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宜 李斐然★
?
“四大”本土化后內資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策略
李宜李斐然★
摘要:轉制三年,“本土四大”業務平穩增長、分所設立均有增加、政府購買服務取得突破,實現了與內資所在統一平臺的公平競爭,然而內資所與“本土四大”差距仍較大。本文通過分析“四大”轉制對內資所產生的正負面影響,針對內資所發展策略提出了三點建議。
關鍵詞:“四大”;內資所;本土化;發展策略
2012年5月財政部會同商務部、工商總局、外匯局和證監會聯合發布《中外合作會計師事務所本土化轉制方案》(以下簡稱“轉制方案”)。轉制方案所指“本土化轉制”是指中外合作會計師事務所(“四大”1)根據合作設立時所作承諾實現本土化,并在合作到期日之后或自愿在合作到期日之前采用符合中國法律法規規定的組織形式。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間,“四大”全部完成組織形式的轉變,轉型為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迄今為止轉型已三年。2015年8月中注協發布的“2015年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信息”中顯示,“四大”仍保持名列前茅,包攬榜單的前三,最后一家畢馬威華振也排名第六。“本土化的四大”不僅客戶和業務保持平穩增長,分所設立均有增加,優秀的本土人才穩步加入合伙人團隊,2015年8月4日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更是中標國資委2015~2017年度中央企業產權登記數據核查項目,涉及政府采購資金人民幣420萬元,此次中標被看作“四大”在中國成功本土化轉制的標志。2從近年“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信息”看,瑞華和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等內資所與“本土四大”在規模、綜合評級得分上的差距在逐漸縮小(見圖1 2012年轉制前后“前十”會計師事務所的收入趨勢圖),說明“四大”本土化轉制對內資所的做大做強有著積極的意義,然而,其與“本土四大”差距仍然較大,如從人均業務收入看,“四大”能超過60萬元,而包括瑞華和立信在內的本土所僅在30萬元左右。此外,財政部針對“四大”轉制的調研發現,“四大”的業務承接和客戶關系維系并未因為轉制而受到影響,市場對“四大”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后承擔更大的法律責任表示認可,對“四大”持續提升執業質量、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充滿信心(郝新華,2015)。有鑒于此,“本土四大”對內資所產生什么樣的積極影響,帶來哪些發展困境,內資所應采取哪些發展戰略應對新的競爭環境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為內資所提供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
“四大”進入中國時采用的中外合作特殊組織形式,使其在所得稅優惠及相關手續辦理等方面較內資所而言具有優勢,尤其是“四大”審計收費的超國民待遇,無形中加大了“四大”與內資事務所的收入不平等。2012年“四大”依法轉制為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后,財政部、證監會、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等部門對審計收費、會計師事務所從事中國企業境外上市審計等監管政策上一視同仁,支持包括“四大”在內的所有本土事務所公平競爭。這將大大促進我國審計服務市場公平有序健康發展。

圖1 2012年轉制前后“前十”會計師事務所的收入趨勢圖(單位:萬元)
(二)“四大”轉制對內資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轉制方案》規定,在正式轉制之日,具備其他國家注冊會計師資格證的境外合伙人的比例不得超過合伙人總數的40%,過渡期五年后,該比例不得超過20%。此外,合伙人必須有5年持證工作經驗,3年境內工作經驗,對首席合伙人的要求更是嚴格,這意味著轉制后的“四大”將需要大量的持中國注冊會計師資格證的優秀的本土人才。所周知,“四大”提供高水平的業務服務,不僅在國際上有良好的聲譽,在中國更是獨占鰲頭。不僅如此,它的薪酬體系、內部管理制度在多年的實踐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完善。這必然對內資所的優秀專業人才造成強大的吸引力,人才流失將會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此外,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者對“四大”特殊普通合伙轉制后承擔更大的法律責任表示認可,關于“四大”轉制后會降低投資者對其信任是一種沒有數據根據的臆測(曾亞敏、張俊生,2012),這對內資所而言將是既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又面臨嚴峻的考驗。
1.繼續做大做強
普華永道即為2007年普華(Price Waterhouse)和道(Coopersand Lybrand)合并后的產物,當時這兩家會計師事務所均為“六大”之一;在2015年成功躋身前四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也是中瑞岳華和國富浩華會計師事務所合并而來的,在合并之前,這兩家會計師事務所均排名前十。所以這里所說的做大做強之路,絕對不是指將兩家事務所簡單合并,收入數字簡單相加,而是整合兩家事務所的資源、核心文化和發展策略,整體增強合并后事務所業務競爭力,才能真正實現做強的目標。
2.避免人才流失
“四大”完成轉制后,將會有一部分內資所的優秀合伙人離開本土所,以尋求更快速的成長和鍛煉,那么內資所必須建立更完善的績效考核與薪酬獎懲機制,以期最大程度上留住優秀的專業人才。
3.拓展國際業務
內事務所在本土化的同時國際化,不能僅僅局限于國內市場,尤其是在國內市場最優質的客戶都被“四大”所掌握的形勢下,我們需要跟國際市場接軌。在新形勢下,中國注冊會計師資格證在國際審計市場的承認度逐漸提高,內資事務所可以考慮加盟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為國際審計提供服務,不斷吸取經驗,逐漸占據國際審計市場份額。
課題名稱:
本文系北方工業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項目“高校本科會計學專業實體仿真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現”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司.百年四大中國新姿—“四大”中外合作會計師事務所本土化轉制報告[J].財務與會計,2014(10):11-17.
[2]曾亞敏,張俊生.“四大”本土化轉制會降低投資者的信任嗎? [J].審計研究,2012(06):97-102.
[3]郝新華.轉制三年:“四大”真正成為本土所了嗎?財會信報,2015-08-10.
(作者單位: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