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茜
摘 要:在以就業為主體的高等職業教育中,很多英語教師認為,英語對于要就業的學生并不重要,因此,在教學設計中都喜歡選取“填鴨式”教學,這勢必使英語的教學改革落后于專業課的改革,使學生的英語職業能力成為短板。為此,有必要對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育進行研究。
關鍵詞:就業導向;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構建;運用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高職教育不能因為是就業教育,就把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當作學校唯一的衡量標準,在提升學生技術水平的同時也要重視學校的文化軟實力建設,不能一味只重視學生技術的培養。在教學中,在培養綜合素質的同時也要重視對計算機操作、心理素質、公文寫作等多方面的培養。
一、高職英語教育的現狀
1.教育觀念落后
當前高職英語教學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存在很大的誤區,主要是使學生接受學習,穩住就業,但不符合生活實際的應用。學生高考后,思維比較渙散,英語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也不會得到提高。
2.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高職生的英語基礎薄弱幾乎是所有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后不僅要從各個方面縮小差距,而且還要不斷提高,才能達到就業所需要的英語水平,才能夠正常地進行涉外交流和業務活動中的簡單口頭和書面交流。很多學生剛剛進入新的環境,沒有中學的束縛,自控力不強,沒有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就會有所松懈。還有學生認為,不知道畢業后可以做什么,英語學得再好,不一定能用上,短期內會產生消極態度,長此以往,漸漸對英語失去學習興趣。
3.教學方式的不當
高職教師上課一般會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不會采取創設情境的手段教學,道具一般都是黑板或者課本,無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教學也沒有突破,逃課率比較高。
4.課程設置不合理
在傳統教學的束縛下,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未得到重視,在課程內容上也是千篇一律,比較單一。在課程內容上沒有創新,沒有充分挖掘其中的科學內涵,同時忽視了學生個體的差異,沒有創新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沒有得到關注,學生的就業范圍就會很狹窄。
5.成績考核方式落后
一般檢查學生的學習質量的方式都是采用筆試這種單一的模式,針對的都是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技能,同時在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都是采用應試教育的束縛方式,分數決定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育模式的構建和應用
1.完善課程體系,與市場需求同步
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要不斷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調整。優化教學結構,才能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可以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第一,開發新的教材,在開發的過程中,要吸收傳統教材的精華,通過利用各種信息資源,結合多重結構的配套設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第二,堅持市場導向,英語課程一定要融合市場的發展需求,實現英語學習與崗位學習的連接,強化學生業務能力的培養。
2.完善評估機制
不斷完善高職英語的評估機制,同時提升機制的合理性、科學性以及可操作性。為了優化學生的英語素質,要不斷開發新的方法和方式,強化英語素質,讓學生的英語能力不斷適應市場的需求。必須把新的考試方法和新的實踐模擬監測方式結合在一起,實現各個教學環節的質量監測。
3.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為了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就要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首先就要擺脫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再結合相關英語業務的資料,在日常活動中強化口頭交流能力的培養。另外,還要在教學中健全單一的英譯教學模式,實現教學多元化。
要想提高職高英語水平,就要完善課程體系,了解相應市場需求,優化教學結構,監督各個環節的教學質量。為了學生美好的未來,就要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教學中的教學質量,重視學生的掌握狀況,讓學生在職場更有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吳季琴.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育模式研究[J].亞太教育, 2015,(15):143.
[2]孔艷君.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課程體系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5,17(7):48-50.
[3]王亞婷.探討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育模式改革方法[J].才智,2015,(2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