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俏
【摘要】目的 探究人性化護理在新生兒監護病房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監護病房新生兒,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通過人性化護理進行干預,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進行干預,對比兩組患兒并發癥情況、住院時間、病死率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6.66%,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3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住院時間、病死率進行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監護病房新生兒應用人性化護理,護理效果較佳,同時可降低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方面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新生兒監護病房護理;應用效果
新生兒監護病房,屬于醫院方面比較重要的病房之一,其主要收治出生沒有滿1個月的患兒[1]。同時,這類病癥的新生兒/早產兒較為特殊的并防,會對患兒的護理整體質量、預后,造成直接的影響[2]。適當的采取人性化護理,能夠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這種護理遵循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開展護理工作。本次研究,選取近年來我院收治的60例監護病房的新生兒,探究人性化護理在新生兒監護病房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進行具體的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監護病房新生兒,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觀察組包括男17例,女13例;新生兒出生體質量為2146~3716g,平均(2931.6±128.7)g;其中包括足月兒19例,早產兒11例;告病重患兒16例,告病危患兒14;新生兒肺炎18例,高膽紅素血癥6例,敗血癥患兒6例。對照組包括男22例,女8性;新生兒出生體質量為2237~3725歲,平均(2981.4±132.1)g;其中包括足月兒20例,早產兒10例;告病重患兒18例,告病危患兒12;新生兒肺炎16例,高膽紅素血癥7例,敗血癥患兒7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進行干預,針對新生兒的生命體征進行嚴格的檢測,同時加強喂養、環境和病癥治療方面護理工作。
觀察組實行人性化護理進行干預,護理方法為:
1.2.1體位方面的護理
護理人員需結合患兒實際的康復情況,實行體位的調整,定期幫助其實行翻身的工作。此外,還需對患兒受壓位置實行按摩。仰臥位的患兒,可將蝶形的軟枕置于頸部、肩膀下部,以確保患兒呼吸道的通暢。
1.2.2 安全方面的護理
①需加強護理人員靜脈穿刺的水平,防止反復穿刺對患兒所造成的刺激,還應提高巡視的力度,避免液體產生滲漏的情況,對患兒造成皮膚方面的影響。
②提供良好、舒適的病房環境,每日保證病房內的陽光充足,且需做好強光的措施,避免對患兒造成刺激。
③在實行采血、注射和氣道吸引的過程,需保持動作緩慢、輕柔。可通過喂奶、非營養性吸允方式,降低患兒疼痛感,并加強患兒依從性。
④定期為患兒修剪指甲,在皮膚應暴露的時候,需防止患兒的皮膚暴露過大的面積,同時需對病房實際的溫、濕度進行控制。
1.2.3 舒適方面的護理
①對患兒的家長定期實行健康方面的宣教工作,防止產生過大的噪聲。
②適當的放一些輕緩的音樂,以充分調節患兒的聽覺發育系統,進而促使患兒的生理、心理健康的發展。
③臨床護理的過程,部分膽紅素血癥的患兒,在實行藍光照射的時候,會丟失一些水分。可通過輸液、喂奶的方式,保證患兒的正常代謝需求。
④患兒的父母、護理人員需加強對患兒的撫觸,從而確保患兒能夠充分的感受到被人關愛,并提高觸覺、運動和感覺系統的舒適性。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兒不良反應情況、住院時間、病死率。
1.4統計學的處理
通過SPSS13.0,實行統計學方面的處理,計量資料采取均數±表示,標準差應用( ±s)代表,P<0.05即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兒并發癥情況的對比
兩組患兒并發癥情況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住院時間、病死情況的對比
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為(28.79±4.22)d,對照組的住院時間為(36.49±5.27)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接受護理干預的過程,均沒有出現死亡的情況。
3討論
新生兒監護病房,為70年代所構成。隨著各國的不斷發展,促使新生兒的死亡情況也逐漸減少,特別為低體重的新生兒[3]。為確保新生兒的生存質量,應做好其保溫和心肺監測等工作,同時可通過小量均速的高熱量營養輸液,定時對患兒的血氣實行具體的分析,進而達到預防感染病癥的目的。現階段,我國的專科人員的缺乏、住院費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問題,還需要不斷改善。新生兒監護工作為:不同高危新生兒生命的支持、新生兒窒息相關病癥的搶救和治療、新生兒溶血癥的治療、呼吸方面的管理和手術后患兒監護方面的管理、小兒遺傳代謝病癥的篩查、早產兒的管理等工作。
本次研究,對監護病房的新生兒實行人性化護理,主要通過體位、舒適、安全方面的護理,開展人性化護理工作,臨床效果較好[4]。人性化護理,本著一切為了患兒的原則開展工作。提供優質的人性化護理服務,以確保患兒的心理、生理、精神方面均能夠達到良好的狀態,并且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并提高患兒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監護病房的新生兒護理,應用人性化護理進行干預,臨床效果較好,同時可降低患兒的并發癥發生率,促使患兒及早獲得康復,值得臨床方面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胡覺麗.新生兒監護病房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體會[J].醫學美學美容旬刊,2015(5):453.
[2]胡裕紅.新生兒監護病房中人性化護理的實施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8):327—328.
[3]胡波,陳旭維,舒亞玲.新生兒監護病房開展人性化護理對患兒病死率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現代實用醫學,2013,25(8):950—951.
[4]明進.人性化護理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10):1380—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