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芬
摘 要: 任何一種教育都應該是滲透著愛的教育,在充滿愛的氛圍里,學生才能快樂地學習。通過創造愉快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愛學的情感,在發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發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樂”中學、“樂”中練,變苦學為樂學,真正做到“樂而好學”。
關鍵詞: 英語教學 樂學 快樂課堂
怎樣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研究課題。我們應該轉變教育教學理念,進行課堂的再創新,教法的再創造,營造一種以生為本、師生平等的教學個性化、民主化氛圍,真正突現“活的教學”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最終打造“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快樂課堂”。
一、樂由心生,做個快樂的教師
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在他的《斯賓賽的快樂教育》一書中,提出做一個快樂的教育者應該做到:1.不要在自己情緒很糟時教育學生,這時很容易把這種情緒發泄到學生身上。2.在教育中,努力營造快樂、鼓勵的氣氛,讓學生有實現感和成就感。3.努力做一個樂觀、快樂的人,塑造一個快樂教師的形象。我在教學中發現如果我的情緒低落,愁眉苦臉,學生很容易感染我消極情緒,整堂課沉寂無趣;如果我精神飽滿,眉開眼笑,學生則很容易進入快樂飽滿的學習狀態,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快樂的教師才能營造快樂的課堂,才能造就快樂中學習的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后,每堂課前我都會對自己的情緒來一個徹底的清理,把一切不快、煩惱等消極情緒暫時打包,懷著輕松愉悅的心情踏進教室,用飽滿樂觀的精神面貌投入每一堂課的教學,在課堂中和學生一起制造笑聲,一起享受學習英語的樂趣。
二、千方百計營造“快樂課堂”
“快樂課堂”就是充分利用初中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不失時機地利用學生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蘊含的愉快因素,把快樂引進課堂,使學生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增強對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習的求知欲望,享受成功的快樂。
1.游戲——“快樂課堂”的主旋律。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做游戲可以滿足學生愛動好玩的天性,不但能使注意力持久穩定,而且注意的程度不斷提高。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加入適當的游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快樂課堂”的具體運用,在游戲中注意學生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設計了一些富有創造性和挑戰性的游戲。如在投影儀上顯示幾個抽象的圖形讓學生猜:T:Whats this in English?學生有的把圖形猜想成一個球、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個杯口、一艘宇宙飛船等;有的猜想成一本書、一張照片、一幅地圖、一扇窗戶、一個外星人等。
2.表演——“快樂課堂”的主題曲。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大量的聽、說、讀、寫訓練,增加語言實踐量,使學生初步獲得運用英語的能力。初中英語教材會話內容占相當大的篇幅,任何題材的會話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的,伴有相應的表情和動作。會話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師能根據教材的內涵,創設悅目、悅耳、悅心的交際情境,吸引學生興致勃勃地練習對話,輕松愉快地通過表演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以初中8A Unit 8 Reading “An Earthquake”為例,我繪制了四張與教材內容相配的PPT,創設了不同的情境,以PPT為依托,輔以必要的動作和表情,幫助學生理解故事的內涵。為了更貼近生活,使靜的情景動起來,我還聘班上學生為演員,讓學生進行啞劇表演。當學生看到有趣的啞劇表演時,情緒處于極度亢奮的狀態,人人都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躍躍欲試的沖動,在小組里稍做準備后,大家便爭先恐后,紛紛要求為啞劇配音。
3.靈活——“快樂課堂”的變奏曲。 “快樂課堂”的營造,除了多采用游戲和表演,還必須靈活運用各種的教學方法:(1)直觀演示法。這個方法簡單但非常奏效,只要教師有學生的那份心,那么學生就會很容易快樂起來。例如我們教學生英文單詞“apple”,教師把一個又紅又大的蘋果在課堂上亮出來,在單詞旁畫上簡筆畫,效果遠遠比在單詞旁寫上“蘋果”要好得多。(2)評比競賽法。這種方法有較強的激勵作用,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當然,要面向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全面投入,積極參與,運用此法時,必須適當做一些策略性的傾斜,有時我會表現得“偏心”,適當“鋤強扶弱”,關鍵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激勵,正確引導和評價,反饋結果,分析原因。(3)兒歌教學法。教師自編兒歌,突出教學中的重難點,總結和掌握某一知識學習的規律。這種形式新鮮,朗朗上口,易記好用,很受學生的喜愛。例如我教學生動詞“have”與“has”:如何正確使用呀?“我”用“have”,“你”用“have”;“has”用于“他、她、它”,以上主語是單數,復數主語全用“have”。(4)動作操作法。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在操作中發現問題、認識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例如教一系列介詞時,我通過指導學生定位握住左拳,擺動右手指示各介詞“in,on,under,beside,near,behind”的方法,讓學生邊做動作、邊思考記憶、邊口述學習這幾個介詞。
4.激勵——“快樂課堂”的贊美曲。我認為自信的笑、寬容的笑、誠懇的笑、贊許的笑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能讓學生開啟心靈的窗戶,愿意與你分享自己的生活學習中的點點滴滴。同時當我把微笑送給學生時,我收獲了快樂,讓我以愉快的心情進入每一節課。老師應了解學生怕什么,學生怕老師冷落他,怕老師不鼓勵他,怕老師不給他建立善學、樂學、好學的自信。在教學中,怎樣樹立學習中的典型?怎樣激勵學有進步的學生?怎樣讓學生求知的欲望積極、快樂、良性地循環?我想到的是:給學生成功的激勵。為了課堂的需要,我想方設法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首尾字母接龍,小組比賽,男生女生PK,圖畫找錯誤等的課堂設計都是全員參加,在課堂上從不漏掉一個學生,較慢的學生可以采取求助的方法來完成他的任務。
三、樂學——“快樂課堂”的追求
學生的學習之樂,是快樂課堂追求的樂學效果,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生動活潑的樂學氣氛;2.積極主動的樂學態度;3.學會、會學的心理體驗。其實,學生的“樂學”是不需要用過多的文字敘述的,在課堂上,從學生的反映就可見一斑,樂學的學生表現在他們上英語課的積極和課余用英語簡單會話的主動。我相信:好學不如樂學。我力求讓盡可能多的孩子喜歡自己的課堂,讓孩子全面發展。在教學工作中,為了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堂,更有興趣地學習,我努力嘗試著、探索著。記得有人說,如果老師沒當過班主任,那就沒真正當過老師,這句話固然有道理,但我想說的是:如果老師沒有“用心”去當老師,那他就沒有真正“悟”過老師,因為不用心,就感受不到為人師的快樂,就體驗不到這份工作的神圣,就感受不到當老師的樂趣。讓我們用心把盡可能多的愛給更多的學生,把不同的愛給不同的學生,讓學生更快樂,讓學生感到“十年寒窗不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