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菁菁
摘 要: 本文以對話為論述要點,圍繞同伴、小組、角色等提出對話協作策略方法,指導學生主動表達和積極交流。依據課程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和難點化解,設置多樣性和遞進性問題,便于學生在相互溝通交流中強化感知,增強體驗。探討對話模式的運用有利于活躍課堂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在大膽嘗試過程中增強語言表達敏銳感和靈活性,提升語用技能。
關鍵詞: 初中英語 對話 情境
英語課堂是師生基于語言表達運用基礎的對話聚會,有豐富的話題和多彩的表達。基于這樣的認識,筆者就課程教學中語言表達運用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和提出問題,讓他們在全面感知和真實體味的過程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對話,讓課堂不再是寂靜的春天,呈現生機活力;對話,讓課堂不再是教師的獨演舞臺,使得學生拒絕沉默,發出真心實感。對話,使得課堂教學變得生意盎然,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一、同伴對話,互說心中“疑慮”
對話開啟英語課堂教學,使得師生之間的語言信息得到充分融合,讓教學雙方主動調整各自策略方法。運用同伴對話,讓學生在親切友好的語言學習環境中主動交流,表達出疑難困惑,有利于豐富他們的認知思維情感。
同伴對話的運用使得課堂不再沉默,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中主動表現自己。如,在譯林版(下同)八年級下冊Unit 5 “Good manners”的Reading “When in Rome”教學中,結合閱讀素材中Jenny和Daniel的對話,建議學生模擬其中的角色進行表達,特別是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閱讀疑難問題,像How do we have a good manner? How do you understand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等,讓他們在彼此協作的過程中找出相關的詞匯短語,激活認知思維。通過同伴對話,學生在主動傾訴的過程中有更多自由發言的機會,消除學習緊張畏難心理。
同伴對話使得學生在充分預學與自主醞釀的過程中不斷生成新的疑問,讓他們在毫無保留的過程中全盤托出自己的見解。同伴對話要有“綱”,圍繞課程教學要點及各自的難點,讓學生在有目的的表達中闡述自己的認知感悟。同伴對話要有“度”,圍繞各自的難點,注意問題的難易度、時間長度等,引導學生在徹底交流和思維碰撞的過程中產生靈感火花。同伴對話要有“力”,鼓勵學生排除各種思想雜念,集中注意力深思難題,讓問題在反復推敲和仔細揣摩的過程中不斷生成有價值信息內容。
二、小組討論,借鑒學習“取經”
課堂是學生表達傾訴的舞臺,更是群體互動的樂園。運用任務驅動方式活化教材資源,讓學生在自覺探索的過程中自然有感而發。小組討論模式的運用,讓學生在不受拘束的學習中有所感思和積累,起到相互學習和借鑒的作用。
運用小組討論,使得課堂有更多的活力。如八年級上冊Unit 5 “Wild animals”的Reading A “Giant pandas”任務閱讀探究中,筆者結合“The different growth of giant panda”表達主題,圍繞生長特點、生物意義、科研價值等方面的內容,設計一定的討論話題,像“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giant panda?”“Can you introduce the growth of giant panda?”“What do we should do for wild giant pandas?”等,讓學生在小組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查找相關答案。學生根據導學問題,結合在閱讀中發現的信息內容,主動對話,吸收其他成員的觀點和看法,不斷完善和修補自己的觀點,使得課堂在相互討論協作的過程中生成更多的樂趣。
指導小組討論,幫助學生在集思廣益的過程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線索,給他們的理解提供更多的輔助。小組討論應有“話”,依據課程教學難點設計相應的話題任務,幫助學生在主動選擇和自由溝通的基礎上有更多的討論內容。小組討論要有“議”,尊重學生的差異和自愿,引導他們在暢所欲言中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幫助他們在找出問題和不足的基礎上不斷開闊視野。小組討論要有“辯”,引導學生主動辯述,給他們爭辯的機會,讓他們在大膽抒發自己認知感悟的基礎上有更多的新發現,讓課堂充滿靈動與妙想。
三、模擬表達,毛遂自薦“展露”
實踐體驗學習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總結反思學習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跳出單純聽講模式,讓他們在自我展示的過程中產生學習的興趣與激情,讓課堂更有人文色彩。
給學生自我模擬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在主動構思和大膽嘗試的過程中找到學習的切入點,便于他們發散思維。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 Unit5 ”Birdwatchers“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時,筆者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The beautiful place—— Zhalong”,建議學生分別模擬扎龍管理人員、保護區中的鳥類等,就“What do I know about Zhalong?”主動登臺表演,讓他們結合自己的閱讀理解識記主動提出相應的觀點。
模擬表達使得課程資源更豐富,讓學生在動感十足的過程中有所察覺和感知。模擬表達要有“境”,創設與課程相關的情境,突出民主、平等、自由等特征,讓所有的學生都享有一定的權利。模擬表達要有“臺”,搭建與課程教學內容相關的舞臺,支持學生主動表達和大膽聯想,給他們搭建寬廣的舞臺,引導他們自由表演。
如前所言,運用對話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充分獲得自由表達權的基礎上主動調整學習策略方法,更能展現無窮活力和光彩。創設寬松、和諧情境,多尊重和關懷學生的認知需要,給他們提供自由對話的機會,更使得學生激發表達激情和主動作為,提高英語表達運用的敏銳性和靈活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張學平.對話教學理念下初中英語課堂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5(30).
[3]張嵐.關于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探討[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26).
[4]徐方榮.從對話教學的角度探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J].中學生英語,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