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仁華++賈雨彤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了金普新區的旅游業發展現狀,從金普新區旅游基本概況出發,介紹了區域內主要的旅游產業形式,剖析了目前旅游業發展的瓶頸,具體分析了金普新區旅游業發展狀況,同時針對目前旅游業的發展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金普新區;旅游;發展現狀
2014年6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大連金普新區。大連金普新區是中國第十個國家級新區,也是東北三省地區唯一一個國家級新區。建設大連金普新區,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國家宏觀發展作出的戰略決策,金普新區的開發開放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有力舉措,對東北地區經濟發展有著強有力的帶動作用。大連金普新區將向著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樞紐的方向發展,成為老工業基地產業改革的先驅者。旅游業作為金普新區的重要經濟組成部分,近些年發展迅速,成為金普新區建設的一大亮點。
一、金普新區發展概況
金普新區位于遼寧省大連市中南部,覆蓋大連金州區和普蘭店市部分地區,由大連市行政區劃調整后的金州新區、保稅區、普灣新區三區(功能區)共同組成合計面積達到2299.8平方公里。
目前,新區經濟總量排在東北縣區首位,在全省14個市中排在大連、沈陽、鞍山之后列第4位,排在全國140個國家級開發區前5位。
1.產業集群不斷壯大。依托門類齊全、設施完善、定位準確的十大產業園區,確定了核心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目錄,加快推進產業集聚,呈現出項目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建成區聚集、產業向集群發展的良好態勢。目前,石油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正在加快形成;以半導體芯片、生物醫藥、節能環保、航空等為主體的新興產業加速聚集;以總部經濟、旅游、軟件和服務外包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迅猛發展;以農業產業化和特色農產品基地為重點的現代農業體系全面構建。
2.開放水平不斷提高。把招商引資作為全區發展的生命線,實施招大、引強、選優三輪驅動,著力提升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成功引進了世茂嘉年華、金石文化旅游、和記黃埔、嘉里建設、華晨特種車等知名集團來區投資興業,呈現出一二三次產業互促共贏協調并進、“一核兩帶十區”互為支撐聯動發展的可喜局面。全區在談及儲備項目始終保持在200個以上,步入了開工一批、落地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循環軌道。
3.園區建設扎實推進。經市委市政府批準設立的十大功能園區,規劃總用地738.7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的71%。目前十大園區規劃編制已基本完成,功能定位進一步明晰,開發建設步入新階段,載體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拉動經濟增長的龍頭效應和引擎作用日益凸顯。園區已注冊外資企業201家、內資企業950家。預計到2015年,十大園區主要經濟指標將占全區70%以上。
4.群眾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組織實施“民生雙十工程”,實現了在開發建設進程中群眾贏得實惠、政府贏得支持、社會贏得和諧的多贏目標。創建省基礎教育強區工作全面啟動,與北京十一學校合作建成紅星海國際學校,與北京小學合作建成華潤海中國分校。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高端化建設實現新突破,與中國醫科大學合作建立三級甲等盛京(大連)婦女兒童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投資興建三級甲等醫院。堅持不圖虛名、務求實效的原則,累計投入13億元用于創衛基礎設施配套,以創紀錄的高分通過省級衛生城區評審,正在信心百倍地向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和國際健康城邁進。
二、金普新區旅游業發展現狀分析
金普新區的大規模建設給旅游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穩中求進,如今普灣新區的生態旅游產業規劃已經初步完成,形成了溫泉旅游、生態旅游、農業旅游、景觀旅游和海邊旅游等多種產業形式,無論是產業規模、經濟效益和服務質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在剛剛過去不久的十一長假,僅金州新區區域內總共接待游客就達到49.22萬人次,增長率達到了9.87%,旅游綜合消費總量5.52億元,景區內接待自駕游游客達到35.7萬人次。金州地區的旅游主要以生態旅游為主,鄉村旅游成為新寵,很多鄉村旅游點都被自駕車包圍,鄉村旅游提供的生態采摘、垂釣以及農村飯菜給人們提供了親近大自然,感受鄉村氣氛和美食的機會,大連地區甚至出現了全民旅游的趨勢,這是金普新區旅游行業發展的成果,也是旅游行業發展的空前機遇。
1.區內主要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1)溫泉旅游
在省政府關于溫泉旅游建設的發展策略指導下,普灣新區充分發揮核心品牌優勢,帶動整體提升,開拓市場,積極培養消費熱點,區內已有國家AAAA級景區2處,省級溫泉旅游度假區2處,省級溫泉小鎮3處,溫泉旅游成為普蘭店的支柱產業,經濟增長率甚至超過了傳統裝備制造和服務業。
普灣新區為了實現旅游資源的優化整合,結合區域內溫泉資源實際情況,制訂了旅游轉型發展的目標方向,將旅游發展的核心置于溫泉度假區、鄉村休閑區以及商務休閑區的發展,將當地自營、小規模的旅游村、景點連接成片,根據旅游熱點度和消費密集程度與結構層次,將旅游村建設成為旅游小城鎮,通過旅游產業帶動服務業、零售業,并通過商務休閑區的建設,推動高檔地產行業的發展,發揮旅游經濟的聯動效應,形成以溫泉旅游為核心的經濟產業結構,帶動地方經濟。
(2)文化生態旅游
金普新區成立一年,新區三區黃金交匯點的萬達廣場就開始營業,預計輻射人口達到120萬,將成為城市副中心。據悉,未來五年內萬達集團預計在大連地區建設大規模萬達文化旅游城,在先進的產業發展理念指導下進行建設運營,這個文化旅游城可能成為大連地區最大的城市綜合體,除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等常規功能,旅游也將成為其重要的經營項目,和外部旅游產業形成城市生態文化旅游的特殊經營形態。
生態旅游則是對鄉鎮旅游資源的充分利用,金普新區現有的七大采摘路線,將金普新區的七個采摘基地整合起來,七萬畝櫻桃園內隨處可見采摘游客。大櫻桃原本是金州區內的主要農業經營品種,以往只是以櫻桃銷售獲得盈利,但是開辟了采摘路線之后,櫻桃銷路更廣,價格更高,鄉村旅游和農家樂為當地人帶來了更多的收入,尤其是七頂山推出的吃喝玩樂一條龍,更是吸引了很多游客。
2.旅游業發展的局限
(1)缺乏高知名度旅游資源
通過對金普新區內主要旅游資源的調查,發現無論是旅游產品品牌度、壟斷程度還是知名度,金普新區都缺乏有轟動效應和國家國際吸引力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和旅游產品,國內知名旅游產品和國家級自然資源景觀同樣屈指可數,在對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以及宣傳工作方面存在一定欠缺,即便新區旅游業有著較大發展潛力,但是在旅游中心、生態城區建設和區內旅游資源產業整合等方面還有著一定的不足,各個旅游單元面臨著各自為營,獨立發展的問題,不利于對旅游產業進行全面的調整和結構優化,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旅游競爭力難以預測,新區內旅游開發前景不明朗,影響了項目開發和行業發展。
(2)旅游配套現代服務相對滯后
現代服務業和旅游業密切相關,有著直接的關聯和依存關系,對服務業的配套服務水平要求較高。金普新區內有大量產業園區正在孵化,然而在服務以及相關資源集聚方面卻相對滯后,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形成輻射力,新區服務業發展之后將影響旅游業的服務效果,對旅游客戶體驗帶來了不利影響,這是金普新區旅游行業發展的一個阻礙。
(3)旅游管理工作不足
金普新區成立之后,區域內的旅游資源得到了整合,現階段區內各個旅游管理機構都負責旅游監管,然而大部分都是平行關系,各自處理轄區內的事物,而整個區域內旅游產業的宏觀協調發展方面卻出現了監管真空,不能對整個區域內的旅游產業進行統一協調統籌,區域旅游行政機構不能有效的開展旅游企業的引導規范作用,不利于新區旅游產業的持續發展。
三、金普新區旅游業發展策略
針對金普新區旅游業面臨的缺乏知名旅游資源、配套現代服務滯后、監管工作不足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發展策略。
1.整合旅游資源,打造旅游精品
金普新區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溫泉資源、生態資源可供進行旅游開發,新區可能成為整個環渤海地區和遼寧內陸主要的海濱休閑目的地,通過借鑒大連地區濱海旅游經驗,對轄區內旅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開發,打造有影響力的旅游產品。
如金州新區的櫻桃采摘園通過舉辦櫻桃節,吸引了全國50多家媒體的關注,不僅金普新區的大櫻桃品牌揚名內外,當地的櫻桃采摘生態旅游一條龍也吸引了更多的旅客前來游玩觀光,配合大連國際大櫻桃節、大連國際沙灘文化節,成為了金普新區內極有競爭力的高知名度旅游景點。
2.加強產業間協作,發展配套現代服務業
在統一組建的旅游行政管理機構領導下,對新區內旅游產業規劃與開發工作進行統籌協調,合理規劃開發,加強旅游和其他相關產業之間的溝通協作,引導各方建立公平、有序、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提高服務產業和旅游業之間的協同發展主動性,對于不同旅游景點之間也要進行必要的協調,改善無序競爭和內耗情況,促進區域內旅游產業聚合效應的形成,在追求共同發展和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共享資源,優勢互補,最終完成區域內旅游產業升級。
3.優化區域內旅游監管部門結構
轉變政府職能,改革行政體制,促進開放和經濟發展是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核心工作,根據新區旅游行業的發展實際,政府監管工作的創新需要從不同行政區所屬旅游局和經濟開發區、保稅區等承擔行業監管指導職能的單位入手,形成整個區域內的協調互補管理機制,改善各自為營,相互獨立、重疊的情況,建立高效的旅游經濟發展決策機制,控制旅游管理行政成本。
四、結語
旅游業是金普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對于拉動區域經濟有著重要意義,旅游業的發展能夠帶動配套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能夠形成第三產業完整的產業鏈條,配合區域內的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對刺激金普新區發展,成為東北亞重要的自由貿易區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江亞玲.大連金普新區功能定位和戰略影響--訪大連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劉維木[J].大連干部學刊,2014(11).
[2]張學榮.大連金州新區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對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
[3]張達.大連雙D港產業園區發展中存在問題的調研報告[D].大連理工大學,2014.
[4]肖鑫莉.金州新區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
作者簡介:高仁華(1980.11- ),女,遼寧大連人,漢族,大連財經學院(大連),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經濟;賈雨彤(1994.03- ),女,遼寧大連人,漢族,本科,大連財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2016屆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