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穎輝,魯海濤
(1.阜新高等專科學校師范部,遼寧阜新 123000;2.長春市第一中學,吉林長春 130031)
?
關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激勵教學法的探究
田穎輝1,魯海濤2
(1.阜新高等專科學校師范部,遼寧阜新 123000;2.長春市第一中學,吉林長春 130031)
[摘要]數學是職業教育的基礎學科,而由于學前教育的特殊性,數學教學歷來被邊緣化,缺乏興趣是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的共同特點。因此,如何幫助學前專業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成為數學教師的研究課題。
[關鍵詞]數學素養;自信心;評價;激勵
很久以來,在提到學前教育專業時,人們首先會想到鋼琴、繪畫、歌唱等藝術性的學科,很少會聯想到抽象的數學,甚至有人認為數學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沒有什么作用,可有可無。有關學前教育專業數學教學的文獻也很少。然而,數學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真的是無足輕重、可有可無嗎?究竟怎樣才能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教學,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這是值得我們進行深入探討的課題。
1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數學的意義
學前教育工作者不但應掌握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技能,還應具備豐富的科學文化底蘊。數學是基礎學科,是學生科學文化素養的重要構成部分。通過數學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他們的專業綜合素質。數學素養在實踐中具體表現為能夠從數學角度觀察問題和處理問題。通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可以使他們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模式,簡潔、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形成科學、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可見,數學學習對學前教育學生科學文化素養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
數理邏輯能力是幼兒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獲得初級的數學知識,通過感知、觀察、思考、比較等思維的訓練為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邏輯思維的基礎。學前階段是兒童進行系統的數理邏輯知識學習的啟蒙階段,幼兒教育者應具備綜合的數學素養,以便更好地開發、啟蒙孩子的數理邏輯學習能力。
2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學習現狀
目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普遍薄弱,理解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計算能力都較差,對數學缺乏興趣。另外,“數學學習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無用”的認識誤區,已經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產生輕視和懈怠的思想。這就要求數學教師掌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特點,對癥下藥,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將相關數學知識由難變簡,運用激勵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改變學生對數學的態度,使他們熱愛數學,并立志學好數學。
3在數學教學中多角度運用激勵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1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首先,大多數學前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都受過不同程度的打擊,其挫敗感十分嚴重,對數學存在著相當大的恐懼感,在學習時會有不同程度的抵觸情緒。由于成績不理想,學生對自己學習數學的能力也慢慢產生懷疑,認為自己學不好數學,即使很努力也無法得到理想的成績。針對這樣的心理,數學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消除學生“學不好數學”的消極悲觀思想,使他們樹立“數學不難,我們也能學好數學”的信心。
其次,讓學生感知數學不難。中職學生學習的是高中數學教材,多數學生認為很難學。教師首先要在教學中告訴學生此種心理是一個誤區,數學其實并不難學習。普通高中的學生要參加高考,他們對數學的學習不局限于書本知識,所以難度加大了。而職業院校學生的數學學習,只需完成書本上基礎知識,能夠簡單應用即可。例如,中職學生在學習集合知識時,只要學會求集合的交、并、補集就可以;在學習函數單調性時,會根據定義判斷常見函數的單調性就可以。教師將學習目標降低、簡化,并告知學生,無疑會消除學生學習的畏難情緒,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
再次,讓學生相信有能力學好數學。在教學中,教師首先將每節課的內容進行分解重組,將重點突出強化,細細講解,多多練習;將難點分解成若干個小點,各個擊破,反復練習。將每個知識點在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上展開,由未知轉化為已知,讓難變易,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好感,形成學習數學的動力和興趣。同時,教師要注意授課節奏,絕不能為了趕進度而不顧學生的接受程度。否則會削弱學生的學習信心,使他們產生抵觸心理,影響數學學習的效果。
在這一環節,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抓好新舊知識之間的銜接,做到循序漸進。例如,在學習“函數的單調性”相關知識時,可將函數單調性的定義進行細致的分解:①該定義的條件是什么?②結論是什么?③你學過的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一次函數、一元二次函數)哪些是增函數?哪些是減函數?④從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圖像上分析,增函數(減函數)圖像特征是什么?……從抽象的定義到生動的圖像,數形結合,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實現自然過渡,能夠使學生輕松地理解單調函數的定義,掌握單調函數的特征。
男孩說還有81天我就回來了,于是給女朋友買了81種零食,說:你每天吃一個,吃完了我就回來了。后來,男孩為了給女孩一個驚喜,第三天就回來了,女孩哭著說:“你果然沒有騙我,我剛剛都吃完你就回來了……”
3.2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2.1讓學生明確數學的學習對未來工作的重要意義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簡單的話語卻道出了教師對學生的重要性。幼兒時期是一個人的思維、品質、習慣養成的起始階段,幼兒教師對幼兒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數學教師有良好的數理邏輯知識、思維和能力、習慣,才能在教育工作中為幼兒創建優美的數學畫卷,培養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中職數學教師應將這一道理在授課時向學生進行不斷宣講,讓學生在思想上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并形成一種堅定的信念。
3.2.2讓學生領略數學的重要性,感受數學的美
數學是理性的,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但數學不乏美麗。例如,優美的軸對稱,中心對稱圖形,立體的錐、柱、臺體在生活中的應用,要么帶給我們美的享受,要么帶來生活的便利;地球等天體的運行軌跡近似于橢圓形和拋物線;數學模型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更是舉不勝舉。可見,數學對于人類的有多么的重要,它的美體現在社會各領域。
與內容豐富、生動多彩的文學知識比較,數學似乎枯燥乏味。但是文學作品也存在數學的美,這在我國的古代文學作品中有充分的表現。如蘇軾的佳句:
“一葉孤舟,載著二三個騷客,啟用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
1~10十個數字恰倒好處的應用,增加了對聯的觀賞價值,使人不得不驚嘆作者的才思。而“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運用了“虛指”的數字,渲染出具有淳樸風情的鄉野美景,情趣悠長。這樣的妙文佳句舉不勝數。在數學教學中,可讓學生查找類似的與數學相關的歷史材料,使學生充分領略理性與靈性融為一體的文理和諧美,感受到任何知識都是相通的,使他們對數學的學習有更深入的認知。
3.2.3教師設計有聲有色有形的數學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數學的教學內容抽象枯燥、晦澀難懂,這是不爭的事實。如何將數學教學內容變得妙趣橫生呢?這就需要教師的授課技巧了。
3.2.3.1設計“有聲有行”的教學
多數時候,數學課堂處于“師講生聽”的情形,學生靜靜地聽課、記筆記,慢慢地,教師的“獨角戲”就成了催眠曲,何談學習興趣呢?因此,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讓學生“有聲有行”,說起來,動起來。例如,在講授“棱錐的幾何特征”時,由于內容多數都是文字表述,可以讓學生像學習語文課文一樣,齊讀課本,在閱讀中找出棱錐的幾何特征,并結合棱錐的教具進行回答,其他同學作補充。在回答與補充的“紛亂”中解決問題,能夠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可以設置簡單的例題、習題讓學生講解、板書;在課堂中倡導“提出你的看法,說出你的困惑”;指導學生利用立體幾何知識制作幼兒玩具,設計數學模型;編輯數學游戲、趣味數學問題等,使學生積極地參與數學學習和創造。
3.2.3.2設計“有色有形”的教學
要設計生動、具體、形象的教學內容,盡量將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熟悉的相關內容,使數學教學充滿情趣。例如,在講授“正弦函數圖像和性質”時,利用幾何畫板畫出圖像,并讓學生觀察。學生看到色彩艷麗的圖像,自然會想到橫放的英文字母“S”。總體印象出現后,引導學生觀察圖像的最高點、最低點分別在哪里,函數曲線和X軸的交點有幾個,分別在圖像的什么位置。然后利用動畫效果,放大或縮小圖像,讓學生生動地感受圖像的特點,增強其記憶。在繪制圖像時可以使用艷麗的色彩,用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習立體幾何內容時,教師可以將棱柱、棱錐、球體等教具涂上不同的色彩,針對平行、垂直等空間概念、性質進行對應的說明,引導學生觀察、推理,將繁雜的立體空間概念化解為有形有色的直觀視覺空間,幫助學生度過由平面到立體空間的想象難關,減小學習阻力。
在教學中,教師應使用數形結合的方法,運用數學課件,借助科學先進的教育手段,盡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形象生動、易懂好學的內容吸引學生,讓他們喜歡數學的學習。
3.3教學中多運用合理評價,激勵學生學習數學
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適時地對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肯定、表揚、激勵,會使學生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你的計算能力很強!”“你的推理很嚴謹!”“掌聲送給你!”“我們為你喝彩!”……這些夸獎激勵的語言能夠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自信心,使學生在學習數學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對出現錯誤或表現不佳學生的評價要講究語言藝術,化負面評價為正面評價,變被動為主動。這樣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幫助,修正錯誤,明確努力的方向,產生前進的動力。例如,教師利用輕松或幽默的語言評價一個害羞學生的錯誤發言,就會消除學生的尷尬,使學生消除膽怯,從而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數學教學中,恰到好處、智慧的評價,能促使學生產生一種愉悅的心理,并渲染氣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喜歡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1]王利榮.運用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樂學、善學[J].學園,2013(33):72-73.
[2]孫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素養的調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13):6-7.
[3]劉春紅.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素養問題探析[J].和諧教育研究,2015(3):28.
[4]李忠.淺談數學教學中“如何捕捉學生亮點,激勵學生發展”[J].數學教育研究,2007(5):23,31.
[5]鄭淑芹.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學習能力[J].成才之路,2012(19):27.
[6]唐越橋.提升學生數學素養提高幼師培養質量[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11):71-73.
[收稿日期]2016-03-04
[作者簡介]田穎輝(1970- ),女,副教授,從事數學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602(2016)06-01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