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麗
【摘 要】分析“和諧互助”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闡述“和諧互助”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的實踐,提出“和諧互助”教學模式的教學體會。
【關鍵詞】中學英語 和諧互助 教學模式 高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2B-0130-02
在新課改浪潮中,中學英語教育面臨著重大的、嶄新的、全方位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深入改革和進一步發展的機遇。中學英語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如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現師生間平等、民主、融洽的合作關系,如何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互助學習、互助釋疑、互助拓展、探究學習、總結提高等,這一系列的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
就中學英語課堂教學而言,大部分教師受教育學家凱洛夫的“五環課堂教學法”,即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解新課、小節、布置作業影響極深。在這種傳統教育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習效率低,知識掌握不深刻,容易產生厭學或棄學,當然這種教學模式在知識傳授的準確性、強化學生記憶等方面有其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在現代教育發展的今天,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英語現代教育教學的要求?,F代英語教育要求培養學生具有厚基礎、寬口徑、能力強、素質高等特點,培養學生具有綜合應用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能夠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應用英語進行有效的口語交流和書面信息交流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探索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把以教師組織教授為主的“講課”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探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恢復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真正做到“主動學習—解惑釋義—互助提高—互助拓展—總結提高”。為此,可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簡潔高效的“和諧互助”教學模式。
一、“和諧互助”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和諧互助”教學模式是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發展的時代要求,是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具體表現。它能夠使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踐平等、民主、融洽和合作關系,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效提高學生口語交流能力,形成互助學習的精神。“和諧互助”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如下:
1.古代教育思想的啟迪?!秾W記》中這樣論述教與學的關系:“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边@是教與學之間最古老的理論闡述,表明了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互相作用的重要性,奠定了教與學原始就是互助、互動、互促的,這對我們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確立現代教學理念具有重大的啟迪意義。《學記》中對教與學的闡述與“和諧互動”教學模式的理念是一致的,都從根本上明確了互動性在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兩者的教學理念要求學生在教師的課堂教學指導下學有所成,促進自己進一步鉆研的主動欲望,形成自主學習,在探究性學習方式的作用下,學生作用于其他同學,使同學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有足夠的交流、交往、交換,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2.“和諧互助”教學模式是“效法自然”教學理論的實踐與發展?!靶Хㄗ匀弧苯虒W原理是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最早提出的。他認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環境、課程存在著各種互相作用活動(如互動、互助、互促等),能夠使教師、學生在知識、能力、人格等方面發生改變和發展。“和諧互助”教學模式正是基于這個原理被應用于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實現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平等、民主、融洽、合作的和諧關系,形成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幫學生、學生檢查學生、學生影響學生、學生引領學生”的互助學習方式、實現共同發展。
3.現代教育理念發展的要求。建構主義教育理念認為,學生知識的獲得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教育環境條件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以及必要的學習資料,構建自己的認識結構。在建構認知結構過程中,學生被認為不是被動接受知識和灌輸知識的對象,而是具有對知識信息加工的主體?,F代教育發展理念認為,教師在整個教育過程中,不應該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更應該是學生思考、討論、交流、合作、互助的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揮教師引導、幫助、促進學生的學習行為作用,培養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學習,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學生表達、交流、互助的機會,改變教師單一的知識傳授方式,使學生個體學習轉變成集體互助學習,實現自主、互助、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和諧互助”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的實踐
依據“和諧互助”的教學策略和基本思想,結合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際要求,借鑒其他研究學者成果和教師的經驗,我們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運用“和諧互助”教學模式,效果顯著?!昂椭C互助”教學模式可以廣泛應用于英語課堂所有英語課程類型,比如對話課程、閱讀課程、復習課程、講評課程。但在不同類型課程中,由于課程內容和要求目標不一樣,其運用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有區別的。下面我們根據不同的課程類型運用“和諧互助”教學模式的流程與方法進行總結性描述,主要以閱讀課程進行重點分析。
閱讀在英語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在閱讀課程教學中運用“和諧互助”教學模式,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其步驟流程如下:
1.教師利用具有互動性或生活性的事例將要閱讀講授的課文在課堂進行新課的導入,設置新課問題,補充閱讀輔助材料,啟動教學。
2.學生自習閱讀理解,夯實新課基礎。學生閱讀理解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對文章進行全面的理解,包括輔助材料的閱讀與理解。然后通過分組討論,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自行完成,然后教師進行抽查、監督和輔導,最后教師做重點難點分析,歸納總結。這樣學生充分占有時間,在小組討論中實現互助提高,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真正成為交流互動的平等主體。
3.小組討論,提供交流平臺。通過分組學習和討論,學生都有了自己對閱讀課文的理解,而學生有什么樣的理解要通過表達出來才能讓大家有所了解。因此,教師要提供發言表達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進行討論、辯解、交流,闡述自己的見解,通過大家的發言和理解,可讓他其同學了解他們理解的思路和方法,從而達到互相學習的效果。
4.教師闡述,糾偏匡正。教師在“和諧互助”教學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糾偏匡正。對學生在小組討論和組際交流中出現的熱點、疑點、難點問題進行點評歸納。結合課程內容,進行引導性的總結和講解。
5.探究延伸,鞏固教學?!昂椭C互助”教學模式是一個開放的、輕松的學習環境。在完成課堂任務后,教師可以根據下一課的內容或本課內容布置一些復習性或預習性的練習,一是可以鞏固課堂教學內容,二是可以預習下一課堂的內容。
基于以上“和諧互助”教學模式的流程,我們以Unit4“How do you get to school?(4)”作為案例進行展示。首先,教師直接引入具有互性又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問題:“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并設置一個互助小組問題:“How does he get to school?”這樣整個課堂教學就熱鬧起來了,學生通過自習快速閱讀很快了解到抵達學校的方式有walk,take the bus,ride bike,take the car,take the ship,take the subway,take the train,并在課堂上熱鬧地討論起來,學生之間互相問是怎么樣到學校的,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討論小組和非常有效的交流。然后,教師根據案例課程的教學目的進行疑點、難點講述:在英語中,表示乘某種交通工具要用“by+交通工具名稱”這一介詞短語。注意by后的名詞一律用單數,而且這一名詞前一般不加冠詞。如:by bike/bus/car/train/motorbike/electric bike/subway,by plane/air,by boat/water ,by ship/sea,當交通工具名稱前有“a/the”時,不能再用“by”,要用“on”或“in”。如:on a (the)bus/bike/motorbike/electric bike/train/subway in a lane/ship/taxi/car,但是,表示步行時,要用on foot。最后,教師為了探究延伸和鞏固教學,布置小量作業:“1.To use the target languages to make the new conversation.2.Make a list of how the students get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
三、“和諧互助”教學模式的教學體會
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采用“和諧互助”教學模式,實現了課堂教學全部要素的有效配置和調動,使教師、學生、教材、環境等各種因素得到了交流互動,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的態度,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英語口語交流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昂椭C互動”教學模式能夠順應現代社會對外語人才的培養需要,較好地實現了教育部對中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提出的教學目標。具體成效表現為:
1.激發了學生的英語學習動力。“和諧互助”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平等、民主、融洽、合作的環境中學習,學習者的主體身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愛好去學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表現出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改變過去被動接受的叛逆心理。
2.提高了學生英語口語應用能力。在“和諧互助”課堂教學中加入大量的聽說能力訓練,為學生提供了很多交流的機會。與傳統灌輸式教學相比,學生有了聽說的實戰經歷,不再是只聽教師說而沒有開口的機會,這為學生在今后工作中運用英語交流奠定了基礎。
3.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昂椭C互動”教學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習中自覺地以自己的知識去幫助其他學生,使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這種榮譽感和成就感會促使學生主動地去學習,主動與其他同學進行學習探討,遇到問題能夠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提高了。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時代對中學英語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學英語教學應圍繞教學大綱進行改革并不斷完善,但無論如何改革都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教學實踐表明,“和諧互動”教學模式有效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更科學有效地提高了英語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受到了廣大教師和學生的歡迎,收到了明顯的成效,是值得廣泛推廣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孫雨,林景波.“和諧互助”教學策略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4(28)
[2]查有梁.“交流一互動”教學模式建構(下)[J].課程·教材·教法,2001(5)
[3]李志剛,謝華善.“和諧互助”教學策略研究概述[J].中國教育學刊,2010(12)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