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琳
摘 要:隨著計算機在各行各業中的廣泛應用,產生了大量的電子文件,這些電子文件在歸檔過程中無論從載體形式、歸檔辦法、還是從本質屬性、來源等方面看都與紙質文件有很多不同。現從檔案業務管理工作、檔案學理論的角度談一談電子檔案與紙質檔案的區別及須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電子檔案;紙質檔案;區別
1 電子檔案與紙質檔案的區別
1、管理方式不同
⑴ 歸檔方式的變化,傳統的檔案工作以紙質文件材料
為工作對象。紙質檔案的管理工作經過長期實踐,已總結出一套工作流程及方法、原則,如文件的立卷歸檔制度。文件的歸檔立卷工作是檔案工作流程的起點,也是文書工作和檔案工作的結合點,文件形成后,由文書部門收集立卷后,交檔案部門管理,一般一年歸檔一次。而應用計算機后,電子文件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由擬稿者直接寫在磁盤上,并在磁盤上進行修改,這就使得文件與檔案之間不再有明顯的界限。而電子文件一經形成,又會馬上存貯到辦公信息數據中,由檔案人員、技術人員所共享。所以電子文件對計算機有很強的依賴性。如果歸檔,必須以磁盤或光盤的形式移交,歸檔范圍也不能只是“辦理完畢,具有保存價值”的文件,還應包括該文件的讀取軟件甚至操作系統。
⑵ 分類方式的變化。由于電子文件信息與載體的可分離性,實體分類也可能將被概念分類整理所取代,因為實體分類的結果只能體現一種屬性聯系,這種單線排列的方式是手工操作管理檔案的需要,但在當今電子文件的環境中,文件的形式特征和內容特征均發生了變化,電子文件可以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迅速、有效、多角度的整序,不再需要對它進行像紙質文件那樣的分類整理。不同的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利用辦公自動化系統對電子文件進行自由組合分類。
2、本質屬性不同
原始記錄性是檔案的本質屬性。這種原始記錄性一方面表現在檔案的內容上,另一方面表現在檔案的形式上,如當事人的親筆手稿、領導者的親筆簽署等都表現在真實的原始性。也正是檔案的原始記錄性,才使得檔案區別于圖書、情報、資料等其它信息,而具有法律憑證的作用。在辦公自動化系統中,電子文件從起草、修改到印發都在計算機上進行,它便于修改、便于復制的特性,使得最能體現檔案原始記錄性的內容與與形式特征不復存在。電子文件是計算機文字處理系統中的最后一個文本,沒有草稿與印稿的區別,也別有正本與副本的差異,甚至文件與檔案之間很難劃定一條人為的界限。人們可以在機器上隨時方便地復制電子文件,這樣文件是檔案的前身,檔案是由文件有條件地轉化而來這一檔案概念就變得難以理解。電子文件的原始記錄性和憑證作用如何確定,電子文件能否作為檔案,是否具有法律憑證作用等等,便成為檔案界的一系列新課題。這些課題是電子文件能否轉化為檔案的關鍵,也是賦予檔案本質屬性新的內涵的客觀需要。
3、來源不同
來源原則包括兩個方面:從外部來看是尊重全宗,從內部來看是尊重原始順序。目前,隨著大量電子產生,后者愈益受到普遍關注。傳統的觀點認為源于來源的檔案檢索系統必須一律建立在文件形成者或信息提供者的組織機構及其文件的基礎上,只有根據其來源,從形成者的法律責任和行政管理的角度看問題,才能正確整理和理解檔案文件。而電子文件在形成過程中,不再嚴格于現存的機關、組織、機構這一現象而產生,人們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對文件信息復制、修改和重新組合、打亂或破壞文件的本來順序。因此,要確定檔案的來源,不可僅局限于尋找一個恰切的定義,或僅要求完整地保護全宗與文件系列,按照原始順序進行整理等,而必須正確說明檔案的原始聯系,了解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文件組合的變化,并隨著客觀實際的變化,豐富和發展來源原則。
4、研究內容不同
檔案學理論研究的內容是由研究對象所決定的。以往的檔案學理論研究是以紙質檔案為主要對象,電子文件出現以后,檔案工作的對象發生了變化,其理論研究的對象自然也就發生了變化。原有的一些定論、模式將被重新審視,原有的管理思想、管理原則將得到更新和補充,原有的檔案學科體系也將得到充實和完善。所有這些研究課題都應圍繞電子文件開展。如電子文件的整理排序技術、信息安全保護技術、計算機病毒防治技術等等,都將成為檔案學理論研究必不可少的內容。
2 建議采取的措施
1、盡快培養精通計算機技術的檔案專業人才。培養一批既懂檔案業務又精通計算機專業知識的人才已是檔案部門的當務之急。當前要在加強全員計算機知識培訓的同時,通過招考、送出去深造等渠道選拔、培養高、精、尖計算機管理應用人才,使他們不僅精通計算機技術而且熟悉檔案業務,熱愛檔案事業;不僅會操作而且會設計程序,能夠開發軟件。
2、建立健全維護電子文件真實和安全的法規。在電子文件的形成、處理、歸檔,電子檔案的保管、利用等各個環節,信息都有被更改、丟失的可能性,即使擁有完善的信息安全技術,也需要有相應的管理措施來保證其得以實施。因此,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和管理制度,對于維護電子檔案的原始性、真實性,保證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要通過法律形式將電子檔案的保管和利用標準規定下來,使人們能夠自覺地遵守這些規定。同時要通過立法確認電子文件、電子檔案的法律憑證作用,確保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管理電子文件和電子檔案。
3、制定科學、合理、嚴密的電子檔案工作標準和規范。隨著電子文件的大量產生,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嚴密的電子檔案管理標準和規范。將電子文件的形成、積累、整理、鑒定、歸檔工作和分類、排列、保存方式,用標準和規范確定下來,使電子檔案從誕生之初就得以科學、有序、規范地管理,這是擺在檔案部門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基礎性工作。
4、研制開發數據格式標準統一、可以互相兼容的檔案管理軟件。建議由國家檔案局牽頭,研制開發適應檔案管理現代化的軟件,并在全國檔集系統統一推廣。我們盼望國家檔案局能把該問題列為工作重點,以此帶動全國檔案系統現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辦公自動化的廣泛實現,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對傳統的檔案工作是一次巨大的沖擊,必將促使檔案工作從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上進行一次徹底革命。檔案部門要盡快認清形勢,采取有力措施,從工作重點和方式上來一次大轉變,從人才和技術力量上來一次大儲備,以勇敢地應對信息時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