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
(正德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南京 211106)
?
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考試改革研究規劃
花卉
(正德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南京211106)
摘要:通過對國內外高等職業教育的比較,提出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考試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清單計價類課程考試缺少系統研究、期末卷面占總成績評定比重過大的現象,從考試目標、類型、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考試改革的主要內容,以提高工程造價專業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工程造價,考試改革,教學質量
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思想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更加重視以完善教育觀念為先導來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逐步建立了將實踐應用放在首位,注重培養拓展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并以此為基礎配套建立相應的課程體系,倡導教學改革和校企合作。但與此同時,對于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考核改革研究仍然不夠深入,傳統而單一的考試模式無法與其他人才培養的各方面改革相匹配,因此難以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無法發揮高等職業教育考試的作用。
國內高職教育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主要是由學校從事課堂教學及相關工作的人員設計的,對于教學質量和效果的評價更多地依賴于學校自身組織實施的一次性課程考試。而歐美發達國家尤其是德國、英國等教育領先的國家和地區已經形成了完善的教學管理體系,企業的管理及技術人員、專業的學術專家和專業教師等各方面的人才在政府相關部門的組織下,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利用各自的專業優勢和特長,集合各方力量共同制定細致嚴格的教學流程和評價標準,這些標準體現了社會需求、行業要求、工作技能要求和教學目標等多方面的內涵,從事高等職業教育的學校及機構必須依據“國家標準”實施教學和培養工作,對高職教育產生了很大的指導和規范作用。
高職高專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職業教育強調的是崗位適應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但目前我們的考試仍然沒有跳出應試教育的圈子,在考試方式、考試內容上還是以考核學生的書本知識為主,只要考前突擊復習,死記硬背也能獲得很高的分數,但這種分數并不能代表學生對專業技能的掌握和應用情況,甚至會產生很大的誤導。因此,一成不變的考試方式產生了很多的弊端:
1)考試形式單一,缺乏過程性考核,無法適應不同類型課程的考核需要。目前專業課程考核主要采用卷面考試,雖然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和特點完全不同,但每門課程考試題型大同小異,甚至期末試卷上的分數直接作為學生課程成績評定的唯一標準,不能全面體現學生的學習效果,無法起到反饋教師教學情況的作用。
2)在考核內容方面,書本理論知識所占的比重過大,對應用能力的考核既沒有足夠的重視,也沒有找到簡明適用、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例如我院大力提倡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在課程內容和課程設計上就非常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但在一體化課程的考試方面,仍然采用了傳統的模式,沒能將理實一體化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區別開來,不能在考核環節上體現一體化課程的特點,不能與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目標相適應。
3)課程考試時間過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靠考前臨時抱佛腳的投機心理,甚至可能造成部分學生的作弊行為。
目前國內各大院校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教學設計評價已經給予了足夠的重視,相應的科研工作也相當的多,但是同樣作為教學改革組成部分的考試改革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的研究工作也相對滯后。
工程造價專業是以培養技能型或實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清單計價類課程又是工程造價專業的核心課程。因此,相應的考試考核應該以核心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為依據,在分析的基礎上制定體現專業的特色、遵循職業教育宗旨的考試模式。
以工程造價專業為例,部分學生靠優秀的記憶力在建筑法規、施工技術等職業基礎課上考出高分,但一到了清單計價類、軟件實訓類等需要理解計算或動手操作的課程上就完全不同了。反之,也有不少學生不喜歡背書做習題,記憶型課程成績不理想,但是到了軟件操作課程上積極性很高,操作速度和準確度也很高。目前工程造價專業中清單計價類核心課程的考試形式與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的能力本位要求存在著諸多不適應,甚至在很多方面制約了教學改革的深化,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對清單計價類課程考試缺少系統研究
工程造價專業清單計價類課程以算量、計價為主線,在算量方面,必須遵守國家規范所規定的工程計量規則,該部分屬于理解性記憶的過程。而計價方面,要求學生靈活應用地區統一定額,在綜合考慮人工、材料、機械市場價格及政府相關文件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對定額當中的含量和單價進行調整,最終得到合理的工程造價,這部分內容必須在掌握原理的前提下活學活用,并且還必然涉及到軟件的操作。因此單靠采用期末卷面考試的形式是很難反映課程培養要求和學生學習情況的,在考試改革中必須注意考核內容的選擇和考核形式的多樣化。
3.2期末卷面考核在總成績評定中的比重過大
目前工程造價專業清單計價類課程的考核多數執行平時成績30%,期末卷面考試成績70%的標準,甚至有部分課程是平時成績20%,期末卷面考試成績80%的方式。雖然也是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的綜合評分,但是其中期末卷面的分數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因此,在考核內容和相應的成績評定標準上合理分配比重與分值也是考試改革的重要內容。
4.1考試目的與考試內容研究
考試本身不是目的,僅僅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考試內容的選擇應該主次明確、重點突出。以清單計價類核心課程為例,在考試內容選擇時沿著算量、計價兩條主線,按照分部分項工程的劃分制定考核知識點,并在成績評定中根據不同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和重要程度匹配比重與分值。
4.2考試類型與考試方法研究
研究并把握各種考試類型和方法的特點,根據考試目的、內容要求正確選擇、組合后應用。常用的考試方式包括卷面考試(開卷、限定性開卷、閉卷)、課堂測驗、中期測驗、課程答辯等,評分的范圍可以涵蓋試卷、作業、筆記、課程任務等。每種考核方法都有其適用范圍和利弊,如何選擇和組合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是值得研究的。
4.3考情反饋研究
考試工作不僅止于命題和考核,對于考核結果的統計分析與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做好考情反饋可以適時的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師教學質量,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改進措施,對考試過程和考試質量進行總結,通過反饋調節進入以后的教學與考試過程,不斷的改進考核內容和方式。
綜上所述,課題的研究思路與重點應該在于思考并回答三個基本問題:其一,“為什么考”即首先應該明確考試的目的是什么,組織考試是為了測評學生的成績還是為了選拔優秀學生等等;其二,“怎么考”即確定考試的形式和評價標準,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發展,考試的形式有很多種,例如筆試、口試、上機及現場操作等等,達成考試目標并體現考試效果必須以正確選擇考試內容并體現課程特點為前提;其三,“考什么”即考試的命題內容和范圍,以考試目的和考試形式為基礎,確定能夠滿足考試要求的具體知識點是做好考試改革的必要條件??偟膩碚f,高職高專教育考試充分考慮行業和企業的崗位能力要求,通過考試來加深學生對課程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技能和就業競爭力,將相應崗位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內容和校內考核內容有機結合,實現課程教學過程中的過程性考核與期末課程結束考試并重的,由多種考核方式構成、多次考核綜合評定成績的課程考試體系。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
[2]魏愛婕.高職院校課程考試模式改革的探索與研究[J].才智,2015(21):35-36.
[3]叢連鋼,陶學梅,傅偉.高職課程考核模式改革實踐效果初探——以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3(25):80-81.
[4]宋小青.關于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改革探討[J].企業導報,2012(9):90-91.
[5]陳佳臻.高職院校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與研究[J].考試周刊,2012(17):45-46.
[6]委玉奇,張學鋼.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A]. 2011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 2012.
[7]劉雯,羅堯成.校企合作理念下的高職課程改革策略[J].職教論壇,2011(24):31-32.
[8]杜安國.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財政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9]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組.辦好高等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N].河北日報,2010-01-01.
[10]鐘立群,黃耕.“項目引領型”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J].教育教學論壇,2009(9):10-11.
[11]張敏,王洪林.高職課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7(11):100-101.
[12]劉蘭明.基于職業基本素養的高職課程考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145-146.
[13]石俊云,唐飛云.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課程考試改革初探[J].中國建設教育,2007(3):38-39.
[14]王中順.改革傳統考試模式,突出高職人才培養特色[J].成人教育,2005(11):46-47.
[15]陳福軍.能力本位觀念下高職教育考試模式改革的思考[J].職教論壇,2005(33):138-139.
On test reforms for engineering cost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ua Hui
(Zhengde Polytechnic College,Nanjing 211106,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the paper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in the high education tests,and points out the main contents for the test reform from the test aims,types,and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insufficient research on courses and tests for bill pricing and overwhelming ratio of final tests and total score evaluation,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engineering cost major.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engineering cost,test reform,teaching quality
中圖分類號:G642. 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6825(2016)09-0245-02
收稿日期:2016-01-15
作者簡介:花卉(1981-),女,碩士,講師,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