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國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婁底 417000)
?
產業轉型背景下營銷類專業的教育改革對策
劉衛國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婁底417000)
摘要:以經濟轉型升級需求為導向規劃專業布局,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依托優化專業結構,是高職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據。面對產業升級轉型的背景,高職教育要轉變觀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高職院校要在教育教學各方面積極探索,促使高職院校持續良性發展,為經濟社會培養合格人才。
關鍵詞:高職教育;產業轉型;營銷類專業
在產業轉型的經濟大背景下,對高職營銷類專業不僅是辦學方面的挑戰,也是一次教學改進及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良機。只有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素養,增強市場競爭力,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才能真正做到以質量求發展。
(1)高職營銷專業培養缺乏細分。目前高職院校營銷類專業在學科設置上,雖然增加了一些操作性的科目,但多為枯燥空洞的擺設,課程設置過于呆板傳統,與當今市場經濟嚴重脫節。學生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科整理,沒有經過團隊協作的實際訓練,得到的是一些籠統的缺乏系統規劃的市場營銷知識,造成了學生實際運用能力低下的問題。
(2)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培養針對性不強。當今高職招生模式固定,缺乏因材施教,高職營銷類的學生多是經過統一考核錄取而來,經由固定老師培養,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學生作為獨特性的個體,在情感、智力、性格等方面存在差異,這種固化的教育模式,很容易抑制或抹殺廣大學生的創造性。此外,在學校的評價機制上也存在這種僵化現象,單純地采用筆試考核學生成績,通過僵硬的分數來劃分學生等級。正是這種缺乏針對性的培養和考核模式,使得高職營銷類教育喪失活力。
(3)教育培養目標單一。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掌握一線營銷技能、熟悉各類工商業企業和事業單位的業務的人才,而這種看似完美又嚴謹的培養目標,也局限了學生的學習范圍。顯然高職院校營銷類專業采用的是一勞永逸的萬能教學模式,而現實告訴我們,市場需求和學生的職業生涯對這種教育目標并不買賬。
(1)市場現狀對學生的要求。近幾年來,市場營銷行業仍然是人才缺乏的熱門行業,但從全國高職營銷專業學生的就業形勢來看,普遍存在“就業難”的現象,市場需求和人才輸送存在著矛盾,反證了學校人才培養機制難以和市場對接的事實,同時也反映了高職院校學生適應能力差、知識轉化能力困難的弱點。因此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針對產業轉型的新形勢,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學生才是當務之急。
(2)高職學生自身發展的現實要求。對于一名高職院校畢業生來說,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面對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需要在上學期間培養過硬的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同時還要具備克服困難和承受壓力的心理準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這些內在品質。
(3)市場需要對高職改革的要求。對于一個向前發展的國家來說,需要各類型的勞動者,才能維持社會的正常運轉。隨著一些信息化產業的地位升高,社會更加迫切的需要藍領、灰領等人才,所以高職院校需要適時改變現今的培養模式,著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打造具有專業特色的高職院校。
(1)根據市場需求,開創營銷專業新局
面。我國高職院校面對當今產業轉型的新形勢,應及時改進人才培養目標,緊隨市場需求,實現學校和企業無縫對接,從而培養出能夠在一線市場從事營銷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在培養學生層面,著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展現學生的個性,培養具有靈活性和實用性的人才。
(2)創新“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改革。當前中國職高營銷教學模式往往是“填鴨式”教育,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然而,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模式,能讓全體學生參與進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充當這種教學過程的引導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探索和討論中,發現問題,完成任務,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
(3)建設專業的師資隊伍。在高職院校建設中,師資力量一直是短板,其師資隊伍往往來源于本科院校研究生,他們僅有學歷背景,缺乏一線的工作體驗。因此需要對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進行行之有效的培訓。同時,在人才招收機制上應予以改進,學校應放開眼界,面向企業和事業單位納賢,聘請成長在營銷類企業一線的高級技能型人才,可以有效改變學校與市場嚴重脫節的局面。此外,外聘擁有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和實踐技巧的教師,能夠快速找到授課的著力點和學生問題的癥結,有針對性地講授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通過優化師資結構的方式,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
(4)產學研結合培養高質量人才。充分調動企業的優質資源,鼓勵經驗豐富的技術型人才加入高職教育中來。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作用,把完善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方法提上日程,同時著力引進優秀企業來學校展開試點,主動邀請企業來校建立營銷實訓基地,并積極和企業形成友好往來模式。另外,可以請營銷界成功人士或營銷高手來校演講、函授課程,爭取實現學校和企業的零距離接觸。這種合作模式推進了學校教育機制的改革和進步,有利于啟發學校開創新的教學模式和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潤惠.產業升級轉型背景下的高職教育改革研究,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4).
[2]胡清,張義平,劉瑜.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蘇州“內生型”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研究,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2).
[3]方存好,張有根.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無錫高職教育創新發展戰略選擇,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
Education Reform Countermeasure of Marketing Majo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LIU Wei-guo
Loud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Loudi,Hunan 417000,China)
Abstract:Planning majors distribution guided by the demand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and optimizing professional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is the fundamental basi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Facing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transformatio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change ideas,take the initiative to adapt to economic developmen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in various aspects of the education teaching and prompt continuous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train talents for the economic society.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marketing majors
作者簡介:劉衛國(1973-),男,湖南漣源人,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營銷管理、區域發展。
收稿日期:2015-12-15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80X(2016)01-01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