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瑩瑩
【摘要】隨著新一輪教學改革的深入,每位教師均要更加注重提升教學質量,創造有助于學生全面和個性發展的學習環境,特別是讓每位學生,在學習中能體驗到進步的快樂。針對學困生的學習,可利用元認知策略,其在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教學中運用元認知策略,幫助學生合理確定學習目標,監控其學習計劃實施,并評價學習結果,對于提升學困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元認知策略 學困生 英語學習 自主學習 實踐
【基金項目】本文屬天津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學習日志與初中英語學困生元認知策略培養研究”(BEYP5003)階段成果。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33-02
在實際教學中,每個學校、每個班級和每個學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的學生。這一群體的學習質量如果不提高,則直接影響整體教學質量。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常常沒什么好辦法,而如果放棄學困生,意味著對學生不負責任。所以研究提升學困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的策略,提高其對學習的興趣,具有重要的意義[1]。文章即探討了運用元認知策略提升學困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
一、元認知理論的相關介紹
元認知是指對認知的認知,是指自我意識中對自身認知活動、任務、能力和策略等的認識,屬于一種自我監控與調節的行為意識。在教學中運用元認知理論,對于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很有幫助。
元認知理論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計劃與目標策略:如果學困生關注成績表現目標,而不關注掌握目標任務,如果其學期內的學業失敗,則其學習信心就會大減。而設置學習目標和任務,就是幫助學困生訓練,使其注意力從關注成績到關注學習任務和過程轉變;二是監控策略:針對學困生的監控策略,可采用自我報告和自我提問兩種,通過自我監控學習過程,清楚自己已掌握部分和未掌握部分,提升其學習效果;三是調試策略:這種策略是指采取對認知活動的矯正或補救措施,是重新考慮學習過程,檢查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否出現了偏差;四是評價策略:依據一定的標準,對學生的某些行為進行評判的過程。
二、元認知策略背景下學困生自主學習現狀分析
學困生是指那些在學習中由于種種原因缺乏學習動力、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一些學生由于沒有掌握學習的方法而成為學困生,一些學生由于對學習不敢興趣而成為學困生,不一而足。幫助學困生提高學習成績,使其更加專注于學習,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當前,學困生自主學習的現狀不容樂觀,不但學習成績不理想,而且學習態度、學習動力缺乏,并且學困生又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學困生之所以成績不理想,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原因,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教師的原因。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不夠。而這一現狀的產生,主要是由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在下文中筆者將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整理。
(一)教師缺乏實證經驗
目前,不少英語教師缺乏元認知策略下的實證經驗,對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運用缺少感性認識。雖然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更多的教師得以知曉,但是在教學中尚未有進行實踐。比如某校一名英語組教研組長,中學高級教師,年僅五十歲,工作非常認真負責,在教學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班上的學困生學習成績卻沒有明顯的進步[2],,班里兩級分化的現象嚴重,她將主要原因歸結為沒有接觸過這種新的教學理念,以至于在教學中無法應用。
而在一些偏遠地區,教師更是沒有接觸過元認知策略,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即便想改變學困生的學習現狀,但也苦于沒有好的辦法,只能事倍功半。
(二)課堂教學方法和策略較為傳統
近年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是多數課堂上仍采用的是傳統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缺乏讓學生擔當課堂主體的意識。課堂仍舊是傳統課堂,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學生在下面聽課和記錄。
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給學生太多的思考時間和精力,導致學生無法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
(三)教師對學生策略實施缺乏有效指導
筆者曾經對英語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過為期四周的調研,調研的內容包括教師的課堂行為、課后作業要求、學業檢測和評價等。為了確保調研效果的準確性,筆者對班級的每個學生均進行了調查,根據學生錄音整理了調研情況。
通過調研得出,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與經驗,“教無定法”,教師針對每個學生都制定了輔導方法,比如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嚴格要求學生課下作業等。但是卻很少有老師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學生進行元認知策略培訓更是無從談起。對學生元認知策略實施缺乏有效指導,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需要給予高度重視。
三、運用元認知策略提升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案
(一)積極培養學困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為了提升學生對元認知策略的認同程度,對元認知策略產生興趣,在第一堂培訓課后可讓學生們討論成績優異學生的表現。優異學生的共同特點比如上課積極發言、課外積極學習外語、書寫規范、按時交作業等。
通過討論告訴學生,特別是告訴學困生,優等生是掌握了元認知策略學習成績才好的。羅杰斯認為,人類有種自我實現的冬季,是一個人發展、擴充和成熟的驅動力。在每個人的潛意識里,都有自我實現的動機。待學困生明了元認知策略重要性后,自會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一旦學困生的學習動機被激發,則就會保持長久的學習熱情。
(二)培訓認知策略,使學生掌握多種學習方法
學困生學習成績差,很大原因是由于缺少學習策略和方法,因此培養學生一些認知策略,使其掌握豐富的學習方法,對于提升其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進行元認知策略培訓前,應對學生的學習策略和方法進行指導,內容涉及課堂預習、課堂做筆記技巧和方法、詞匯記憶方法。培養學困生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可幫助學困生有效開展學習,為其學習進步提供方法和策略支撐。
(三)運用元認知策略,設計實施方案
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想方設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才是正途。學困生課堂學習效率低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這一現狀,運用元認知策略,設計制定實施方案,旨在提升學困生的學習效率。
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上課,每堂課都要定下學習目標,并積極理解、吸收所學知識內容,找出未解決的問題,并千方百計解決,此即為元認知策略中監控調節策略的具體運用。在下文中,筆者將就元認知策略的實施進行詳細說明。元認知策略分為目標制定、自我檢測和自我評價。
(1)有效學習第一步:制定目標。確立學習目標對于自主學習來說非常重要,在學習的某一個階段,學生只有確立了學習目標、目的和要求,明細了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才能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根據學習目標進行學習,學習的動力會很足。因此要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的時機情況設定學習目標,分為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兩部分。
(2)有效學習第二步:自我監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監控是關鍵。教師源源不斷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但要學生反饋學習的過程。因此,這就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監控能力,每天填寫自我監控表,梳理英語課上的學習內容,及時標出未掌握的內容,尋找方法解決問題。學生掌握了自我監控的策略,自主學習意識自會提高。
(3)有效學習第三步:自我評價。一些學困生存在著不會自我評價的問題,或者自我評價過于主觀,錯估對知識掌握程度的現象普遍存在。根據元認知策略進行自我評估,設計每日英語任務完成評價表。要求學生認真填寫完成情況,進行正確的自我監督與評價。
同時,要求學生每周末回顧一周學習情況,反思有效學習策略和方法,并摘錄學生周小結部分內容。通過自我評價,對自主學習情況進行準確、客觀的評價。
(四)實踐方案的調整
通過訪談學生,了解學生訪談情況,指導學生元認知實踐。訪談的具體問題可設計為:你喜歡英語嗎?你有計劃學習英語嗎?你覺得目前英語學習中最薄弱的環節是什么?你打算怎樣提高英語學習水平?通過學生的反饋,來提升學習的學習興趣,也能了解學困生的學習現狀。
四、元認知策略應用的流程
通過實踐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提煉出了元認知策略整體運用過程,旨在提高學生制定計劃策略、監控策略和評價策略運用能力,進而提升其學習效率,提高英語學習成績。
元認知策略運用流程:明確目標,設計計劃→實施計劃,自我監控→自我小結→反思,提出新目標與計劃→明確目標,設計計劃。
第一步是明確目標,通過明確和制定目標來激勵學困生自我開展學習,比如要求每個學生制定英語學期學習目標,并制定英語周學習計劃,每節課前預習內容,并明確課堂學習目標,設置聽課目標,這是自主學習第一步。
第二步是自我監控。自主學習過程中,需要實時進行自我監控,并將自我監控的過程文字表格化。通過填寫自我監控表,逐步養成學習思維習慣,最終形成自主學習意識。
第三步反思總結,設定新的目標。學會反思對于鍛煉學習思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掌握自主學習方法的關鍵。反思也是對自我學習狀態的監控,在反思中,總結以往學習的經驗和教訓,及時發現問題,設置新目標,可讓學困生的元認知策略成為習慣。
另外,還需要關注學困生的心理狀態,評估學困生心理狀態,通過心理疏導,使其調整好狀態,正確看待成績,看待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讓學生健康成長。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英語教學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斷革新,為了提升學困生的學習效率和成績,需要在輔導中運用新的策略,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元認知策略是一種新型的理論,用于指導培養學困生自主學習有很大幫助,文章分析了學困生成績差的原因,并制定了運用元認知策略提升學困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案。
參考文獻:
[1]魏慧慧.新課標情境下高中英語學困生學習策略取向調查[J].延安大學學報,2012,23:109-110.
[2]張琳.運用多元評價機制促進大學英語學困生自主學習的淺談[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5,1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