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峰
摘 要:從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在體育教學中增強學生團結的意識、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學生健康的理念、在體育教學中傳授學生自護的知識、在體育教學中指導學生鍛煉的技巧五方面進行探討,指出體育教學要結合學生和身心特點使其得到更好的成長引領,以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體育;學生健康;成長;意志
中圖分類號:G455;G62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6-0084-01
體育學科和學生的成長息息相關,無論是思想的引導、身體的鍛煉還是各種知識的傳授,體育學科和學生的生活聯系非常密切。教師要在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小學生的成長,拓展理念推動教學工作開展。
一、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
當今小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在吃苦耐勞方面存在著一些不足,如何讓他們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具有頑強拼搏的意志、吃苦耐勞的精神,體育學科在這一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可以結合體育教學訓練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例如,在跑步訓練中,有些學生怕吃苦,堅持到中途就有放棄的想法。于是,我鼓勵學生和同學一起跑,并要求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堅持就是勝利。有了這樣的心理疏導和言語激勵,學生大多數能夠堅持下去,不知不覺中他們的意志變得更加頑強了。
二、在體育教學中增強學生團結的意識
團結就是力量,當代青少年一定要強化團結精神的教育,因為團隊的力量在更多時候能夠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調查研究顯示,當前的學生對團結意識不足,經常考慮的是自己而不是集體。教師可以結合體育教學內容,兼顧學生身心特點,在潛移默化之中開展團結意識的教育。例如,在體育動作訓練中,完全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訓練的方式,將大家匯集成為一個集體,全部完成訓練目標才算達成目標。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導向機制,學生在訓練中才能夠相互幫助。而提高了團結意識,小組內學生團結互助的行為蔚然成風,較好地培養了學生團結的意識。體育游戲活動中,教師也可以設置一些團隊合作的游戲活動,讓學生一起團結協作,從而取得好的成績,使他們在寓教于樂之中增強了團結意識。
三、在體育教學中給學生滲透健康的理念
健康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離開了健康一切都化作了空談。因此,體育教師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點,積極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涉及到多個方面,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健康飲食這些方面的習慣。如一些小胖墩都是吃出來的,他們的身體素質必將受到影響。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健康的飲食習慣,哪些食物適宜在早上吃,哪些適宜在中午和晚上吃,一日三餐應當堅持什么樣的原則,特別是晚餐應當怎樣搭配控制多少數量,這些對提高小學生的健康飲食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許多學生在健康知識教學之后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和父母一直認為非常健康的飲食方式實際上并不科學,他們便會主動糾正并向自己的父母進行宣傳,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健康飲食水平。除此之外,心理健康也是我對學生進行疏導的重要內容,主要是向他們介紹什么樣的思緒狀態才是健康心理。這些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從小養成正確的思維方式,以科學的態度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這對他們一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幫助。
四、在體育教學中傳授學生自護的知識
人在一生中必不可少會遇到各種危險,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有的時候事關一生的幸福。學生在這一方面存在著明顯的短板,教師要結合體育教學強化學生自我保護方面的教育。首先,教師要強化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平時要遠離各種危險,要注意生活中的一些常識,如不走夜路、不要接受陌生人的搭訕、父母不在家時不要隨便開門等,這些方面的教育教師要讓學生常知常提、常說常記,養成防范的意識。其次,教師還要教給學生一些自我保護以及急救的方法。例如,在遇到陌生人跟蹤時應當怎么辦——應當及時向周邊的熟人求救,應當及時向人員集中的地方奔跑,應當熟悉記住轄區派出所的報警電話以及110等常用報警號碼。又如,在骨折、觸電、溺水人員急救中有哪些技巧等,這些知識的傳授對學生也是有百益而無一害。通過這樣的知識傳授,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自護自衛的意識與能力。
五、在體育教學中指導學生鍛煉的技巧
鍛煉技巧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的意義。教師要在教學中結合所任教的年級,幫助學生確定合適的運動量,并告訴學生采取哪些運動方式、運動的時間是多少、在什么時間鍛煉等,因為這些都是學生以前所不曾接觸過的內容。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如早晨的鍛煉要有哪些注意事項,不同類型的學生可以采取什么樣的鍛煉方式最為合適等。如我向學生介紹了運動鍛煉的方法技巧,并幫助學生擬訂了鍛煉計劃,這些都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良好的幫助。許多學生經過我的指導,對健康鍛煉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理解,也掌握了健康鍛煉的方法技巧。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注重整合各類資源,結合學生和身心特點使其得到更好的成長引領,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馬思遠,李秋淮,孟濤.提高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效益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08).
[2]李原.李原.做體育教學與科研的雙能手[J].上海教育,2014(21).
[3]江松.把握小學體育合作學習三要點[J].教書育人,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