徑;問題的討論應該可以暴露出學生已有知識和課本新知識之間矛盾,引起學生思考的興趣。因此在教學設計時首先要確立核心問題。核心問題反映了主要矛盾,找到一個統領全局的知識點,再根據這個知識點,展開相應問題。其次,在核心問題的基礎上進行邏輯化和系統化的拓展。最后,教師在學生討論基礎上需及時加以引導和歸納。
(2)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fā)現的問題。這類問題會比較散,不同層次學生提出的問題或發(fā)現的知識點深度不同,思考角度不同,而且學生對未知知識本身的理解存在差異,在提出正確觀點時也極易出現錯誤理解,教師需進行歸納和引導,梳理學生觀點,不斷整理,同時讓學生對討論的問題進行自我整理,可以強化學生對問題分析的邏輯性,學生也因參與了問題的整理過程而記憶更深刻。
4.問題設置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把握難易度:現實教學中經常會出現問題設置過難或過易的情況。過難會使學生對問題本身失去討論的沖動,畢竟中學生的知識體系還比較狹窄,較多的認知還停留在感性認知層面,很難有全面和深入的討論,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問題設置過易又使學生覺得過于簡單,無討論的價值,不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和延伸。所以要對問題的難易進行嚴格推敲,既在學生的知識層面之內,又有所提升,使問題本身具有討論空間,讓學生對問題所暗含的意思進行挖掘,繼而達到提升目的。
(2)問題設置的邏輯性:為使新、舊知識經驗能活躍、有序地相互作用,問題解決活動的系統邏輯性是很必要的。教師要求學生綜合信息,積極推理和判斷,進行嚴密、有序的推理。這些推理是有根據、有理由的,而不是胡亂猜測。它的證據和理由可能來自原有的原理或經驗,也可能來自當前的事實資料。
(3)問題設置的擴展性:一個問題能引出另一個問題,老師提出一個問題能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另一個問題,即“拋磚引玉”之意。我認為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的最高價值應該就在于此。
實際上,通過提問讓學生養(yǎng)成“問題思維”的習慣,在學習時能做到自我提問、探問、釋問,這才是老師提問的終極目的,也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