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森
摘 要:在國家發展的新勢下,在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進程中,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成為新的關注點。中小企業是組成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其在經營方式方面比較靈活,并且具有組織成本低的特點,但是瞬息萬變的市場情況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產生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基于此,本文以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為發展視角,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創業;創新
中小企業在最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充滿著機遇和挑戰,和市場中的大企業相對比,經營決策比較靈活,因此成本風險也比較低,能夠快速應對市場的變化,迅速配置企業資源,但是中小企業融資卻是一件非常難以解決的重點問題,在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和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式下,有必要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情況分析
1.在互聯網平臺以及大數據資源環境中的小微金融發展較快
在最近幾年興起的互聯網平臺以及大數據資源環境中,很多小微金融開始走入了發展的春天,我們所熟知的阿里巴巴,其實就是快速發展最具有代表性的小微金融,也被稱為是草根金融,主要通過互聯網平臺應運而生。互聯網平臺和大數據資源下小微企業的融資有了新的方向,這種勢頭讓銀行業感覺到危機。例如,在阿里巴巴的金融系統中,含有阿里小貸、保理公司以及擔保企業等等,呈現一種多元化的金融形態。從阿里的小額貸款角度來講,對小微企業的服務有幾十萬戶,貸款的金額超過了1400億元,這個驚人的數字一直在增長,并且余額寶是大眾所熟悉的金融產品,據統計在2014年末,余額寶的資金已經超過了800億元。
2.普惠金融的發展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機會
互聯網金融呈現火爆發展是從普惠金融開始的,更是始于對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我國在十八大中就明確的提出了普惠金融發展的戰略,因此在此戰略下,互聯網金融的行走路線也基本已經確定,互聯網金融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將面臨新的機遇。例如,O2O電子商務的發展,財富的不斷增長以及金融需要的多元化將是互聯網發展的的一個新機會,國家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那么互聯網金融、普惠金融就會給中小企業一定的融資和支持,由此產生的網貸開始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下,新的金融革命以及商業模式開啟了。
二、中小企業融資的政府支持政策以及融資體系的完善
1.金融行業中開始出現民營資本
從國家對金融發展以及中小企業扶持的角度來看,在2010年,我國就開始民間金融政策的推進,并且在同年五月,國務院也開始印發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也就是說,從2010年開始,我國政府就開始允許使用民間資本辦理金融機構。在國務院的辦公廳,發表了關于擴大民間資本金融金融業的指示,政府統一嘗試由民間資本積累,發起民營銀行的說法,但是需要在此過程中自覺地承擔風險。以此也不斷出現了多家從事金融租賃以及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消費的主要金融機構。金融對內對外都需要在開放的環境下發展,并且以加強多方面的監管為主要前提,建立起資本市場小額融資機制能夠讓中小企業有更好的金融融資環境。政策中對金融向中小企業開放的政策傾斜,一方面是為了能夠讓金融市場在更加規范的環境中生存;另一方面主要是為了讓民間金融慢慢的在發展中成為小微企業發展的一個融資平臺。
2.多層融資體系的建立健全
中小企業發展更為寬松的融資渠道是地方股權交易所,它能夠對企業的要求比較低,也沒有關于盈利方面的多項指標,但是比較關注的是企業發展的商業模式和企業創新以及技術方面的應用。股權交易所已經成為一個比較重要的地域性資本交易市場,并且在發展與服務的過程中也逐漸成為中小企業投資和融資的聚集地點,一般會通過發行一些優先股,成為直接性的融資產品,讓民間融資的環境更加通暢也更加陽光。根據調查和統計,在2014年末,我國已經有約30家的股權交易中心。例如,上海股權交易中心,在對中小企業融資以及各項支持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已經成為該地區的一個金融典范。另外,青島的藍海股權交易中心和武漢股權交易中心也是我國比較知名的股權交易場所。
三、民營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
1.民營金融機構在信息的掌握方面比較靈活
中小型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在信息的獲得以及分析方面相對于大型金融機構以及銀行來講更具有優勢,這主要是因為中小型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個緊密的商業往來關系,一般在中小型企業對企業財務以及運營信息發布不太真實的情況下,可以獲得其他方面的信息,通過雙方更加緊密的合作以及接觸獲得全面的中小企業非公開性的信息,這樣,中小企業在民營企業融資過程中,貸款也比較有優勢。和一些國有的大型機構相對比,一些地區性的中小金融企業有比較大的信息量,這樣沖破了以往貸款服務機構以及企業信息滯后不匹配的情況,也極大的降低了中小型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困難的現狀。例如,在沈陽的盛京銀行,這就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地域性標準銀行,主要為了扶植地區的中小企業而設立,其服務過程中一般都是中小型的民營企業,因此為了讓銀行以及企業的信息更加的匹配,銀行將近一半的職員都是為客戶服務的經理,實地考察,直接的走進中小企業中,了解實際情況,做好金融融資環境調查,由此建立起一種一對一的緊密聯系,不再使用財務報表以及現金流量表去了解企業的情況,更不必像其他銀行一樣有過多的審批程序,而是只要了解企業的實際環境既可以發放貸款和進行融資,這是一方面簡化了融資審批的程序,另一方面也保障了資金的安全,有效的降低了銀行的運營成本。
2.保險機制為中小企業融資的情況
很多民營的中小企業之所以出現了融資困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一些銀行以及金融資本機構在進行信用貸款的過程中沒有對資本風險進行很好的評估,并且這種風險一旦發生比較難以控制。那么要減輕民營企業融資困難最好的方式就是對這些風險予以消除,社會保險作為一種信貸危險的分攤方式,這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企業融資以及企業信息不均衡的問題。企業在社會保險的服務體系當中,可以把一種比較先進的融資機制引入到單位中,這極大的增加了企業誠信力度和抵抗風險的能力,不斷的改善企業的融資能力。與此同時,很多企業建立了貸款償還保險制度,讓民營單位的貸款有了更進一步的支持力度,對中小企業推廣信用保險文件,以此實現銀行,金融機構以及中小企業利益均等的共贏局面,讓中小企業在資金解決的情況下能夠獲得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進而收獲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全民創業、萬種創新的視角下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當前情況下,中小企業的融資出現了多途徑與多元化的結果,這樣中小企業在發展中更加便捷,更加順利,減少了資金上的阻礙,也為國民經濟的增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韓鋼,李隨成.高科技中小企業專利技術質押融資業務的信貸合約設計[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29(6):79-82.
[2]李潤平.生命周期、融資條件、行業分類與中小企業融資--基于浙江省中小企業銀行信貸數據的經驗分析[J].當代經濟科學,2014,36(4):77-86.
[3]唐永紅,陳寶熙.臺灣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研究[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4(4):76-85.
[4]吳群.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的發展方向與對策[J].現代經濟探討,2012,25(10):47-50.
[5]邢樂成,韋倩,王凱等.中小企業投融資公司: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新途徑[J].山東社會科學,2011,22(1):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