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培櫻
摘 要:輔導員隊伍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扮演著多種角色。本文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工作現狀,并就現狀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現狀;對策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迅猛展,高職院校大學生人數也日益增長。伴隨而來的是高職生們經濟壓力、就業壓力等各種問題,日益成為影響高職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高職院校輔導員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堅力量,是管理、教育、指導、激勵高職學生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與人生導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鑒于當前高職高專的教育特點和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高職院校輔導員的日常工作狀態非常令人擔憂,輔導員隊伍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進一步理清輔導員的工作思路,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尤為的急迫與重要,也是改進和改善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證。
1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現狀分析
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16號文)中強調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主體。同時對這一角色中共中央明確定名為“輔導員”,同時指出“必須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擺上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大力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
(一)高職輔導員工作的波動性較大。當前, 高職輔導員任職還沒有固定的期限。輔導員隊伍的流動性很大,非常不穩定。輔導員隊伍缺乏穩定性,已經成為了眾多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難題,非常影響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很多高職院校里,在輔導員崗位上工作三到四年的就成為資深輔導員,很多一線的輔導員工作一年,兩年甚至半年就開始忙著換工作、考研、考公務員或者爭取校內轉崗。為維持正常的日常工作運轉,學校又不得不重新選聘新的應屆畢業生來充實輔導員尤其重要的隊伍,這些現象的發生從側面反映當前輔導員隊伍整體的不穩定。
(二)高職輔導員隊伍的培養體系不夠規范。這幾年,隨著我國從教育部起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視,高職院校基本都能意識到輔導員崗位的重要性,從頂層設計,政策制度層面給予了保障。盡管高職院校對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視程度和建設力度比以往有所增強,但高職輔導員隊伍的培養體系不規范或根本沒有形成,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輔導員培訓缺乏整體規劃,培訓內容狹窄,難以適應輔導員工作和自身發展要求;培訓方式過于單一,僅限于專題講座等;對輔導員培養的保障不夠完善,培訓支持經費不足,輔導員抽不出時間等都是其原因。
(三)高職輔導員知識結構參差不齊,服務意識不強。當前,由于重視程度的不斷加強,我國高職輔導員的學歷結構有了極大的改善,大多數高職院校的輔導員起碼是大學本科畢業,對要求研具備究生學歷的輔導員也越來越多。但是,高學歷不代表能力強,甚至有些院校為了提升本校的高學歷人數比例,在招聘輔導員時只看學歷,不看專業,任何專業都能競聘輔導員。單看學歷結構,畢業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或相近專業的輔導員比例非常低,與其所管理學生的專業相差很大,甚至有的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及基本素養都不具備,連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及基本的人際溝通能力都比較欠缺,這樣的輔導員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工作是非常困難的。例如財務專業的擔任計算機專業的輔導員,這樣的輔導員缺乏學生工作所必備的理論素養、人文素養、專業技能等綜合素質,嚴重缺乏管理學生的知識,在工作中無法很好地找到工作切入點,掌握工作重點,極難適應輔導員專業的角色。從服務意識角度出發,很大一部分輔導員對所帶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就業技能、心理健康知識等所知甚少,不能及時準確地為學生提供日常性的咨詢服務,面對問題常常束手無策。總之,知識結構的參差不齊和服務意識的薄弱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專業化職業化不足的體現。
(四)高職輔導員崗位職責重,工作任務繁多。高職院校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地方,只要是涉及到學生學習、生活等各方面工作都需要輔導員去落實,去督促。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輔導員在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脫不開身,必然會弱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很多高職院校對輔導員的工作職責有誤解,只要與學生有關的工作就應該由輔導員去抓、去管、去通知、去落實、去督促。并且,實際工作中輔導員除了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之外,許多非本職工作也落到了他們身上,很多部門都能指揮輔導員開展工作。導致輔導員們根本無暇去研究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2 應對高校輔導員不利現狀的對策
學校及教育行政部門要從全局戰略的新高度, 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特殊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嚴把高職輔導員學歷關,注重考查綜合素質。高職院校選拔輔導員需要堅持一定的學歷和綜合素質的標準,一定要抵制關系戶。高職輔導員的學歷并非越高越好,而應該首重能力與所學專業,最好從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等專業中選拔。至少應該具備以下幾種條件:本科畢業生及以上;大學期間擔任過主要學生干部或學生黨員;具備系統的政治理論知識、扎實的文化底蘊和一定的人文素養。
(二)建立健全高職輔導員考核及激勵機制。現在非常多的高職輔導員都把自己的工作當成是零時工,缺乏對輔導員這份神圣職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沒有做好長期在輔導員崗位的思想準備,有機會就換崗,更有甚者在崗位上才工作一年就換崗,非常不利于高職輔導員隊伍的穩定,更不利于輔導員工作經驗的積累、總結和推廣,嚴重的影響了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與專業化。針對高職輔導員日常工作范圍廣、工作時間彈性大、成果周期長的特點,為鼓勵和幫助具有潛質并且立志長期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學校黨委要通過標準規范、過程公平的考核,對考核優秀的輔導員應給予評先晉升職稱職務,優先評優、優先出國培訓學習等獎勵;對考評合格的輔導員,根據輔導員個人的意向和實際的個人條件,結合工作需要,有序地安排換崗交流或進修學習,為輔導員隊伍打開了整體上升的通道。
(三)逐步實現高職院校輔導員的職業化專業化。高職輔導員不能成為教學或者行政部門的人才前期培養與鍛煉的基地,必須實現輔導員的職業化與專業化。學校黨委應當建立起整套完整規范的規章制度,為輔導員隊伍的穩定性保駕護航。學校應當從待遇上改變目前輔導員處境。高職院校應當確立一套科學衡量輔導員工作量的標準,使輔導員的待遇不低于任課教師待遇。
參考文獻
[1]王舒.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J].三江學院學報,2008,(6).
[2]宋美嫻、蘇亞玲,對高校輔導員工作職責的重新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3]鄭永廷等著《主導德育論》、《開放德育論》、《人本德育論》、《素質德育論》、《信息德育論》五本專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劉兆軍.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面臨的形勢及對策[ J] .石油教育, 2001, (3).