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楊丹(1988.08-),女,貴州都勻人,輔導員,貴州省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摘要:培養大學生干部工作是當前各高校學生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大學生干部不僅需要有優異的學業成績、全面的管理能力和協調能力,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能力素質,這是大學生干部培養的一項重中之重的任務。提高大學生干部的能力素質關鍵在于平時的教育培養工作。培養教育的重點稍顯在于厘清能力素質的全面內涵,在對癥下藥來解決,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全面內涵;提高策略
高校大學生干部的培養對于自身發展是極其重要的,大學生干部隊伍是否能充分發揮其自身的優勢,關乎學校學生全局工作的成敗。大學生干部是學生中的佼佼者,他們往往具有普通學生不具有的優勢,良好的組織溝通能力、社交能力、學習成績也很優異,深得老師和同學的信任。此外,部分大學生干部還在某些方面有著過人的天賦。然而,其他方面的突出與能力素質的高低并不必然成正比,有些大學生干部也表現出令人失望的一面,特別是能力素質方面的負向,不免讓人堪憂。為此,本文特別就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培養提出解決策略,以期達到一定的目的。
一、當前大學生干部的能力素質內涵與負向表現
(一)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的科學內涵
能力素質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后期,它與一個人在工作中或某一情境中所表見出的與績效關聯的有效的或高績效的行為有著明顯的因果關聯。往往表現為一個人在一個持續的、特定的時期內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包括工作能力、組織能力、決策能力、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素質。
(二)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的負向表現
當前大學生干部的總體表現是積極的,然而,在高校中暴露出的一些缺點也必須得到重視,不應該回避。主要體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1、大學生干部對自身的定位不明確。當前我國高校學生干部的價值觀總體表現出來是積極的、健康的,這對大學的學生工作、校園文化建設和教學管理等方面工作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反映在部分學生干部身上存在缺乏腳踏實地做工作,奉獻精神和主人翁意識。
2、大學生干部心理承受能力不強,抗壓以及抗打擊能力不強。當前大學生干部普遍出身于90后,在家里集父母萬般寵愛于一身,與學校的生活環境形成巨大反差,導致在學校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具有普遍性的。而與其普通大學生相比,學生干部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當工作出現失誤,受到輔導員或者分管教師的批評,不能正視自身的錯誤,往往還會感到委屈和有失顏面;還有的學生干部則是在工作過程中一遇問題和挫折,就覺得是自己能力不夠,水平達不到老師的期待,表現出不應有的自卑情緒,大大打擊了工作的積極性:還有的學生干部則是有強烈的個人表現欲,過分強調自己在學生組織中發揮的作用,缺乏團隊合作意識和大局觀念。
3、大學生干部的社會化程度在逐漸增高,導致工作中容易脫離原則,缺乏是非觀念。當前有些學生干部受社會風氣和性格特點的影響,利用任職崗位權利之便,拉幫結派,結交各式各樣的朋友,朋友義氣代替了工作原則,缺乏基本的是非觀念。現階段部分學生干部的思想道德觀念發生了很大轉變,是非觀念淡漠,對校園風氣中的不良現象和學生干部隊伍中的錯誤掛念等問題問題持漠然態度,缺乏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不利于樹立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新風尚。
4、大學生干部急功近利的思想普遍存在。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大學生作為社會現階段的大學生干部普遍表現出急功近利的特點。部分人在為同學服務時,首先想到不是如何做好這件事,而是對這件事情做了以后對自身的利益何在。利益大舅盡力去完成,沒有利益就撒手不管或者干脆推脫,沒有完全端正動機。他們選擇擔任學生干部的出發點不是為集體服務或者為同學服務,而是認為擔任學生干部可以獲得有利于自身的不少好處和實惠,表現出較強的功利色彩。
二、當前高校大學生能力素質培養的現狀及其問題
當前高校大學生能力素質培養越來越得到各大高校的重視和關注。然而,重視和關注的程度仍然是不夠的,縱觀對大學生能力素質培養的現狀,主要暴露了一下幾個問題。
1、現階段大學生干部的能力素質培養體制不完善。培養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的體制在目前的中國高校,所呈現的現狀是令人堪憂的。體制不完善是業已形成的事實,也是成為影響高校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培養不盡人意的一個重要原因。具體體現出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是管理體制的不科學。目前高校大學生干部管理體制缺乏清晰地領導和管理模式,許多學校的學生處、團委、宣傳等部門都可以選拔任命相應崗位的學生干部,對學生干部能力素質的選拔標準、培養方式、考核激勵也不盡相同,容易引起學生干部之間的不平衡。第二是監督機制不全面。從目前高校大學生組織的設置和學生干部管理的制度建設來看,選拔、培訓、評價等階段都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和監督方式,指導部門、學生組織內部部門和學生干部的互相監督,加以普通學生的監督,理論上已經有看似合理的學生干部監督體制,但實際效果卻并不樂觀。
2、當前高校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培養機制疲乏。從目前的選拔機制來看,大學生干部選拔、培養機制不健全。雖然大多數高校都已經建立了學生干部選拔的標準和程序,并且在選拔程序上較多地體現了民主,但是仍有不足之處。此外,學生干部能力素質培養機制沒有建立,對學生干部能力素質的培養仍處于一種不規范的狀態中,缺乏一套完整的培養方案,許多高校存在著學生干部一旦當選,培養工作也就結束的情況,整體工作遷移,嚴把了入口關,卻在培養學生干部能力素質的工作上有所懈怠,認為選拔進來的學生干部剩下的工作就是對干部的使用或差遣了。
3、科學的評價激勵機制尚缺乏。用定期考核這個手段對于促進學生干部素質的提高和大學生工作任務的完成有著突出作用。通過此種方式方法可以凸顯出學生干部工作的優點和缺點,并且根據此種考核對工作能力強,綜合素質表現突出的學生干部進行一定的嘉獎和鼓勵,以此激勵學生干部對于他們在開展學生工作時候的積極態度以及負責人的態度和對此工作的認同,打造一種良性競爭環境。
三、提高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策略
基于上述當前高校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培養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是關鍵。因此,本文認為提高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的策略在于創新的觀念、科學的教育觀、素質觀以及評價觀。只有把四個最新的觀念僅僅結合,才能做到徹底地提高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
1、創新當前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培養的觀念。提升大學生干部的能力素質,首先要在培養教育的理念上做到創新。目前通過觀察發現影響高校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提升的最主要因素有:“教學因素”、“主觀因素”和“管理因素”。其中管理因素是重中之重。管理因素所涵蓋的內容主要包括培養模式、教育理念等因素,對于其他因素具有顯著的整體制約性,所以,促進高校大學生干部創新能力素質的提升需要大力推進高等工程教育理念的創新。
2、培養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的關鍵在于具有科學的教育價值觀。教育觀主要指的是有關教育的作用、功能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基本立場。它的另一種表達式教育的最高價值追求是什么。教育的價值觀對教育的價值追求和價值行為起著重大影響作用。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提升的教育價值觀,重點在于兩個原則:(1)立足任務的判斷,即對大學生干部素質教育的任務做出準確而全面的判斷;(2)教育價值觀核心在于全面體現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的發展。
3、樹立大學生干部的素質觀,特別是能力素質觀。培養大學生干部的能力素質,關鍵在于能不能使得大學生干部樹立正確的素質觀,由其是能力素質觀。在整個目前的教育界,因為受到一味追求成績的功力主義思想影響。上至教師下至學生都忽視了能力素質的培養,缺乏正確的認識,由此導致了能力素質觀的科學性也往往岌岌可危。因此,要想實現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的提升,樹立正確的能力素質觀是其重要的前提。
4、確立大學生干部正確的評價觀。培養大學生干部的能力素質也是教育的一個目標,但必須對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才能避免教育不容易偏離方向。推動高校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培養工程,提升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的根本價值指向就是培養創新型高校大學生干部,所以,確立高校大學生干部正確的評價觀就是探討創新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標準時所應該持有的原則和立場的問題。
四、結語
大學生是國家人才儲備的主力軍,學生干部更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優秀代表,所以學生干部的能力素質水平關乎國家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學生干部是組織同學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重要學生群體,是學校聯系廣大學生的橋梁和紐帶,是學生與學校之間交流的正當民主渠道,是傾聽和反映學生的建議、意見和要求,參與涉及學生的學校事務的重要隊伍。高校學生干部隊伍是高等學校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不見體現著一個學校的、校貌,更是一個學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學生干部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高校的發展與穩定、教學質量的提高、社會形象的樹立。所以,提高大學生干部能力素質必定是今后大學生干部培養的重中之重的工作。(作者單位:貴州省黔南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