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榮
【摘 要】文言文是初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教學不應該成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軟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上多動點心思,讓文言文教學成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亮點。初中語文老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細心創設問題情境,讓問題有效牽動整堂課的教學過程,從而讓學生愛上文言文閱讀課,樂于動手,樂于探究。
【關鍵詞】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問題設計;探微
文言文是初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教學不應該成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軟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上多動點心思,讓文言文教學成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亮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想象力,開發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初中語文老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細心創設問題情境,讓問題有效牽動整堂課的教學過程,從而讓學生愛上文言文閱讀課,樂于動手,樂于探究。
一、注重文言文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的整體性
教師在課堂上拋出的一系列問題不是雜亂無章的,更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讓學生無所適從、不知所云。文言文課堂教學問題設計要以一個大問題串起整篇文章,引領若干個小問題,問題之間要有關聯和主次,要特別注重核心問題的設計,反復推敲、拿捏,以問題為引導,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譬如蘇教版八下《馬說》這篇文章,通過反復揣摩,我確定了這節課的核心問題。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以這一個大問題串起整篇文章,引領若干小問題。我精心設計了這樣幾個小問題:1.文中的“千里馬”、“伯樂”、“食馬者”各比喻什么?2.本文在表現手法上有什么特點?3.千里馬都受到了哪些不公平的待遇?4.食馬者的愚昧無知表現在哪里?5.當今社會怎樣做到多出人才、人盡其才?通過核心問題和小問題的探究,幫助學生走進文本,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喜歡上文言文閱讀課,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二、文言文課堂教學問題設計要注重引導學生品味語言,通過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反復誦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文言文課堂教學應該回歸文本,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推敲揣摩,品味語言。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啟迪,從而克服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畏難情緒,感受文言文語言的魅力。譬如蘇教版九上《桃花源記》這篇課文,我設計了這樣三個環節:1.初讀課文,走近文本;2.再讀課文,疏通大意;3.三讀課文,合作探究。通過反復的誦讀,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課文遣詞造句的巧妙。在問題設計上,我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精心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1.桃花源美在哪里?從文中找出相關詞句賞析。2.結合時代背景考慮,陶淵明為我們描繪了這個美好的世外桃源用意何在?3.合作探究:從課文中找出好詞、好句、好段進行賞析,以小組為單位推薦一位代表發言(提示學生可從字詞的推敲、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角度進行賞析)。通過這幾個問題的探究,引導學生反復的品味推敲語言,感受課文內在之美,回歸語文教學的本真,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語文實踐中學習如何運用語言,從而把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三、文言文課堂教學問題設計要緊扣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構連生活,新穎有變化
初中語文老師要認真鉆研課程標準,領悟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要改變文言文課堂教學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通過對一系列問題的探究,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老師要特別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考試大綱是中考命題的重要依據,教師要吃透大綱,研究考點,根據學情,合理設計課堂提問,讓文言文課堂教學問題設計更有針對性、實戰性,更好的服務于學生的中考。在設計問題時還要注意問題的新穎和靈活多變,要構連生活,避免閉門造車,避免問題設計陳舊、生僻,與生活脫節,教師要走到學生中間,了解學生的實際,要多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接地氣的問題,讓學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譬如蘇教版九下《愚公移山》這篇文章,我設計了這樣一個題目:你對愚公移山這種做法贊不贊成?為什么?根據學生的探究,我把學生分為正反兩方,讓他們說出各自的理由,同時我鼓勵學生大膽說出從這篇課文中得到的正面和反面的啟示,通過問題引導,讓學生發展了思維,培養了語感,豐富了語言積累。
初中文言文課堂問題設計是文言文閱讀教學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課堂問題的引導,有效牽動整堂課的教學流程。課堂問題的設計是教師教育智慧的體現,教師要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在提問藝術上多下功夫,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