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蕾 高健
摘 要: 經濟發展下各行各業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也在發生變化。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斷深入,如何將“嚴”與“愛”滲透進學生學習、生活的管理工作中,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成為眾多高職院校的工作重點。
關鍵詞: 高職學生 管理 嚴 愛 工作方法
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管理方式相對較嚴。在時間內嚴格的管理能規范學生的行為,保障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但是從長期來看,該管理方式壓抑學生的個性,更容易激起學生的叛逆心理。因此,在嚴格的管理中需要適當加強人性化管理,為學生創造寬松適度的管理模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1]。
一、嚴格的規章制度,規范高職學生的日常行為
(一)制定規范的學習制度,保障學生的學習。
高職院校是培養一線人才的重要基地,對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有相對較高的要求。因此,在學習制度方面要進行嚴格管理,保證學生在嚴格的教育模式下接受高標準、嚴要求的技能、理論知識。首先對于學生的學習內容要做出嚴格規定,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做基礎。將學生的實際操作成績及理論成績作為學生畢業的重要考核項目。其次,制定嚴格的課堂、考試紀律及行為規范。高職學生的自律意識相對較差,紀律意識相對渙散,嚴格的紀律有利于學生規范自身的學習行為,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上課的紀律的遵守問題作出嚴格界定,要求學生按時上課,不允許學生隨意早退、曠課,禁止學生搗亂課堂等,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保障課堂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外,建立嚴格的獎罰制度,對于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給予適當獎勵,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給予一定處罰,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對于考試作弊的學生予以懲罰,保障考試的公平與公正。通過嚴格的規章制度管理,幫助學生養成自律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對規章制度的準守能力[2]。
(二)嚴格的生活管理,保障學生的校園生活。
高職學生在學校除了學習任務之外還有個人的日常生活。不對學生的生活行為加以約束,容易造成校園生活管理的混亂。高職學校生活學業壓力相對于高中階段而言較為輕松,多數學生產生松懈,沉迷網絡游戲、逃課等現象時有發生,導致學業荒廢。學校是一個小型社會,對于學生的生活要進行嚴格管理,學生需要像在社會中一樣遵循一定的行為準則。因此,在學生的生活作息上要做到科學化安排,明確規定學生起床、吃飯、晚睡等時間,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定期開展宿舍衛生、安全檢查工作,檢查學生用水、用電情況,對學生公寓的各種安全隱患進行排除,保障學生的居住安全;建立門禁制度,對進出入的學生進行嚴格的檢查,為學生營造安全的居住環境;加強校園巡邏,對各種危害學生安全的行為進行預防。嚴格的生活管理,有利于提高學生在校的安全系數,營造安全的校園環境。
二、人性化管理,關愛學生的學習、生活
(一)人性化管理,以學生為本。
班級建設中開展人性化管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中。由學生民主競選、投票開展班干競選活動;對班級的建設甚至是學校管理獻言獻策等。在學習課程方面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增加課程,如烹飪、茶藝課程等,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學生考核方面,尊重學生個性差異,不以學生的課程文化成績為唯一衡量標準,將學生的個性、道德品質等也列為考評的項目[3]。
(二)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的關懷。
校園文化生活滲透人文關愛有利于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提高學生對各種環境的適應能力。在周末等課余時間,組織開展各種各樣的文藝、體育活動,在豐富學生業余生活的同時有利于學生挖掘自身潛在特長,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如開展校運會、籃球賽等,鼓勵學生參加體育鍛煉,關愛學生的身體健康;開展歌唱、舞蹈比賽,發揮學生特長,關愛學生的發展;如舉辦游戲、娛樂活動,加強學生的交流,關愛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通過各種各樣的校園活動,幫助學生融入校園生活,適應校園生活。
三、高“嚴”與“愛”兩者兼顧管理
(一)紀律管理張弛有度,“嚴”、“愛”相宜。
在學生生活、學習紀律管理上太過嚴格會造成學生壓力過大,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太過松散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因此,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要張弛有度,對犯小錯誤的學生給予其改過自新的機會[4]。如對于上課遲到的學生,提醒其下次按時上課,遲到三次以上再予以扣除平時成績的處罰;對于參與打架斗毆的學生,視情節的嚴重程度給予適當的處罰,切勿一概而論,允許其改過等。班級輔導員制定嚴格的班規,有利于規范學生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輔導員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詢問學生生活、學習上的困難并積極地為學生解決問題。將嚴與愛結合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在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
(二)在規定內開展各項校園活動。
豐富的校園生活并不意味著學生可以為所欲為。學生開展、參加各種校園活動要在學校規定范圍內,按照一定的開展流程進行。如組織班級秋游,需要有學院、學校的同意并由班主任、輔導員帶隊方可行動;舉辦校園烹飪大賽,需在學校指定場地內進行,經老師確認活動設備無安全隱患方可進行。學生在學校內開展的各項校園活動均按照一定流程進行,保障校園活動安全、有序進行。
(三)在規章制度允許下開展校園生活。
高職學生大多為成年人,擁有自己的想法,個性張揚,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學校是一個大集體,要求學生有集體榮譽感和高度的責任心。因此,學生在校園中的生活要在學校允許的范圍內及不影響他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進行。如學生可進入學校花園賞花、繪畫,但不能隨意采摘;學生可用食堂的水洗碗、洗手,但是不允許浪費水資源;學生可借閱圖書館中的書籍,但是要愛護書籍,等等。在享受學校給予的福利的同時要遵守一定的規定制度。
四、討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樣各業對于人才的要求不僅在于人才的專業素養方面,還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品質。面對時代發展的要求,高職院校必須轉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將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因此,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要處理好嚴與愛的管理,二者相輔相成,提高學生對規章制度的準守能力。通過嚴、愛相宜的管理模式為高職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促進高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與道德品質的提高,從而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俞曉霞.注重“嚴”與“愛”促進高職學生早日成才[J]. 成才之路,2014(10):9.
[2]崔玉芝.關于高職學生管理中“嚴”與“愛”工作方法的反思[J]. 價值工程,2015(02):235-236.
[3]費煜琦.關于高職學生管理中嚴與愛工作方法的反思[J]. 讀寫算(教研版),2014(11):10.
[4]高欣.論高職學生管理中如何做到“嚴”與“愛”兩者兼顧[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0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