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動態
按照新預算法的要求,各級政府監督下級政府的預算執行,吉林省永吉縣實行“鄉財縣管”以來,細化了鄉鎮財政資金監督程序和辦法,并且不斷從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創新,但對沒有納入鄉鎮財政預算管理的資金監督存在盲區,為了達到財政監督“全覆蓋”,永吉縣采取了“四項措施”:
一是注重事前調查,明確監督目標。監督檢查前要求鄉鎮相關站辦所提供相應年度的財務賬以及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報表、工作總結等資料,多方面調查了解,尋找疑點和重點。結合監督項目具體實際制定監督檢查實施方案,盡可能做到方案詳細科學、可操作性強。
二是確定監督重點,把握典型事項。通過對重大典型事項的深入解剖,使監督人員更深入地了解被查對象資金使用走向、會計賬表、賬實是否相符,找準突破口,進行深入調查。
三是結合延伸調查,現場查看核實。在監督檢查過程中,對所需掌握的原始憑證進行全面檢查,從中掌握經濟活動的真實資料。根據資金走向做好調查,對鄉鎮重點投資項目,到現場核實,深入實地走訪,查看資金投入效益。
四是動態監督績效,提高監督工作水平。建立動態監控業務聯動機制與審計部門、鄉鎮站辦所上級主管部門信息共享,達到細化同步監控,把資金績效綜合評價工作落到實處,使鄉鎮一切支出活動都在規范化財政預算管理范圍內運行,不斷提升資金使用效益,促進鄉鎮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吉林省永吉縣財政局)
2015年以來,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財政局積極研究改進傳統的監督檢查方式方法,豐富支出監管方式,重點加強了與審計監督工作的職能協作與資源共享,進一步完善了與審計監督聯動督查機制,切實提高財政監督的成效,有效地提高了財政資金績效。2015年以來,開福區財政局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共議計劃。年初,區財政局與審計局進行了多番交流、溝通,共編財政監督、審計檢查計劃,盡量避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項目與審計工作重點重復交叉,以實現財政專項資金監管范圍更廣、內容更廣。
二是共享信息。對在項目類資金、區財政本級資金的財政監督和審計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財政、審計兩家及時相互反饋,實現信息互享。區審計局對在2014年度財政績效評價中得分最低的三項專項資金進行了專項審計。區財政局充分采納社區專項審計報告,對資金分配、使用不規范的專項資金進行了財政支出重點績效評價。
三是共用力量。對財政投資的重大項目和區委區政府關心的相關事項,財政與審計聯合成立檢查小組,有效整合監督資源,切實強化了財政資金監督力量,有效確保了財政資金專款專用,發揮效益。
同時區財政局還對在審計監督發現的問題聯合業務主管科室對被查單位進行有力業務指導,并幫助督促被檢查單位切實規范財務收支行為,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寧帥)
為進一步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江西省安遠縣切實加大預算執行力度,加快年末財政支出進度,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確保全年財政支出進度順利推進。
一是強化進度考核機制,強化加快預算支出執行進度重要性認識,加強股室協調配合,加快資金文件辦理速度,規范資金撥付流程,加大國庫直接支付力度,盡量減少中間環節和在途時間,努力提高資金到位率。
二是建立內部責任制度。加強組織領導,按照“誰分管、誰負責、誰督辦”的原則,實行分管領導抓支出進度,各業務股長為預算執行第一責任人,對本股預算指標、財政撥款等支出事項負全責。
三是強化資金監控。為防止各單位、部門為加快支出進度而“突擊花錢”,嚴格落實各項節支措施,壓縮“三公經費”等支出。同時,加大對不講效益的“突擊花錢”、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嚴格預算執行,加強資金審核,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高效運行。
四是盤活資金科學預算。加強對項目支出預算執行的跟蹤問效,準確把握財政支出走勢,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最大限度激活存量資金潛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科學編制2016年的預算。
(陳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