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琳佳
【摘要】近年來,隨著“微信”、“微博”、“微視頻”等信息傳播媒介逐漸成為信息時代的主流,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微課教學開始出現,并很快以其快速、方便、自由、高效的特點引起廣大教育者的關注。尤其是近兩年來在教育領域引發了一場“微課熱潮”,目前已成為我們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熱點。微課可以應用于自主探究學習、課堂教學情境導入,分層教學等,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建構,實現學生個體差異化學習,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最終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微課 初中教學 信息技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36-01
“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設計的、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目標單一、簡短而完整的教學活動。在當前教學改革熱潮中,以學生為本,把微課巧妙應用于信息技術課堂,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廣價值。
一、微課應用于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意義
信息技術本身是一門直面計算機操作的學科,基本上每一節課學生都有大量任務自主探究的時間,微課本身的特點也是非常適合操作技能類知識的學習。信息技術需要學生學習大量的操作技能,傳統廣播教學而非一對一授課,學生面對屏幕學生會經常出現操作細節的缺失,利用微課可以高效再現操作細節,有利于學生自主修正,避免教師重復性的講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個性化差異的學習也需要微課這種教學模式,學生在信息技術水平上參差不齊的現狀是存在的,教師一一解答學生的疑問難免有所遺漏并無法兼顧全體學生。而利用微課讓學生自主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建構,從而實現差異化教學。
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應用有著重要意義,首先,學生可以借助微課進行自主學習,并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學習步驟進行學習,依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選擇合理的微課視頻資源;其次,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應用微課也能夠加快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轉變,隨著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的不斷提升,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而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也是如此,通過微課作為媒介開展教學活動,極大豐富了教學方法與手段,以視頻為載體調動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動力,對于教學目標與教學計劃的實現也有著重要意義。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對視頻質量、教學模式、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手段有一定要求,還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微課的出現也加快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和信息技術的專業化發展。
二、微課應用于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應用分析
作為一種創新型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應用微課必須注意一下五個方面的內容:
1.是微課的制作過程。微課視頻的制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在實際的制作過程中,需要選擇相對安靜的環境進行教學視頻的錄制,并將錄制視頻與某些素材資源通過剪輯制作綜合在一起,從而得到一個完整的微課教學視頻。另外,對于教師不參與講解的視頻部分,應在視頻中加入文字注釋,在有文字的視頻片段應放慢播放速度,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與記憶,便于更好的掌握視頻教學的內容。
2.是信息技術微課的字幕,字幕是微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微課視頻中,視頻的全程字幕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理解,還可以對重點部分進行有效的強調。文字能夠使學生跟隨視頻的速度,進行進一步的理解,還可以在視頻間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
3.是微課的時長問題,微課對于時長有較高的要求,教師應注重視頻時間的控制。通常情況下,微課的教學過程不應占用過多的時間,總時長不超過五分鐘為最佳,內容集中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記憶和注意力的集中,過長時間則會引起學生的精神不專注,從而降低學習效率。
4.是微課的教學方法,應選取講課方式幽默的教師或受學生們喜歡程度高的老師進行微課的錄制,使學生們更專注于五分鐘的微課教學,增強對于知識的吸收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教學目標。
5.是微課的操作過程,過于繁瑣的操作過程會降低學生的興趣程度,并在操作上浪費許多不必要的時間,從而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為方便學生的學習,應對微課的操作方式進行簡化,便于學生操作。
三、在初中信息技術課中推廣微課教學的實施
1.應用于學生課前預習
可汗學院提出微課的初衷就是用于學生的課前預習,所以微課更適合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前使用,讓提早到機房的學生有事可做,也讓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內容有個大概的認識,為學生服務。
2.應用于教師新課導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上好一節課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很關鍵,所以教師應根據新課知識點,設計新穎的問題,激好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為新課的講解做好鋪墊,而制作微課通過視頻引入新課,則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3.應用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微課通常是針對學習的重點、難點而設計的。初中信息技術知識講解的同時,操作技巧往往是一節課的重難點。微課通過視頻對教學重難點操作技巧的再現,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操作技巧。
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術中的小組合作模式、任務驅動模式等應用得比較熱門,這其實也讓微課在課堂中活躍起來。學生根據教師所給任務來學習和操作時,學生往往會碰到或多或少的難題,可以在小組討論的同時借助微課的學習,來更好地學會此項操作或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信息技術課中每堂課幾乎都會或多或少有接受比較慢、學習比較被動的學生。教師講解完課堂教學內容后,再把學習中的重點和疑難問題制作成微課,發送到學生機上。學生根據自己的基礎和接受程度控制視頻的快慢,使那些平時反應慢、又羞于發問的學生能夠從容地反復觀看,較好地解決了后進生的轉化問題。
4.應用于學生練習和鞏固
課堂鞏固練習是對學生掌握情況的一個重要反饋,如何設計練習使枯燥乏味的練習變成學生樂于參與的實踐活動,是教師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微課正好幫我們老師解決了這一問題,教師課前設計好少而精的習題并制作好微課,用于鞏固本節知識。
教師把一節課的知識技能、方法指導和思想教育做成生動的微課,讓學生自己去觀看,同時也是對學習程度不一的學生的因材施教。
四、微課教學反思
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使用微課。微課設計與制作要避免淺閱讀傾向。只注重形式、瀏覽和膚淺的層面,而忽視思考。因此,微課設計要注重學習情境創設,承接先前知識,喚醒學生先前經驗,接著解決重難點,最后引出后續知識點;注重問題設計,觸發學習者深度思考,進而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提升學習和思維能力。
五、結語
微課應配套相關資源和教學活動,最好有一個微課程生態環境平臺。微課并不等于微視頻,學生在觀看微視頻的同時,還要結合使用與學習主題相關的學習素材、課件、練習測試、學習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學習資源,根據微課提出的系列問題進行深度思考和拓展學習。
參考文獻:
[1]朱安慶.初中信息技術有效課堂的研究與探討[J].赤子(上中旬),2015(13):13-14.
[2]孫艷.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1:143-144.
[3]鄭瑞瑞.微課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世界,2014(1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