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力
“參加了學校的科普社團后,我感覺自己的動手能力提高了!”來賓市興賓區遷江中學(以下簡稱遷江中學)學生周穎玉高興地對記者說。近年來,遷江中學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開設科技教育課程、舉辦科技活動等舉措,大力開展科技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改善環境,讓學生想動
遷江中學校長覃文杰說,要使科技教育取得成效,必須先把基礎筑牢,創造有利于開展科技教育的良好環境。為此,該校將科技教育列入學校的發展規劃,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開展科技教育所需的各項設施、設備。
該校學生樊海鋒加入了學校的發明創造小組,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參觀學校的發明創作工作室,他感覺很震撼,“里面的工具這么多,從原材料到制作工具,基本上什么都有。以前我還以為加入這個小組后,要自己花錢買工具呢”。
樊海鋒所說的發明創作工作室,只是該??萍冀逃顒邮抑械囊婚g。近年來,該校不斷改善學??萍冀逃h境,目前擁有3間實驗室,里面的實驗設備、材料標本等十分齊備,基本涵蓋了初中各階段所有學科實驗和實踐活動所需的材料,另有3間多媒體教室,可用于經常性開展科技教育講座。此外,校園內有科幻畫展覽櫥窗和科技活動宣傳欄,圖文并茂地展示著學生的科普作品,營造了開展科技教育的良好氛圍。
為了更好地開展科技教育,該校成立了科普社團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統籌制定自然學科教育教學制度、備課制度、學習制度、實驗制度、獎勵制度等,有力保障了學校科技教育的有序開展。
該校學生蘇劉妹說,來到遷江中學后,她受到學??萍蓟顒臃諊母腥?,也加入科技社團,而且加入的還是發明創造小組,“學校的科技活動氛圍很濃厚,許多同學都想加入。如今我不但動手能力提高了,膽子也變大了很多”。
科技輔導,讓學生能動
該校學生周穎玉想要畫一幅有關污水凈化的科幻畫,其主要靈感來自新聞報道中某地發生火災現場用水難的問題。她想,能不能把地下排水道中的污水經過簡單凈化,用于救火用水呢?這樣既能解決某些缺水地區救火現場取水難的問題,又能節約水資源,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
有了以上想法后,周穎玉有點猶豫,害怕這樣的想法經不起推敲,不符合科學規律。于是,她把自己的疑慮告訴了學校的科技輔導老師。輔導老師從科學的角度,給她解釋了水資源循環利用的可行性,并鼓勵她大膽創作。
鼓勵學生大膽實踐,指導學生完成科技作品,是遷江中學科技輔導員的重要工作。近年來,該校的科技輔導員經常給學生做科技講座,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建立堅定的科學信念,并帶領學生開展各式各樣的科學探索:在實驗室里做實驗,讓學生學會一些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讓學生寫科技小論文,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帶領學生到田間采集標本,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材料的能力;鼓勵學生進行小制作、小發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作為該校的科技輔導員,李榮斌老師經常給學生做科技講座和實際指導。他根據自身的科技輔導經驗,制作了《科技小發明、小制作》《生活中的小科學》《我愛發明》等課件,課件中收集了許多著名科學家的有趣故事和科學小發明的作品簡介、靈感來源等,引導學生愛科學、愛動手,善于觀察生活中的問題,大膽提出解決方案。
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得有常流水。為了提高學??萍驾o導員的專業水平,該校鼓勵并支持科技輔導員外出學習培訓,并且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李榮斌老師告訴記者,學校十分重視科技輔導員的培養工作,對外出學習培訓的費用給予全額報銷。此外,對成績突出的科技輔導員,該校還給予獎勵和表彰,如每年評選優秀科技輔導員,在評優、晉級、職稱評聘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如今,該校擁有一支水平較高的科技輔導員隊伍,李榮斌老師還被城里的學校聘為校外科技輔導員。
在學??萍驾o導員的指導下,該校學生參與科技活動的熱情十分高漲。前文提到的學生周穎玉說:“自從加入了學校的科普社團后,我覺得自己變得勤快了,喜歡動手動腦了,這應該是習慣成自然吧?!焙髞?,她的科幻畫《污水凈化救生器》在老師的指導下創作完成,榮獲了來賓市中小學生科幻畫評比一等獎。
科技活動,讓學生多動
2015年9月1日, 遷江中學2015年秋季學期第三屆科學節拉開序幕。本屆科學節以“學科學,愛科學,普及食品科學知識”為主題,全校約1300名師生參加了小發明小創造、中學生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宣傳、科技骨干教師培訓等一系列活動。通過科學節活動,學生們體會到了科學的樂趣,收獲了豐富的科技知識,激發了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了科技創新和動手實踐能力。
像這樣的科學節活動,該校每年都會定期開展。該校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以科技興趣小組為單位,組織開展科技小制作、小發明、小實驗、戶外實踐等活動。每年的“地球日”“世界水日”“世界環境日”等特定節日,該校還利用黑板報、主題班會、校園廣播、國旗下的講話以及LED滾動屏等,開展節能減排宣傳活動,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為了提高科技活動的針對性,該校成立了多個科普社團(興趣小組),有科幻畫小組、發明創造小組、車模航模小組、戶外種植小組等,讓學生自由選擇加入。
學生黃舒瑩加入的是戶外種植小組。她告訴記者,學校會經常開展小種植活動,讓他們在家中種植多種農作物和各種花草,除了給植物澆水、施肥外,還要定期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最后形成一篇科技小論文。她說,這樣的活動讓她學到了很多有趣的植物學知識,同時也充分認識到了糧食、蔬菜、瓜果的來之不易,以后將會更加珍惜這些勞動果實。
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讓學生真正動了起來。上文提到的學生樊海鋒說,參與了學校的科普社團后,他更細心地觀察身邊的事物,不僅開闊了視野,而且鍛煉了創造性思維,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近年來,遷江中學大力開展科技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多名學生的科技作品獲自治區、來賓市和興賓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二、三等獎,其中自治區級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來賓市一等獎9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興賓區一等獎4項。另外,學生獲市級獎勵的科幻畫作品不計其數。李榮斌、莫德鵬老師連續兩年被評為市級優秀科技輔導員和先進個人。2013年,該校被評為來賓市科技教育創新優秀學校;2015年,該校被評為自治區發明創造示范單位。
雖然取得了較好成績,但該校也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覃文杰校長說,由于地處鄉村,學校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今后還要繼續加大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爭取把科技教育提上一個新的臺階。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