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華
摘 要:“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而烏申斯基也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追求真理的愿望”。教師應通過教學和組織體育活動,在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方面起主導作用。
關鍵詞:增強;培養;提高;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037-01
小學生天真活潑,具有好動的天性。他們對體育活動有著廣泛的興趣。他們把體育課看成“玩”,只要能活動就感到滿心歡喜,表現興趣盎然,不知疲倦。學習興趣,就是人們對學習產生喜歡、愛好的情緒。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閱歷淺等原因,因而自控能力差,對新鮮事物敏感,易產生好奇心,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采取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手段來誘發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絕不是一件十分簡單、容易的事。
一、增強成功感,增強學生興趣
學生在求知欲的基礎上,努力參與并取得技能進步時,他們對成功的表現會產積極體驗并對此項體育活動更加關心。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興趣”。因此,我在教學中想法讓學生獲得成功。如教跨越式跳高時,首先讓學生去想想,并說出什么動物能跳,什么動物跳得最高,再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然后讓學生模仿這些動物跳的方法。學生在模仿動物跳的時候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后再引導學生,要想跳得高,不能像這些動物跳,必須要有正確動作技術。教師通過掛圖,做示范動作,來引導學生模仿跳的動作。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讓學生用最簡單、最容易跳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成功地跳過。學生在練習中獲得成功,增強跳高積極性,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樂教樂學,培養興趣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貫徹愉快教學的宗旨是要學生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體驗歡樂,滿足其趨樂避苦的欲望。貫徹愉快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要有充沛的感情、專注的精神、優美的動作、生動的語言、嫻熟的技巧以及組織得法的體育游戲,用和藹可親的態度來感染學生,建立起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之情。如老鷹捉小雞游戲,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教師只講解游戲的方法和規則,學生就能主動、積極、盡情地去玩,因為這些游戲很適合他們玩。但到了三、四年級的時候,他們感到玩此游戲缺乏新穎,學生不愿做,這時就需要教師來調配了。教師可先講有關鷹的生活習慣及動作。然后和學生一起玩游戲,教師扮演老鷹,找一高大學生扮演母雞,其余學生扮演小雞,同時播放輕松、愉快的音樂。老鷹捉小雞的游戲開始了,學生玩得很投入,教師和學生玩成一片,師生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幾個回合下來后,學生意猶未盡,此時教師可把學生分成小組,放手讓學生把游戲繼續玩下去。在輕松的音樂中、在緊張刺激的游戲活動中,學生感到新穎、感到有趣。這樣,教師充分信任、尊重學生,用樂教影響學生樂學,從而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三、讓學生感到滿足,提高興趣
成功和滿足是有區別的。成功是使學生在做某種運動得到成功,而滿足則有所不同。活潑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他們大多數都喜歡上體育課,但是,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差,注意力分散,需要教師對他們進行積極引導。小學生求新、好奇的心理較明顯。好奇心是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探索事物或獲得知識的認識需要。體育課上,學生希望教學內容常換常新,希望每節課里都有新東西、新收獲、新活力而增加自己的滿足感。這樣,體育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盡量在新字上下工夫。如教踏步時,教師經常用哨子口令來控制節奏,這樣一來,學生就感到單調、乏味,但如果由學生一齊叫口令,或邊踏步子邊左右轉,或通過音樂節奏等形式多樣、富于新穎的游戲活動來進行,學生感到新穎有趣,樂于學習。這樣,充分體現了體育課的活動性、游戲性,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新活力,從而發展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四、教學中的興趣培養
小學體育教學中以輕松愉快的游戲、舞蹈、徒手操等,形成群體活動的環境。在活動中讓他們擔任一定的游戲角色,促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集體對自己所承擔的角色的期望,而得到同伴的喝彩和教師的表揚。從而得到自我肯定和確認,讓他們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游戲作為小學低年級教材是非常受兒童喜愛一種活動形式,它內容豐富,趣味性強,又可以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低年級體育教學中開展愉快教育的好幫手。把游戲貫穿于體育的始終,滲透在課堂的各個環節、基本技能,完成教學任務。
五、豐富小學體育教學手段和方法,不斷鞏固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多任何事情保持熱情和愛好的時間有限,所以,很多小學生對體育項目和運動技能的重復訓練不感興趣,甚至厭煩。怎樣才能讓他們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而又興趣濃厚呢?除了運用游戲外,教師還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可以采用各種實物教學或情境教學方式,讓小學生能夠不斷有新的嘗試,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比如以走步訓練來說,相對單純的規范化走路學生缺乏熱情,練習時他們的精神集中度不高,而且很快就會散漫下來。如果采用聽音樂走,不僅會增強學生走路的節奏感,還能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六、訓練、教學更加的個性化,促進學生個體的個性發展
小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愉悅心情和滿足感主要來源于學習過程中的點滴成功。然而,對于體質、基礎、技能掌握狀況、興趣愛好等都存在巨大差異的學生個體來說,都按照相同的課程標準和任務目標統一要求,按照同樣的訓練方法嚴格訓練,必然導致一部分同學每每不能達標,經常性的失敗在所難免,使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喪失體育學習的積極性,甚至不愿參與體育運動。因此,小學體育教學應注重學生的差異性,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情況,并根據他們的體質和水平特點,為其量身制作任務目標,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獲得成功,充分體驗成功和進步,逐步培養體育后進生的興趣。
總之,在新課改理念下,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增強成功感”“樂教樂學”“讓學生感到滿足”“開展校內外活動”為理論依據,抓住小學生學習體育的心理特點,慢慢啟發,引導,從而激發他們對體育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